《獻給母親的歌》教學設計12
【活動背景】
新課程教材人教版《語文》八年下冊第一單元學習了《獻給母親的歌》,這一篇課文之后,母愛,則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母愛,猶如陽光和空氣,我們沐浴其中卻常常渾然不覺。回首往事,我們才幡然悔悟,母親為我們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蘊含著濃濃的深情。本次活動旨在引發學生關注我們身邊最親近而又最易被忽略的人──母親,深切體味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母愛。
鑒于這種情況,我們這一組同學選擇了這個研究課題填寫“研究性學習課題申報表”。
【研究目的】
1、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用獨特的視角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方式(口語表達、寫作、表演、實踐等)表達情感的能力。
3、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培養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聽、讀、寫能力,鼓勵學生說真話、寫真事、訴真情。
4、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的合作意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做到學習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健康美好的倫理親情,引導他們感受愛、理解愛、奉獻愛。
【研究方法】
調查法、行動法、討論法、資料收集法等。
【活動內容】
1、課前利用近一周的時間,觀察并記錄母親為你所做的一切,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走進母親的生活,認識母親平凡背后的偉大。
2、通過調查走訪、查閱資料等途徑,更深入地了解人類世界中偉大母親的壯舉,逐步理解母親,激發對母親由衷的敬愛之情。
3、通過課堂展示進行成果交流,充分表達對母親的理解感激之情,并在后續活動中以實際行動回報母親。
4、以全體師生為主要人物,以歌頌母親為線索,通過多樣的形式將課堂構建成一個展示母親平凡、偉大形象的舞臺。
5、對母親的生活觀察力求全面,涉及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
【研究過程】
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其中我們這個小組六個人組成,活動過程中組長適當分工,組員各負其責,每周兩次組內交流。其次,我們注重搜集描寫母愛的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展現母親形象的繪畫、攝影、歌曲、電影、廣告等作品。第三,制訂調查計劃;第四,實施調查研究,比如查找資料、獲取感性材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等。
為使整個研究過程具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我們將研究過程分作了五大階段,基本流程如下:
一、準備階段,啟發引導
1、擬訂課題研究計劃,并撰寫開題報告。
2、搜集描寫母愛的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展現母親形象的繪畫、攝影、歌曲、電影、廣告等作品;以小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師的指導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二、指導階段,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擬定研究的課題
1、調查采訪的內容具體、生動、感人,能真實地反映母親的生活與內心世界。
2、語言的表述流暢,口齒清晰,聲音宏亮,語調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3、表演自然、真實、形象,表情、動作、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4、小組成員參與意識強,合作融洽,能及時補充,發揮群體作用。
三、實踐實施和體驗階段,開展研究活動
實施階段:
1、活動由四個板塊(聽故事、談感覺、謝母親、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