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驕傲,我是一棵樹》課堂教學實錄
師:怎么知道?
生:“黃色的……”,各種膚色代指各種人。
師:關愛的表現在哪里?
(師生齊聲朗讀9--12節)
師:正因為“我”和人民息息相關,心心相連,所以“我”對人民忠誠,獻身人類。(板書)
這就是一棵樹的形象,正因為它“生長在中國大地上……”(回顧板書內容)所以,它可以自豪地說――
生(齊):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師:請大家再讀課文,體會“樹”的意義是什么?找出詩中你認為最精彩的詩句。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這只是樹嗎?它還有何更深沉的含義?聯系《白楊禮贊》。
生1:象征了甘于為人民獻身的人;
生2:象征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
師:對,詩人歌詠的不只是樹,它象征著——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愿為人類獻身的人。(板書)
這樣,樹的形象就是有了更深廣的象征意義。
師:(補充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1979年,剛剛結束十年動亂的全國人民激情滿懷地進行著撥亂反正,詩人也豪情勃發,以詩言志,以詩抒情。
師:現在,讓我們伴著音樂,朗讀全詩,再次體味:詩人在詩中抒發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多媒體音樂起)
師:一,二,起(師生配樂齊讀,體會感情)
(朗讀結束后)
生1:這首詩表達了愿為人民獻身的精神。
師:精神?——愿望。
三、品味特色:
師:這首詩,成功地為我們塑造了一棵樹的形象,成功的塑造除了得益于詩人的蓬勃激情外,還得益于什么?
(師提示:語言、修辭……)
同座間可互相討論,如有需要,舉手示意,我可以幫助。
(過一會兒,有學生舉手)
師生(指名):請把你的看法說給我們聽聽。
生1:用了借代的修辭:“黃色的黑色的白色的”,三種膚色代表了世界上的人。
生2:這三種膚色,代表了不同種族,不同地域的人。
生3:還有比喻的修辭,比如詩中把星星比作耳環。
生4:還有排比,“山、海……”,(生讀原句)加強語氣,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受,便于抒發感情。
師:這首詩在語言上還有一種突出的特點---
生5:高度的概括性。
師:能舉例說說嗎?
生5:“無論是紅色的、黃色的或黑色的土壤”。
師:還有嗎?
生6:“拉著他們黃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繭的手”。
生7:“……”
師:對,詩中有非常多的概括性的句子,除此之外,我再提示一點。
“我是長在黃河岸邊的一棵樹”
“我是長在長城腳下的一棵樹”
這相似的句式的運用,有何作用?
生1:強調所說的內容。
生2:便于抒發感情。
生3:還有節奏很美。
師:這些句子,融入了詩人豐富的想象,想象手法在詩中的使用有何作用?
生1:使樹富有生命力;
生2:包含了豐富的思想感情。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而且,詩中以生動的句子,將樹的形象人格化了,使樹的形象更加鮮明飽滿,更有生命力。同學們,你們愿意做這樣的一棵樹嗎?
生:愿意!
師:學了這首詩,除了受到精神上的陶冶,思想上的啟迪之外,對于詩人的寫作手法,我們還應該學以致用。
四、課后作業:
師:那么,課后就請大家借鑒本詩的寫法,
以“我驕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頭牛……)為題,寫一首詩。
下課!
附:板書
生長在中國大地上
凝聚了大自然的精華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