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八上《絕唱》“新授課”課堂實錄
師:就本文來說作者的寫作意圖主要是表現白妞高超的說唱技藝和藝術魅力。所以主人公就是白妞。而且作者為了塑造這一主人公而煞費苦心,精心構思,成功地運用了文學作品中常用的側面烘托的手法。
接下來我們要探究的任務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再商量商量。
小組內討論。
4組一名同學發言:既然主人公是白妞,那我們主要任務就是分析作者寫白妞的方法啦。
5組一女同學:老師說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那我們當然是分析他是怎樣烘托的。
師:好!下面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看作者是如何表現白妞高超的說唱技藝和藝術魅力的?回答時要注意引用實例。
[合作探究,點撥提升]
五個小組立刻討論開了。場面十分熱烈,有些同學甚至爭得面紅耳赤;有的同學搖頭晃腦地朗讀著他認為寫得好的文段。有的小組組長自己去電腦上查找資料。
師:看各小組討論已近尾聲,于是宣布:“討論結束。下面先請最先做好準備的3組發言吧。”
3組代表:我們認為:作者是通過側面烘托和正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來打造白妞形象的。依據是:1、2、3、4和8自然段是側面寫,5、6、7三段是正面寫。
師:是的。那第1段主要寫什么來烘托的?
3組一名同學搶答:觀眾多,座位貴,襯托了主人公演唱的精彩。
師:能再具體點嗎。
3組另外一名同學補充:“那明湖居本是個大戲園子,戲臺前有一百多張桌子。那知進了園門,園子里面已經坐的滿滿的了,只有中間七八張桌子還無人坐。桌子卻都貼著‘撫院定’‘學院定’等類紅紙條兒。老殘看了半天,無處落腳,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兒的二百個錢,才弄了一張短板凳,在人縫里坐下。”
師:這些描寫與描寫白妞有何關系?
3組組長:寫出觀眾之滿、座位之貴,襯托白妞演唱的精彩。
師:對。那2、3段……
同學們紛紛搶答:寫琴師和黑妞的。
師:那你怎么就認為寫琴師、黑妞是襯托白妞的呢?
5組組長搶答:琴師很丑,作者這樣寫他“到了十二點半鐘,看那臺上,從后臺簾子里面,出來一個男人,穿了一件藍布長衫,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仿佛風干福橘皮似的,甚為丑陋。”可是他的琴技卻高超,作者這樣寫“慢慢的將三弦子取來,隨便和了和弦,彈了一兩個小調,人也不甚留神去聽。后來彈了一支大調,也不知什么牌子;只是到后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里彈似的。這時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于耳,卻也壓不下那弦子去”。琴師只是白妞演唱中的配角,可想白妞的不一般。(師贊譽:分析得好!)
黑妞唱得很好聽,技藝很高,作者是這樣寫的“字字清脆,聲聲婉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但觀眾卻說“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全班同學不約而同鼓掌!)
師:那5、6、7段都是正面描寫啦。
生紛紛說:不都是。也有寫觀眾的文字,應該是側面描寫。
師:誰能來讀讀這些描寫觀眾的文字呢?最好能夠讀出觀眾的心情。
1組同學要求朗讀。
師:誰來評價?
5組同學:她讀得還可以。首先,她讀得吐字清晰,有節奏。其次……(學生說不出來,很著急。)
師:其次……其次就是她還有些詞語處理不錯。
2組同學:有重讀的字詞,突出了觀眾的心情。
師:5段里的重讀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