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八年級語文下冊筆記資料全套4
2、五柳先生傳
一、文學常識
1.出處: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見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
本文視為作者的自傳,以第三人稱,從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稱號寫起,重點描寫了他的生活、性格特點,描述出一個安貧樂道,抱樸存真,不追求榮華富貴的隱士形象。表達了作者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來取得富貴,安貧樂道,獨善其身的情感。在寫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與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是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a 字音:輒[zhe] 簞[dan] 儔[chou] 觴[shang ]
b 詞語:會意: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
造飲輒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輒,就。 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讀書要領會精神實質,不必咬文嚼字。現在多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古今異義:
①造:往、到,造飲輒盡;今常用于“創造”“制造”等義。
②贊:傳記結尾處評論性文字。今常用于“贊美”、“夸贊”等義。
一詞多義:
①以:把,因以為號焉;憑借,以此自終。
②之:代詞,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詞,譯為“的”,無懷氏之民歟?
③言:說話,說,閑靜少言;言語,話,黔婁之妻有言。
④其:代詞,他,親舊知其如此;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⑤如:…的樣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像,親舊知其如此。
詞語活用:
①亦不詳其姓字:詳,形容詞作動詞,詳細地知道。
②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親舊,形容詞作動詞,親戚朋友。
③以樂其志: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樂。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應為“先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歡喝酒,家中貧窮不能經常有酒喝。)
②因以為號焉。(應為“因以為號焉。”譯:于是就把(五柳)作為號了。)
倒裝句: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應為“不知先生何許人也”,譯: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于貧賤”“于富貴”介詞結構后置,譯: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財做官。)
翻譯: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譯:已經醉了便回家,沒有留戀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現五柳先生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3、《馬說》
1.出處:選自《韓愈文選》,作者是唐朝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代表作有《昌黎先生集》《原毀》《師說》《柳子厚墓志銘》等;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古文概念提出始于韓愈,古文運動的實質是散文革新運動,對我國散文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散文在繼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a 字音:祉[zhi] 駢[pian] 食[si]
b 詞語: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句意:才能和特長不能表現出來。
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喂養它,又不能竭盡它的才能。
其真無馬耶:“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句意:真的沒有馬嗎?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句意:喂馬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喂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