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的聽課與評課
師:大家的感受真的是豐富多彩。在這些人物中,作者刻畫的較細致的是誰?
生:小亮和他的媽媽。
師:這是小說的主人公。細致的刻畫中表現了母子間的深情。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母愛是┅┅
眾生:偉大的。
師:同學們把人物分析這樣透徹,老師領略了同學們的聰明才智,相信大家的朗讀水平一定是更出色的。我們就在朗讀中進一步感受偉大的母愛。大家看一看哪些段落濃濃的母愛體現的最為明顯?
(學生紛紛選擇6至18段的內容)
師:下面我們就分角色朗讀6――18段。誰想讀小亮的親媽媽?(a)傳達室的老頭?(b)還有旁白?(c)你們幾位先醞釀一下感情,其他同學和我都做評委,聽過之后評一評他們讀得怎么樣,好嗎。(屏幕顯示:角色朗讀)
(三位同學分角色朗讀)
師:有一位藝術家說過:人的喜怒哀樂都能通過聲音表達出來。大家評一評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我認為a讀得好。她把小亮媽媽渴望見到孩子,但又沒見到時的傷心、焦急、無奈的心情都讀出來了。
生:我認為b讀得好。因為在朗讀中大家更多注重人物的對話,不注意旁白,而b把不為人注意的旁白讀得很好,銜接及時,語調、情感與情境相吻合。
師:你評得真好,看事物的角度很獨特。有沒有人認為他們有讀得不如人意的地方?
生:我認為b雖然把不了解事實真現的傳達室的老頭生硬的不煩的語氣都讀出來了,但是,“我是問你幾年級幾班。”這句處理得不夠好。這句不宜音調太高,語速應該比他的前幾句話要慢,字音咬得要重,要有點咬牙切齒的感覺,再加上不耐煩。
(眾生鼓掌要求該生讀一讀。該生示范。)
師:太棒了!你認真地聽了,也用心去品了。
師:剛才幾位同學的朗讀讓我們更進一步體會到了小亮媽媽的一片愛子深情。可以說小亮和媽媽的生活都是不如意的,辛酸的。這是一個苦澀的故事,但為什么用“甜甜的泥土”做題目?如何理解“甜甜”?
生:因為奶糖融入泥土,泥土變甜了,所以用“甜甜的泥土”做題目。
生:奶糖是媽媽送的,這糖已不是一包普通的糖,而是一包蘊含著崇高母愛的糖。所以,“甜甜”既指糖是甜的,也指母愛是甜的,母愛也是偉大的。
師:只有親媽媽一人愛小亮嗎?
生:還有很多人愛小亮,比如老師,傳達室的老頭后來能把糖傳給小亮,好可以看出他也是關心小亮的。
師:你說的這些都是有名的,一定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好心人在關心幫助著小亮。
師:僅僅因為奶糖融入泥土之中,所以就用“甜甜的泥土”做題目嗎?為什么作者要讓象征愛的奶糖融入大地呢?
(眾生無言,師安排短時間討論。)
生:作者讓象征愛的奶糖融入大地,是要告訴我們,我們生活的大地上到處都有愛。
師:象征愛的奶糖融入了寬廣的大地,我們的愛也將像大地一樣變得寬廣,到處都有,處處都在。也就是“無所不有、無處不在”。這就是小說的主旨,也是作者用“甜甜的泥土”作題目的原因。(板書:愛像大地一樣寬廣,無所不有、無處不在。)
師:小說的主題沒有只停留在離異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愛和母愛偉大上,而進一步升華為人間的至親至愛就象大地一樣寬廣,它無所不在、無處不有,讓離異家庭的孩子獲得了應有的溫暖和幸福,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樣的立意的新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