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的聽課與評課
精彩在真摯的情感。教師激勵學生用心靈語言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用情境語言表達家的味道。培養學生用慧眼去發現人生,用真情去感受生活。在“真情述說”環節中,學生調動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表達內心真切的感受。因而,學生、聽課教師以及教者都滿含熱淚,情達到了高潮。在“送禮物”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的思維進入最佳狀態,在激動中亢奮,在踴躍中發言。送“禮”的舉動有創意,送“禮”的方式有新意,送“禮”的內容有含意……這種因共鳴而產生的最佳教學情景,造就了一個富于吸引力的情感磁場。
精彩在教師的睿智。一是教師的點評。句句流露出細膩的真情,如 “善于發現”,“你真有愛心”,“你真有創意”“你真是他的知已”,“你評得真好,看事物的角度很獨特”,“同學的掌聲是對你最高的評價”,“看誰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等等,體現了教師的睿智和靈動;二是問題的設置。一個問題的設置,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卻是不唯一的。例如,讓學生再細讀文章,進一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這個問題的設計,同時將仿句訓練、賞析語句、描寫人物方法等多種語文閱讀的題型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乏愛,而是缺乏感受愛的心靈。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擦亮雙眸、敞開心扉,去發現美,創造美;去感受愛,奉獻愛,讓世界充滿愛。”這樣的語言,不但精彩,而且首尾呼應,突出本課“發現美,感受愛”的主線,自然的引出《讓世界充滿愛》的歌曲,文章升華到至高點,它帶給學生的那種美好的感受自然是妙不可言,當如“余音繞梁,三月不絕”。再如:“理解了小說的主題,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小說的結尾。”理解了主旨自然轉到寫作特色上,因為小說的結尾與眾生想的不同,得出小小說結尾驚奇的寫作特點。在這節課中,這樣精彩的過渡語還有許多。五是教師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有學生想幫助小亮把后媽攆出去。的確,在太多人眼中“后媽可怕,后媽難處”。這時教師的智慧體現出來了。“關于這份禮物老師得發表點個人看法了”,之后引導學生在當今愈來愈多的離異家庭中,應該學會用寬容與理解真誠的與人相處。這是對學生思想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精彩在面向全體,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在每個環節的內容的處理上,教師始終能夠面向全體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從檢查預習時的搶答到送禮物時的創意,學生一直都保持極高的學習熱情和參與意識。他們大膽放飛思維的翅膀,在聽說讀等方面表現著個性才華。即使課上沒有體現出寫的內容,教者也機智的將其放在了課后學習中。
精彩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要讓小主人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僅僅給他們時間和空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學民主,師生之間的平等,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往往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這方面教者做得很出色。如在課的開始時激勵式的語言風格,和學生一起做評委等。再如,學生送禮物時先肯定學生“你很有膽量,而且知法用法。”然后再對這名學生以及全班同學進行思想教育。這對本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做了一個有效的補充。
精彩在教師的角色定位。在新課程念指導下,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教師已不單是知識的傳播者,更多的是一名參與者、引導者、學習者、升華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這節課中教師在一直遵循著一條多“退”少“補”的原則。學生能做的事,教師不會去包辦代替,教師把發現的權力給了學生,把評價的權力給了學生。在學生的參與下,從課內學習,遷移拓展到課外,課內課外構成了一個“大語文”的學習框架。教師“退”下來,真正還學生的主人地位,但是教師并沒有撒手不管,而是該“補”則“補”,這個“補”主要表現在及時對重點之處的適時點撥與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