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的聽課與評課
。ㄆ聊伙@示作業)
師:同學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乏愛,而是缺乏感受愛的心靈。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擦亮雙眸、敞開心扉,去發現美,創造美;去感受愛,奉獻愛,讓世界充滿愛。(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注:本節課為年省送教下鄉的一節示范課。)
二.評課
【自評】
。ㄒ唬┮浴扒椤睘橹骶,設計學習活動。這堂課的設計思路:激發情趣,導入新課--合作探究,感悟親情――真情述說,愛心傳遞――實踐親情,書寫真情。新課標要求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因此以上環節中始終貫穿著一條紅線--情。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對生活的獨特感受正是一筆豐厚的語文資源。當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被感性的文本升華時,抓住學生感情的火花及時點火,讓學生有傾訴的機會,有成功的體驗,真情自然噴薄而出。
(二)準確的角色定位。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已不單是知識的傳播者,更多的是一名參與者、引導者、學習者、升華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這節課中我一直遵循著一條多“退”少“補”,“該出手時才出手”的原則。學生能做的事,人不會去包辦代替,我把發現的權力給了學生,把評價的權力給了學生。但這我并沒有撒手不管,而是引導在轉承之處,鼓勵在動情之時,強化在重要為點。
。ㄈ┟嫦蛉w,關注個體異。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在這節課上我用真誠的贊美,和藹和微笑,讓學困生得到了充分的自信,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均獲得了不同層次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尤其在每個環節和內容的處理上,始終能夠面向全體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這節課上,學生的發言人數40人次之多,占全班人數的70%。
(四)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創造才能。整節課,從新課導入到閱讀課文,再到對文章內容感悟乃至課外的延伸,我始終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問題設計和內容要求都富有情趣,適時而適當地鼓勵和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而又充滿成就感。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ㄎ澹┳裱瓕W生認知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對于《甜甜的泥土》這樣淺易的文章,讓學生在預習中運用工具書自學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在聽讀中感知課文內容、梳理情節;在細讀中感悟人物形象;在角色朗讀中感受偉大的母愛;在交流合作中領會文章主旨、了解文章寫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樣的設計,給了學生很大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空間,避免了以我的思維代替學生思維的現象發生。
【他評】
這是一節真正精彩起來的語文課。
精彩在好的教學前提。讓學生“發現美,感受愛”,以此為牽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情感,且貫穿課的始終,使教學活動有了順暢的鏈接。文本如一座礦藏,只要我們充分去挖掘,一定可以挖到金子。在挖掘中學生確有發現和感悟。學生發現了文章的線索,發現了小亮生活的不幸,發現了小亮的善良,發現了小小說的寫作特色等;他們感受到了媽媽的愛子深情,感受到了我們的身邊處處充滿愛,感受了生活中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