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四首教學案及答案
三 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練習。
(一)渡荊門送別 李白
1、 本詩的題目是“送別”,但從詩歌的內容看,卻看不到送別的是誰,聯系詩歌的意境,其實作者是寫送別_______ ,表達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詩歌運用了___________的寫景方法,其中頷聯是寫_____ 景,頸聯是寫_____ 景。
3、頷聯中的“平野”是指詩中的________________ ,“大荒”是指詩中的
(二)陳與義的《登岳陽樓》的頷聯是( ),回顧歷史的詩句是( )。交待登樓時間的詩句是( )寫出了亡國之臣的憤慨的詩句是( )
30《詩四首》第一課時(三)3(1)全詩寫了三層意思: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果;勞作的辛苦與執著;自己的田園之樂。
(2)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3)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閑適的心情。
(四)1)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腳下,種下了豆子,但因體力不支,農藝不精,所以草兒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來就扛著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衫,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詩人不以為苦,而深深地體味其中的樂趣。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寫出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詩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寫出了那份勤勞與執著。五)2,2)明確:作者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
3)(1)自己過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入胡天的上空。蘊涵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2)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顯得異常醒目。“孤煙”兩字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長河落日圓”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
三(一)1.表現的是歸隱山林的思想。
2.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3.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