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海燕學案及答案
《海燕》高爾基
學習目標
1、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2、在朗讀的基礎上體味作品的深刻內涵
3、對比等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4、培養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高爾基是如何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兩方面來塑造海燕的形象的。
2、象征手法的理解
課時安排
2課時
學習步驟
一、導入新課
在暴風雨來臨之前,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高傲地飛翔。它們被稱為“勝利的預言家”。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海燕》這首充滿激情的時代奏曲,去感受凝結著高爾基敏銳藝術感悟力的“海燕形象”。
二、檢查預習
1、蒼茫(cāng) 膽怯 (qiè) 翡 翠 (fěi cuì )
蜿蜒 (wān) 深淵 (yuān) 號叫 (háo)
2、走進作者
高爾基是蘇聯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的小說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海燕是高爾基在19xx年3月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
3、背景簡介
這是一首散文詩。散文詩是一種文學的體載,作為蘇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者高爾基,為什么19xx年3月要寫這樣的散文詩呢?
———高爾基寫這首詩是在19xx年俄國第一次大革命前夜,當時人民群眾的革命運動風起云涌,沙皇反動政府加強了對人民的鎮壓,正是革命與激烈搏斗的時候,高爾基當時在比的堡親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了沙荒政府鎮壓學生運動的殘暴罪行。他為了熱情歌頌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平擊機會主義者、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丑惡嘴臉,就寫下了《海燕》這篇散文詩。
作者以海燕為題,一是醒目,可以象征無產階級革命先驅。
二是為了躲過沙皇機關的耳目。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聽讀。準備交流聽讀后的感受,并感受海燕生存環境。
2、請同學試為課文擬一個簡潔恰當的副標題。
四、合作研討,梳理文章思路。
1、本文以大海為背景,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請注意暴風雨來臨前海面景象的變化,考慮一下,大致可分為幾個畫面?在不同畫面中海燕表現是否相同?
五、品味探究,重點句子分析
1、認真閱讀各副圖畫中對海燕的描寫,畫出相關語句,并體會表達效果。
(1)“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2)“海燕叫喊著,飛翔者,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3)“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是的遮不住的!”
(4)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這幾句寫暴風雨即將來臨,點明海燕所處的環境!吧n!保憩F大海的磅礴氣勢!跋窈谏拈W電”,從形、色上描寫海燕,表現它矯健、勇猛的雄姿!案甙痢保憩F它藐視惡劣環境的英勇氣概。
(5)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