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案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首七律鋪開了攻占南京的戰場,展示了革命勝利的景象,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詩中流露出的豪壯的情懷真是前無古人,獨步當代。可以說,作為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毛澤東不愧為一位杰出的領袖,運籌帷幄,絕勝千里,同樣作為文學家,他寫的文章也是氣勢不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一則新聞。
1、檢查預習: 銳不可當( ) 區域( ) 蕪湖( ) 殲滅( )
要塞( ) 潰退( ) 荻港( )
銳不可當—— 業已——
二、快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三種方式把課文的內容表達出來:
①用一句話說出這則新聞的內容:②用一段話說出這則新聞的內容;
③用幾段話說出這則新聞的內容。
(教師組織討論,認為:①“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一句話說出了課文的內容;②課文開頭第一、二句話簡明準確的說出了全文的內容;③課文中關于中路軍、本路軍、東路軍三個層次的內容說出課文的內容。
教師順勢講析:新聞要有標題、要有導語、要有主體。用一個語句單獨介紹新聞的內容叫標題:用一段話在開頭介紹新聞的內容叫導語;用幾段話具體地介紹新聞的內容叫主體。另外,課文開關括號部分叫電頭。新聞的結構,包括標題、電頭、導語、主體。)
(教師組織討論:標題中的“橫渡長江”改為“勝利渡江”行不行?通過討論,同學們認為不行。教師順勢講析新聞的特點之一新聞必須具有真實性。)
(教師組織討論:這則新聞寫完了不發表,等待渡江役勝利之后再發表,不就可以改為“勝利渡江了嗎?同學位 認為不可以,因為這樣的好消息必須及時告訴給全國人民。教師順勢講析新聞的特點之二:新聞必須具有及時性。)
2、找出這則新聞的六要素?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時 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一千余華里長江戰線 人物: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時間發生的原因: 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而發起渡江戰役 經過與結果: 中路軍 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三十萬人全部渡過,占領長江南岸 西路軍 三十萬渡過三分之二,已占領廣大南岸陣地 東路軍 三十五萬已渡過大部,經過整天激戰,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南岸陣地,控制江陰要塞,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
3、本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結合詞句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