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案
2、還有哪些語句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用“整天激戰(zhàn)”概述了戰(zhàn)斗的艱巨,表現我軍的英勇無畏;“殲滅及擊潰”表現敵軍已無力抵抗,“殲滅”指“全部被消滅”,“擊潰”指“敵軍已完全喪失戰(zhàn)斗力”;“占領……廣大地區(qū)”,所指并非全部,但大勢已成定局,“控制江陰要塞”,指關鍵的軍事設施已在我掌握之中,語言具體詳明,事實確鑿可信,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課外拓展 泰坦尼克號遇難
[合眾國際社倫敦19xx年4月20日電]北大西洋發(fā)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件:“不會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載著一千多人沉入大海。
午夜時分,該船與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譽的防水船卻無濟于事。事故發(fā)生時,泰坦尼克號正在以21海里的時速在有冰海域快速前進——有人也許會說是在大搖大擺、威風凜凜地前進著。數小時后,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客船在樂隊若無其事的伴奏聲中從海面上消失了。
五天前,當這艘船駛離英格蘭的南安普敦開始它開往紐約的處女航時,船上大約有2340名乘客和船員。在事故中大約有1595人遇難。只有745人得救,其中很多是婦女和兒童。如果船上的救生船不是只夠一半的人使用的話,得救的人會更多。有兩只滿載從泰坦尼克號逃下來的人的救生船被泰坦尼克號下沉時形成的漩渦卷進海底。
顯然,大多數乘客沒有意識到出事。船與冰山相撞時,輪船只是稍稍顫動了一下,沒有激烈的顛簸。一開始,乘客們對此并沒在意,他們仍在艙內穿衣服,準備去吃飯。
阿奇博爾德·格雷西上校可能是在泰坦號上等到最后而又幸存下來的惟一的人。“我費勁地抓到銅欄桿,”他說道,“抓住后我就拼命不放。船下沉時,我在水中旋轉起來,好像轉個沒完。后來我露出水面,看見海面上一大片亂七八糟的殘骸。”
約翰·雅各布·阿斯特上校就不如他幸運了。一位幸存者看見他勇敢地幫助他的新婚妻子上了救生船,點支煙后,他又幫助其他婦女上救生船,而他自己卻隨船沉沒了。船長也沉沒了。船上大多數的工作人員和他們的妻子拒絕援救,她們在船上與丈夫手拉著手,隨著泰坦尼克號沉入大海。
(1) 找出消息的六要素。(2)找出消息的導語、主體。
詩詞集累2. 卜算子 ·詠梅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毛主席的確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chuàng)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3、 沁園春 長沙 4、沁園春 雪
六、小結并布置作業(yè)
寫一則消息,報道當前社會或校園中的發(fā)生的事件,向校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