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侵犯我的隱私》說課稿
教學難點:如何依法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依據:隱私權在立法中還不夠完善,有爭議的方面也比較多,如何正確對待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這決定了青少年依法維護自己隱私權的難度。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有效落實上述教學目標,我們必須找準教法和學法,以達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確定了如下方法:
二、 說教法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說:“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體驗,社會規范也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才能真正內化。”因而本課教學設計將圍繞學生生活實際設置情境,選取當前有影響的案例,以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閱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本節課我打算從以下4個方面貫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1、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場景進行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對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非常有效。
2、自由探論法:針對學生對隱私權的模糊認識讓學生讓學生自由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關于保護自己的隱私,采取討論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找答案,其他同學做出評價,得出自己的結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3、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網絡、報刊雜志等資料查找準確的答案,得到正確的認識。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
4、情境體驗法:對于如何尊重他人的隱私權,采用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交流自己隱私受到侵害時的感受,從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三、說學法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因勢利導,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道德踐行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習慣的重要途徑。所以在這節課里,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習方法:
1、自主探究:學生自己動手找知識,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加大學生的情感投入,加強學生的活動體驗,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
2、社會調查:學生根據要求進行社會調查,能培養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自己通過各種辦法獲得的知識掌握的就會很深刻。
3、參與學習:在教學中盡可能多制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都能動起來,活起來,在快樂、和諧、富有成就感的教學激勵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維權,學會做人。
四、說教學過程
一)總體設計理念:
1、力求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生成知識,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通過多種手法架設生活與教材之間的橋梁,把教材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教材為藍本,但不拘泥與教材,跟據需要適當的補充教學資源。
3、構建開放式課堂,通過教師的引導,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流程。
4、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習任務的完成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合作、實地調查等方式來實現的,學的輕松,情感體驗自然,還提高了綜合能力。
要實現以上理念,必須作好如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