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規則和正義》教案
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1、懂得公平需要正義,激發社會正義感。
2、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能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培養正義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本課授課計劃:用2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向同學們展示圖片:(1)遵守交通規則 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圖片。(2)遵守課堂紀律和不安遵守課堂紀律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社會生活不需要規則行不行?(讓學生認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社會規則和正義”這一課,請同學們看這一節課我們要達到的學習目標。
二、明確學習目標
1、了解制度規則的重要性,知道正義的制度有效地保障了社會合作的公平性。
2、認識正義和制度規則,道德規范的聯系。
3、學會區別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樹立正義感和規則意識。
教學重點:
(1)制度規則的重要性,正義的制度有效地保障了社會合作的公平性。
(2)能區別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
教學難點:
制度規則的重要性,正義的制度有效地保障了社會合作的公平性.
三、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一)請同學們自學教材80—81探究園 “情景研討”的內容,并完成下例問題,在分小組(每4人一組)進行交流。
1、你怎樣看待楊南表哥凡事都要遵守規則的行為?
2、有人說,是否遵守制度規則,只是個人的習慣和素質問題,你是怎樣看待的?
3、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你會遵守規則,哪些方面你又沒有遵守規則?
(目的:讓學生初步感知和體驗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從而培養規則意識。)
(二)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82—83“心靈導航”第一 二框的內容,并完成下列問題。
1、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課本知識
(1)社會生活是按照什么來運行的?
(2)為什么社會生活的每個方面都要有自己的制度規則?
(3)正義的制度有什么作用,及目的是什么?
(4)為什么不遵守制度的行為是不正義的行為?
(5)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的區別?道德的作用?
(6)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
(7)舉例說明哪些行為是一般道德標準下的不正義行為?
2、學生對歸納情況進行交流,教師點撥
(三)請同學結合自己所學知識,小組討論下列案例
小麥新買的自行車被偷了,心理很不平衡,看到路邊有輛新的自行車,于是撬鎖把自行車騎走,被人發現后扭送派出所
1、案例中行為哪些是正義的行為,哪些是不正義的行為?
2、判斷上述行為的依據是什么?
小組討論后在班上交流,教師作適當的點評。
(四)請同學閱讀教材81探究園的思考與交流,結合自己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以上爭議的看法?我們現在還需要見義勇為嗎?
學生進行交流,教師作點評。
(目的:讓學生知道要維持社會生活的正義,人們除了遵守制度規則以外,還應該遵守道德規范。)
四、當堂訓練
(一)選擇題
1、制度的正義性在于(1)它的程序不是為少數人制定的;(2)它是為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制定的;(3)每個人都能從制度的正常運轉行中受益;(4)每個人都受正義制度的約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