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網絡交往新空間《網絡上的人際交往》教學設計
第六課 網絡交往新空間《網絡上的人際交往》教學設計(一)教學難點:理解網絡是把雙刃劍。教學重點:認識網絡的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理解網絡是把雙刃劍
(二)教學過程及建議:
第一環節: 利用本課引言中小華或課文中小梅的例子導人新課( p65 p66 )
并提出問題:讓學生設想如果生活在古代,他們兩人身上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并請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通過對比,感受網絡對現代人生活的積極影響。(如果沒有互聯網,小華不可能結識遠方的朋友;小梅的病癥很難做出準確診斷,很可能延誤治療時間,從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聯網,小梅得到了世界各地醫生的幫助,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第二環節:結合現實生活暢談網絡優勢。
在學生暢談上面網絡時代發生的佳話之后,老師提出第二個問題:請你結合實際談談互聯網還可以利用網絡做些什么? 這是個發散性思維極強的問題。教師可先讓學生獨自思考,然后分小組交流。并派小組代表小組討論的結果記錄在黑板上,最后對學生發現的好處做適當分類。如工作、學習上,業余生活上;如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學校生活。通過老師的總結歸納網絡給人們帶來的種種方便,可以有效擴展學生的視野。 活動之后,教師拋出第三個問題:網絡生活豐富多彩、網絡交往超越空間,那么現在的你有沒有“觸網”呢?并現場作一個《關于網絡交往的調查》。
1、 你有沒有上過網:________
2、 如果上過網,你在網上主要關注:_________
a、新聞 b、學習資料 c、計算機方面的知識 d、音樂、影視 e、游戲 f、聊天 g、其他______
3、你一般每次上網的時間大概是多少_______?一周上網的總時間是多少_______?
4、網絡對你生活學習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
a、沒什么影響 b、有一定影響 c、影響很大
5、網絡對你生活學習的影響是正面多一些還是負面多一些?___________
a、正面影響多一些 b、負面影響多一些 6、談談你的上網趣事。
開展網絡交往調查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再進行大組交流。進一步認識網絡“神奇性”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網絡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在享受網絡帶來的各種意想不到的快樂。當然如果是郊區學生沒有沒上過網,這一活動環節可略去。
在此基礎上,教師展示目前全世界以及我國每天上網沖浪的人數調查表:(見教材p67) 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正是由于網絡的奇特功能,全世界上網人數陡增。在網絡時代,我們享受著“天涯若比鄰”的奇妙,享受著高科技給生活帶來的無窮樂趣,不知不覺網絡已主宰了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環節:正反對比,認清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