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網絡交往新空間《網絡上的人際交往》教學設計
前面在第二個環節中,對學生現場作了《關于網絡交往的調查》,教師現在可以對“第5個問題”進行統計歸納。使學生認識到網絡盡管無處不在,但它是一把雙刃劍,對我們的影響是兩面性的。
為了能充分并使學生主動的認識到網絡是把雙刃劍,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一個任務,即:收集有關自己或他人的網絡故事,可以是正面意義的故事,也可以是負面意義的故事。 然后在上課時請同學們講出收集到的網絡故事,并就每個故事師生共同展開分析和探究網絡對自己或他人的影響。
在這里,對于正面意義( p68 )的網絡故事,師生重點探討和分析兩方面:一是在故事中幫助學生不斷歸納提煉出有關“網絡積極作用”的一些觀點。如:網絡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它突破了傳統文化中的很多東西,如師生關系、師徒關系、權威、財富;網絡生活是現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延伸了人的感覺器官,使人的生活日益豐富,極大地提高了人們自學成材的可能性。二是要積極引導學生如何利用網絡的優勢做一些有益于社會和他人的事。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
對于負面影響(p70)的網絡故事,師生重點探討和分析三方面:一是幫助學生認識網絡的不良作用到底有哪些。二是幫助學生理解網絡產生不良影響的主觀(心理不健康、道德不高尚)和客觀原因(網絡環境的復雜帶來一定的危險性: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網絡環境難以管理與規范,存在“臟亂差”)。三是幫助學生處理網絡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尤其是處理好網絡游戲與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責任與發展任務;發展多種業余愛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網絡游戲上;學習是大事,消遣是小事,而網絡游戲更是小事中的一個選擇而已。真正做網絡主人,不做網絡俘虜
這一環節既是教學重點更是教學難點,為此,教師一定要“以案示法”,充分運用典型的案例來進行教學,還可以挖掘本校和本班的典型網絡故事進行剖析,教育效果會更理想。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學設計
(一)教學難點:如何抵制網絡垃圾(黃毒)的誘惑;正確理解“網絡世界不是隨心所欲,它和現實世界一樣需要遵循共同的規則”的道理。 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網絡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讓學生學會在網絡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有效方法,積極預防網絡危害。
(二)教學過程及建議:
第一環節:我為梅平出主意( p72 )
教材講述了一個梅平交網友的故事,要學生結合具體情景討論三個問題,
第一,梅平能與天馬見面嗎?為什么?
這里會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能”。理由是:網上溝通得好,也許網下能做朋友。并非所有的網友都是壞人;與人交往總是要從陌生人開始。另一種是“不能”,梅平只是八年級的女學生,假如見到的是壞人呢,不一定能斗得過他,太危險。不能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放棄必要的警惕,否則后悔莫及。討論中要讓學生把各自的意見都擺出來,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第二,梅平會見天馬,可能有幾種情況?這些結果會對她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