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合作和公平》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教學重點:社會合作需要公平。教學難點:在社會合作中如何才算公平。二、學生分析針對的問題:八年級的學生對社會合作與社會公平的認識正從模糊向較清晰過渡,處于對合作與公平認識的初級階段,對公平與合作已有初步認識,但對合作的全面理解和公平的判斷還顯得欠缺。對社會的不公平競爭和不公平現象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這些認識的困惑又非常明顯得影響孩子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學生的需要:使他們了解社會生活需要合作,良好的合作離不開社會公平,從而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樹立社會公平的觀念,為今后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學會與人公平合作打下基礎。
三、綜合設計思路:動畫導課《三個和尚》的flash動畫導入社會生活需要合作,使學生初步認識社會生活需要合作。合作探究怎樣的條件下三個和尚有水喝?認識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前提條件。情景體驗利用“情景研討”體會社會生活需要合作;也可用附錄的參考資料③,一個瞎子和一個跛子的故事;體驗合作的重要性。理性反思依托個人參與社會合作的圖示強調社會生活需要合作。反思自己參與社會合作的行為。理性提升創設社會生活網的圖示和附錄的參考資料②七人分粥 讓學生領會政府的職責和作用。社會合作的內容和運行條件分析。情景探討你渴望怎樣的社會合作;領悟政府和個人為社會合作該做些什么;提供社會生活的各種社會合作現象;請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去評價和體會,使學生懂得公平的感性含義和社會合作需要公平。根據創設的三個材料情境請學生去體會社會合作需要公平的社會行為。依靠課文73頁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用自己的將來“準行為”進行交流。現在的我公平合作怎么做?最后留較多時間給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來踐行四、教學中存在的疑問:如何看待現實中的不公平問題,尤其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而且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變相分快慢班)。附錄:1、參考材料。①“公正讓我別無選擇!痹谏虾倓偨Y束的世乒賽中,有一場球令人難忘。那是一場淘汰賽,中國選手劉國正對德國選手波爾,勝者進入下一輪,負責則只有打道回府,再無機會。兩強相遇,打得難解難分。在第7局也是決勝局里,劉國正以12比13落后,再輸一分就將被淘汰。就是這關鍵的一分,劉國正的一個回球偏偏出界了!極度沸騰的場館頓時寂靜無聲,觀眾們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劉國正自己好像也懵了,楞楞地站在那里;波爾的教練已經開始起立狂歡,準備沖進場內擁抱自己的弟子。而就在這一瞬間,波爾卻優雅的伸手示意,指向臺邊——這是個擦邊球,應該是劉國正得分。就這樣,劉國正被對手從懸崖邊“救”了回來,最終反敗為勝。這是一場足以震撼世人的經典之戰!不僅是因為雙方選手的高超球藝,也不僅是劉國正在絕境中的堅忍不拔,更因為波爾那個優雅的手勢。對于波爾,只要贏下那一分,就可進入順利晉級。而這個球是否擦邊或許只在0。01厘米之間,觀眾看不到,對手也看不太清楚,而即便是裁判也可能錯判。但是,波爾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主動示意。賽后,記者們追問他為何要這么做。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公正讓我別無選擇。”②七人分粥: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最后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