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八年級上冊第二課 我與父母交朋友
【關注社會 鏈接熱點】
1. 據XX年1月18日《梅州日報》報道,梅州市為了加強未成年人的家庭美德教育,開展了“假如我是父母”活動,旨在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理解父母,假期理解的橋梁,建立和諧親子關系。
2. 據青島新聞網XX年2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0%左右的家庭不懂或不完全懂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甚至父母無意中成為孩子問題的制造者,親子矛盾和沖突日益嚴重,成為影響創建和諧家庭的主要因素之一。
3. XX年2月27日,全國婦聯在京發布了《全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狀況抽樣調查報告》得出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比如:大人說了不算,孩子有事能作主了;不單崇拜名人明星科學家,開始首選父母了;父母對家庭教育更重視,也注重孩子全面發展了;家長也能以身作則了,幾乎都能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了。專家指出:這一調查表明:只要互相尊重,加強交流,代溝是可以消除的。
4.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小組XX年4月發布的《XX年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報告》顯示,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親子關系質量、家庭結構和學校教育質量。“與父母相處得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較好。
5. XX年7月26日,一位專家在做客“21cn社區”時指出:“溝通不暢,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往往是我們的家長出問題了,而不是孩子的問題。”該心理專家表示,當孩子有情緒或困擾時候,需要父母的聆聽和關懷,因為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接納,這是孩子心靈成長過程中必需的養料。而父母不良的溝通方式會產生溝通障礙,讓溝通無法繼續,并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逆反心理,甚至對抗。
【回眸中考 總結提升】
1.(•福州)目前,許多初中生總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隔著一堵“心墻”。要拆除這堵“心墻”,正確的做法是( )
a.主動和父母溝通 b.拒絕與父母交流
c.凡事依賴父母 d.事事自作主張
參考答案:a。要正確理解“心墻”的內涵,它實際上是指子女與父母之間的心理隔閡,這需要溝通來解決。
2.(•福建安溪)父母為了了解子女的思想狀況,私自偷看子女的日記,這種做法從法律上看,是侵犯了子女的( )
a.人身自由權 b.隱私權 c.姓名權 d.名譽權
參考答案:b。可以聯系相關法律知識來解答。
3.(•山西太原)一位同學說:升入初三,媽媽為督促我的學習,不顧自己上班路途遙遠,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每次考試后她都要追問我的排名,使我很煩,一考試就十分緊張。為此,建議該同學( )
①增強實力,提高自信 ②克服過度的考試焦慮 ③主動與父母溝通 ④體會父母為自己付出的辛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d。要結合如何應對考試焦慮和怎樣與父母溝通兩個方面的知識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