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八年級上冊第二課 我與父母交朋友
(•益陽市)初中某班同學在父母溝通方面的部分數據統計表
調查內容
所占比例(%)
男
女
不太喜歡與父母溝通
64
42.3
與父母溝通有障礙
48.7
37.2
主動與父母溝通
45.2
49
不會把自己的秘密告訴父母
81.8
83.8
閱讀上表,回答第4-5題。
4.這個表中的內容反映了初中生中存在的一個較為普通的現實問題。這就是
a.不會或不愿與父母溝通 b.大都不會被父母所愛
c.大都不喜歡自己的父母 d.大都同父母鬧過矛盾
5.要解決這一問題,從初中生自身而言,就必須做到
①理解父母的用心 ②一切聽從父母放入意見 ③善于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④主動開放自我,走出閉鎖心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參考答案:a、c。第4題,要注意表格中“溝通”出現三次,再結合數字得出“初中生不會或不愿與父母溝通”的結論;第5題可以用排除法,②是盲從,是錯誤的。
【學以致用 達標測評】
一、單項選擇題
1.上初中以后,父母覺得兒子小明有了變化很大:以前放學以后回到家他喜歡把學校里的事情說給父母聽,而現在不問他就一言不發;有時候即使問了也顯得很不耐煩,敷衍幾句就完了;以前小明很聽父母的話,現在父母對他多說幾句話,他就很不耐煩,有時候甚至和父母爭吵起來,弄得很不愉快。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的責任完全在小明
b.之所以會產生家庭矛盾完全是因為父母對小明不理解造成的
c.這些矛盾的解決需要小明和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
d.這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不會產生什么不良影響
XX年4月《青年參考》報道了這樣一件事:女兒上初中三年級了,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但好端端的牛仔褲膝蓋上開了一個洞。做母親一直沒想明白,牛仔褲那么好,為什么非要在膝蓋上搞個洞呢?夜里她把這個洞給縫上了。結果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女兒做了一個讓媽媽非常吃驚的舉動,當著全家人的面,拿出一把剪刀把那個洞又剪出來了。下午放學以后,做母親的在夜里又把這個洞縫上了。早晨起來,如同前一天一樣,女兒咔咔咔又剪了。第三天夜里做母親的又縫。第四天女兒又剪。兩人拉鋸戰,拉了一個多禮拜。據此回答2—3題。
2.女兒與母親的“拉鋸戰”反映了什么問題?( )
a.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問題
b.父母思想老化,跟不上形式
c.部分青少年審美意識差,以丑為美
d.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3.對上述問題認識正確的是( )
①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產生這一問題的直接原因
②這一問題的實質是反映在年齡差異背后的多重代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