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八年級上冊第二課 我與父母交朋友
(1)以上兩個片段反映了什么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我們應該如何與父母正常交往,避免類似現象的發生?
14.【青春煩惱】
材料一:漫畫
材料二:初中生小明在日記中寫道:“我都上初中了,父母還把我當成小孩子看待。無論我做什么事兒,他們總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囑咐,沒完沒了,真煩死我了!”“我的父母很固執,根本聽不進我的意見。”“父母不理解我,無論我交朋友、穿著打扮,還是吃東西、看課外書,只要是我的事,他們都要干涉,我一點自由都沒有.簡直煩死人了。”
(1)你是否贊同漫畫中父母的做法?為什么?
(2)導致小明感覺“煩死人了”的原因是什么?
(3)請你為解除小明的煩惱給他的父母提幾條建議。
參考答案:
1.c2.a3.c4.b5.d6.d7.a8.b9.d10.d
11.(1)逆反心理。這一心理既影響了小美的健康成長,導致了他學習成績的下降,又對父母造成了傷害,傷了父母的心,影響了和諧親子關系的建立。所以說消極逆反心理既害人又害己。
(2)努力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加強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等等。
12.(1)小哲沒有告訴父親實情,而是采取了隱瞞的方式,這樣容易造成父母對自己的誤會,導致矛盾的產生。
(2)結局一:父親當街訓斥小哲,小哲覺得父親蠻不講理,理論起來,父親一氣之下打了小哲,小哲離家出走……
結局二:父親及雖然很不高興,但是沒有說什么。回家之后父子倆進行了溝通與交流,父親支持小哲幫同學補習功課,小哲也認識到應該負與父母坦誠相待,父子關系更加和諧……
13.(1)當前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不能正常交往。原因可能:有代溝的存在,雙方缺乏溝通的技巧;父母教育方式的不當,子你不理解、體諒父母等。
(2)要走近父母,親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溝,架起理解的橋梁;加強彼此了解,尊重理解父母,進行有效溝通;講究交往的藝術,如贊美父母,認真聆聽父母的教誨,幫助父母做事,不與父母太計較,等等。
14.(1)不贊同。因為這樣是對女兒的不尊重,侵犯了她的隱私權,容易導致女兒的逆反心理,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不利于家庭和諧和女兒的健康成長;等等。
(2)進入青春期后,小明的獨立性開始增強,期待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自己;但是在家長眼里,他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對他越來越嚴格;由于年齡差距和多重代際差距導致的代溝阻礙了父母與他的正常交往;小明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等等。
(3)加強與小明的溝通與交流,理解小明;注意教育方式,盡量避免引起小明的逆反心理;不要時時事事管著小明,要給他一定自由的空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