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我師 我愛我師教案
活動二 :了解你的老師——老師訪談(見教材p44頁表格)(學生填寫)
教師講述:
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老師,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幫助我們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老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2、信息時代的老師 培養人格的老師(板書)
活動三 :信息時代的老師——信息技術會取代老師的作用嗎?
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現代社會中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日益多樣。
想一想,說一說:
(1)在知識的學習上,計算機多媒體與網絡信息技術能夠取代教師的作用嗎?
(2)未來社會里,教師職業乃至學校會消亡嗎?
(3)老師對于我們的成長意味著什么?
(指導學生討論回答。通過相關問題討論,明確老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師講解:
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學方式主要表現在面對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講求的是教什么與如何教。而學生由于條件、能力的限制,只能處于被動的接受者的地位。當代教育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運用于教育教學時,傳統的師生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將不再作為知識的主要傳播者、傳遞者的角色而發揮作用。權威地位受到挑戰,角色轉變已成為一種必然選擇。“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應能幫助學生在自學的道路上迅速前進,教會學生怎樣對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導和顧問,而不是機械傳遞知識的工具。”也就是說,教師必須首先自己能夠熟練地操作各種先進的教學工具,會在信息的海洋中甄別是非。只有這樣,才能有資格、有能力幫助學生適應、學會計算機網絡,指導學生從紛繁復雜的知識信息中選擇、提取、組織、整合知識。
網絡教育時代的教師應該扮演一個什么樣的社會角色呢?
第一、大眾傳媒的多樣化,教師作為信息源的壟斷地位不復存在。
第二、未來社會里、學會與他人合作,就意味著成功。
第三、信息社會的到來,虛擬社會的產生,網絡教育中的教師應加強學生的教育實踐,成為學生學會生存、適應社會的引導者。
第四、信息來源的多渠道,使網絡教育中的教師應注意信息的去偽存真,成為學生健康心理的輔導者。
結論:
★知識可以通過各種方法獲取,但是,對善于教給我們思考方法、讓人產生探求知識愿望的老師,有誰不感激他們呢?
★老師的工作不只是傳授知識。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喚醒情感。老師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樣。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長和充盈。老師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我愛我的老師——愛師
(閱讀教材p45頁:材料二。思考討論問題。)
想一想,說一說:你如何評價教師的工作?
1、教師高尚的人格特征
“誨人不倦的工作態度以及以奉獻精神為核心的職業倫理精神。”(板書)這是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特征。
相關鏈接:(見教材p45頁——指導學生朗讀)
想一想:我國政府規定哪一天為“教師節”?為什么要規定這樣一個節日?
(每年9月10日規定為教師節。規定這樣一個節日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師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