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信教案(精選5篇)
自尊自信教案 篇1
示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2、能力目標: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3、思想覺悟目標:認識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進人的道德健全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價值。懂得怎樣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對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損人格的卑下的行為,有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明確意識,對庸俗卑賤的行為能夠加以抵制。
【教學重點】: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自尊對形成健康人格的作用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模擬情境、啟發、引導、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課型】:新授課(常規)
【教學過程】:
自學: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活動:閱讀p2/p3探究園:寓言透視《人的尊嚴》
第一步:指導學生細讀教材材料;
第二步:讓學生思考并與同桌交流書本p3中的問題;
第三步:全班自由發言,逐一討論各道問題,并引導學生舉出社會生活中相類似的事例;第四步:結合問題三,學習心靈導航第一、第二節,讓學生歸納尊自的含義;
第五步:教師總結。
導入新課:人從幼年就會表現出自尊心,那么,什么是自尊?由此引入自尊的含義。
導學 (講授新課:)
【板書】一、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1、自尊的內涵
學生閱讀p5的“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課文內容、找出自尊的含義:
——自尊是對自己的人格重視和肯定的情感。(可以引導學生從人愛護自己的身體、儀表,維護自己的行為、心靈的表現來理解以上涵義的表述。)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小組討論:為什么說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教師提示:從個人體驗可以感受到自尊對人的情緒的影響:當自尊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快樂、振奮、自信這種積極、肯定的情緒;相反,當自尊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失望、憂愁,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
3、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
自尊心是人進步的動力。自尊能夠推動青少年蓬勃向上、力爭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會阻止人去做損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
老師歸納: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即自尊使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學生互學: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什么樣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樣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為什么必須通過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形成?(教師可適當提示、引導。)代表發言,教師歸納。
【板書】二、自尊始于知恥
▲自學:閱讀課文第二部分內容“自尊始于知恥”,了解以下的知識點::
1、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
問:“人無恥,無以立”的含義是什么?(答: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從知恥開始。)
結合“探究園”的第一個活動“人的尊嚴”引出:羞恥心包括什么?
教師歸納:①在身體和儀表方面,比如在公共場合不能赤身露體,保持衣冠整潔等。
、谠谛撵`方面,不去做阿諛奉承、卑躬屈膝的事情。
、塾辛诵邜u心,不做恥辱的事,庸俗卑賤的事,才能有尊嚴。自尊的人必定有所不為,必定不以庸俗卑賤的方式做事,這說明自尊的心理品質與道德品質是緊密聯系的。
2、羞恥心對于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
▲讓學生思考:人在什么情況下會感到難為情,會感到慚愧,會感到內疚?
(教師點評:如果無論做出什么錯事、丑事都不懂得難為情、慚愧、內疚,就是所謂“恬不知恥”,也就談不上有道德,更談不上有尊嚴了。也就是說,知恥才能有道德,有道德才能有尊嚴。)
3、拒絕卑下,有所不為,才能維護自尊
問: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學生自行討論,并歸納出答案)
教師點評:人的尊嚴要依靠自己的言行來維護。節制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損于自己榮譽、形象的事,就維護了自尊。相反,沒有羞恥感,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就會損害自己的尊嚴。
▲學生互學:哪些事情是“恥”?是應該拒絕的,不可為的;怎樣做才能潔身自愛,維護自己的尊嚴。讓學生在充分討論后得出答案。
教師例舉和分析中學生生活中可見的一些現象: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守交通規則、舉止粗魯、形象邋遢、言辭污穢、打架斗毆、恃強凌弱、說謊成性、偷竊、損壞公物、吸煙酗酒、賭博吸毒、盲目攀比、愛慕虛榮等等。加深學生的理解
測標:(以小組為單位)
一、填空
1、自尊是一種對自己_________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
2、自尊和知恥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羞恥心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簡答題:怎樣才能維護自尊?
補標 :自信和自尊 有何不同?
布置作業:讓學生搜集偉人自尊的故事,結合自身實際談對自尊的認識。
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從正反兩方面闡述自尊的含義。什么是自尊,自尊為什么能夠促使健康人格形成。自尊與知恥的關系,羞恥心對于自尊形成的作用,知恥才能有所不為;拒絕卑下,潔身自愛,才能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課堂反饋:1、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氛圍活躍,在活動中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意識得到增強。
2、“聯系生活,模擬情境”、“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活動體現了課程的實用價值。
自尊自信教案 篇2
課題
自尊自信 課型 體驗課和自主創新課
教
學
目
標
情感態度 價值觀目標 認識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進人的道德健全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價值。懂得怎樣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對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損人格的卑下的行為,有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明確意識,對庸俗卑賤的行為能夠加以抵制。 養成自尊自信、積極健康的心態,能夠以奮發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極的自卑心態,懂得自負與虛榮的危害,培養不慕虛名、腳踏實地的良好品德,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能力目標
懂得自尊自信,自覺克服自卑;能夠分辨自尊與自負、自尊與虛榮的區別;學會正確看待自己,懂得正確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能夠克服自卑,擯棄自負和虛榮,自覺維護自尊的人格。 知識目標 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教學重點 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 1、認識自卑的危害。2、正確地區分自尊與自負、虛榮的區別。 教學方法 情境體驗法、故事講授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角色扮演法。 課時 2課時
。ǖ谝徽n時)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今年的奧運會,從中國火炬手們對“”分子干擾圣火傳遞的捍衛,從國民通過對“家樂福”的抵制表達對法國反華的不滿與抗爭,足以讓外國人驚嘆中國人空前團結力量之大。接著又成功地創造了不可超越的開幕式,并成功地拿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多獎牌...... 從這些可以看出我們中國人民有著什么精神? (強烈的自尊自信精神) 那么,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正確去認識自尊自信呢?這節課我們先來探討自尊心的問題。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體驗自尊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開始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時我們就會高興;被別人嘲笑、歧視或侮辱時就會感到沮喪、生氣、傷心…… 為什么會這樣呢?(這些都是自尊心在起作用) 教師提出問題:什么是自尊呢?讓我們先翻到“探究園”的活動--寓言透視。 活動二 :寓言透視——“人的尊嚴” 步驟: (1)指導學生細讀材料; (2)讓學生思考并與同桌交流書本中的問題; 1.智者提出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嗎?為什么? 不愿意,因為如果做了第一件事,就將喪失身體和儀表的尊嚴,如果做了第二第三件事,就會有損人格道德。 2.智者讓少年做的三件事有什么寓意? 人的尊嚴是來自羞恥心,不做有損人格的事情,懂得潔身自愛,才能維護人的尊嚴。 3.少年得到答案了嗎?你想怎樣回答他的問題? 得到了。自尊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 (3)全班自由發言,逐一討論各道問題,并引導學生舉出社會生活中相類似的事例; (4)結合問題,進一步理解自尊的含義,知恥和自尊的關系; (見“心靈導航”p5) 1.(1) 自尊的含義 自尊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 表現:①尊重自己,愛護自己,從身體、儀表到行為、心靈,來維護自己的形象; ②不做有損人格的事,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不容許別人歧視和侮辱自己。 (2) 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為什么?自尊對人的情緒的影響:當自尊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快樂、振奮、自信這種積極肯定的情緒;相反,當自尊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失望、憂愁,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 (3) 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 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它能激勵我們奮發向上,力爭上游、不甘落后,使我們形成健康的人格。有了自尊,我們才能更好地立身于社會。 活動三 :說一說:描述自尊的格言 人窮志不短;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 士可殺而不可辱;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通過剛才探究園的“人的尊嚴”活動,我們知道人的尊嚴是來自羞恥心的。 2.自尊始于知恥 (1)羞恥心包括什么? 在身體和儀表方面(比如在公共場合不能赤身露體,保持衣冠整潔等) 在心靈方面(不去做阿諛奉承、卑躬屈膝的事情,不做庸俗卑賤的事) -----自尊的人必定有所不為 (2)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 自尊心和羞恥心是互為表里的: (1)有了羞恥心,人才會節制自己的行為,不做庸俗卑賤的事情,有尊嚴地生活。 (2)有了羞恥心,我們會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而難為情。 (3)有了羞恥心,我們做了錯事會感到慚愧。 (4)有了羞恥心,我們辜負了他人的期望會覺得內疚。 ----人要有羞恥之心,潔身自愛,才能確立自尊。 羞恥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卡萊爾 (3)拒絕卑下,有所不為,才能維護自尊 人的尊嚴要依靠自己的言行來維護的。節制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損于自己榮譽、形象的事,就維護了自尊。相反,沒有羞恥感,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就會損害自己的尊嚴。 活動四:說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恥”的,是不可為的,做了會損害自己的尊嚴的? (舉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守紀律;舉止粗魯;形象邋遢;言語污穢;打架斗毆;損壞公物;恃強凌弱……) 三、歸納小結,做練習 四、布置作業 1、閱讀《優化設計》p1-2“名師解惑”的內容; 2、背熟這節課的知識要點
。ǖ诙n時)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欣賞歌曲《想唱就唱》,引入新課題的主題――自信 上節課我們懂得了自尊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匆韵氯煌瑢W的行為表現出的是自尊嗎? 探究園:“班級風景”---這是自尊嗎?(p3-4) 過程:閱讀漫畫,談談對各主人公的行為表現的看法和感受;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評。 分析: 黃平表現出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行動畏縮,不敢去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青青的表現是虛榮,有一條昂貴的裙子使她得意,顯然她過分追求了表面上的榮耀。 李金的表現是自負,他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評價過高,行為上表現出盛氣凌人、指手畫腳,導致同學對他有意見,他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不能正確理解同學對他的看法。 二、講授新課 學習“心靈導航” 三、走出自卑,樹立自信 1、自卑的表現和危害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自卑的表現: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貶低,甚至自暴自棄。 自卑的危害:妨礙我們建立快樂的人生。過于自卑,往往會產生一些自暴自棄、孤僻、悲觀的不良心理,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 2、如何走出自卑這個心理牢籠? (1)要樹立自信,學會尊重自己,客觀看待自己,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要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發現和發揮自己的長處。 (3)走出自卑的“小處方”有。。。。。。 (見p6閱讀卡“走出自卑小處方”) 3、實踐與評價:個案研討——與成功失之交臂的弗蘭克林(p7-8)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使學生加深對自卑危害的認識,了解自卑產生的原因。 分析: 弗蘭克林缺乏自信,對自身的能力評價過低,致使已經邁出了重大科學發現的第一步,卻退縮了。弗蘭克林沒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心理問題,意志不堅定,缺乏自信。由此可見,自卑心理對人的成功危害極大,它淡化人的追求,使人畏縮不前。弗蘭克林的故事說明,自卑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會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 4、學習“心靈導航” 四、克服自負和虛榮 (1)自尊與自負的區別 自尊: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 自負:缺乏對自己的客觀認識,夸大自己的優點,過高地評價自己,貶低別人。 自負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過于自信”,即自傲。 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是怎樣的看法,不過我覺得自己好像只是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到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 --牛頓 (2)自尊與虛榮的區別 出示兩幅動畫,問:這些同學的行為是自尊的表現嗎? ★ 身為學生的小紅常以穿名牌鞋,名牌衣服為榮 ★ 為給老師和同學留個好印象,請別人代繪畫。 虛榮是指一個人過于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以贏得他人尊重的心理,虛榮的人過于看重別人的評價,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過于自尊”。 (3)自負、虛榮的危害 自負的危害:得不到超過自己實際價值的社會肯定。 虛榮的危害:會使人自我陶醉,固執己見,不尊重他人意見和情感;會使人淺薄,不僅不能增加人的價值,還會失去別人的尊重。 五、歸納鞏固,用一表格圖展示(略) 怎樣才能做到有自尊? 1、自尊始于知恥,要拒絕卑下,潔身自愛; 2、要走出自卑,樹立自信; 3、要克服自負和虛榮。 六、布置作業 《優化設計》 閱讀:p2-3 例題1、例題2 做:p3“變式訓練”1;同步測控的選擇題;p5 12. 13(2). 14.
自尊自信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能力目標: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思想覺悟目標:認識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進人的道德健全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價值。懂得怎樣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對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損人格的卑下的行為,有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明確意識,對庸俗卑賤的行為能夠加以抵制。
【教學重點】: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自卑的危害。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啟發、引導。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學生活動一)“佳作欣賞”:
1、全體學生朗誦文章《珍惜無價的自尊》;
2、思考并回答:該篇佳作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教師點評:(聯系生活實際,如“要面子”,“不要臉”,“沒臉沒皮”,“皮真厚”等生活俗語,針對“珍惜無價的自尊”進行解釋并強調,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二) 講授:
1.學生活動二“以史為鑒”:
1)、(教師講)恥辱史:“東亞病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學生聽,思考并回答問題:聽完這段歷史,你有何感受?
2)、光榮史:一學生朗誦“香港回歸”教材內容,教師渲染氣氛,并鏈接“申奧成功”“奧運金牌”等內容。學生聽,思考并回答問題:聽完這段歷史,你又有何感受?為什么?
教師小結,引出“快樂的自尊”。從民族的自尊過渡到學生生活的自尊。
2.學生活動三“故事欣賞”:教師講經過加工的關于自尊受傷害的故事“不快樂的小樂”。學生聽,思考并回答問題:
1)、小樂為什么不快樂?
2)、小樂有自尊心嗎?這表現在哪些方面?
3)、如何才能讓小樂真正快樂起來?
教師小結(通過學生的回答,結合教材,概括出自尊的表現,并初步讓學生感受到自尊的重要。)
3.學生活動四“英雄論壇”:分組交流關于“自尊快樂與不快樂”的事情,并派代表發言。從中讓學生理解自尊的含義,體會到自尊與被人尊重是同樣快樂的。
教師小結(肯定學生的表現同時解釋并強調自尊的含義以及“自尊與被人尊重是同樣快樂的”的觀點)
4.學生活動五“游戲樂園”:要求學生以“雖然。。。但是。。!眮碓炀。強調其內容必須與自尊有關;既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又不夸大自己的優點。幫助學生找回自尊找回自信。
教師小結(肯定學生的表現并強調正確評價自己,享受自尊的快樂)
(三) 小結
學生活動6“收獲空間”: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教師小結(充分利用學生的談話,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進行梳理。并提出希望,今后學生彼此能互相尊重,共享自尊帶來的快樂!)
布置作業:讓學生搜集偉人自尊的故事,結合自身實際談體會。。
【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學會相互尊重,是我們的需要,也是我們的快樂。
【后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認為表演活動可以使學生從情景中獲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學會相互尊重,是我們的需要,也是我們的快樂。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自尊自信教案 篇4
(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自尊的含義、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能力目標:懂得自尊自信、自覺克服自卑;能夠分辨自尊與自負、自 尊與虛榮的區別;
教學重點: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自卑的危害;正確地區分自尊與自負,自尊與虛榮。
二.預習過程
1. 活動一:體驗自尊
請同學們完成下列句子
。1)如果老師讓我在大會上發言,我會在衣著上穿得________
(2)在公共場所,我之所以會節制自己的不良習慣,是因為________
(3)有人當眾叫你的綽號時,我會________
。4)父母、老師當眾批評我時,我會________
(5)當受到別人的歧視或侮辱時,我會________
2.活動二:探究園:寓言透視-----“人的尊嚴”(p2)
。1)請同學細讀材料
(2)思考并與同桌交流書本中的問題
3.聽故事《自尊無價》
思考:那個推銷鉛筆的乞丐,為什么會成為成功的大商人?
4.活動四:讀一讀《恥辱戒指》
一所大學的畢業生在設計橋梁的時候,由于計算不精確,致使完工后的橋梁倒塌,造
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使這個學校蒙受巨大的恥辱。校方為了讓同學們記住教訓,花重金買下了這座橋梁的鋼鐵,做成了一個個戒指,名為“恥辱戒指”。每當學生畢業時他們都會得到這樣一枚戒指,戴在手上。這枚恥辱戒指成為推動他們認真工作的動力。
。1)說一說:“恥辱戒指可以給我們那些啟發?
。2)思考:人在什么情況下做錯事會感到難為情、慚愧或內疚?
所以說______是所有品德的源泉。(p5)
。3)想一想: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p5)
5.活動五:舉一舉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是“恥”,是應該拒絕的不可為的?
三.通過預習你有什么疑惑嗎?有的話請寫出來:
第2課時
一.預習過程
1.探究園: “班級風景”--------這是自尊嗎?( p3)
思考:上述同學表現出的是自尊嗎?請你說說對自尊的理解.
2.閱讀課本p6思考以下問題
1).自卑是如何產生的或自卑的表現有哪些?
2).自卑有何危害?
3).如何克服自卑?
3.實踐與平價:個案研討----------與成功失之交臂的富蘭克林(p7)
請同學思考:
(1)女醫生富蘭克林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什么心里?人的這種心理是如何產生的?會有什么危害?
(2)從富蘭克林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發?
4.克服自負與虛榮
。1)自信與自負的區別,自負的危害
情境:在全校的演講比賽中七年級的兩位同學在下面準備著------
小剛心想:前面幾個那么差,我們班的其他兩位也不如我,冠軍一定是我了!
小明雖有點緊張,但他不斷地暗示自己不要擔心,要相信自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
討論:根據他們兩個人的心理活動,說說誰是真正的自信者?
小剛和小明各是什么心理?設想他們兩位在比賽中結局會怎樣?為什么?
聯系課本p6思考:自信與自負的區別?自負的危害?
(2)自尊與虛榮的區別、虛榮的危害
活動一:“我來辯”這些同學的所為是自尊的表現嗎?
*她常常借錢買漂亮的首飾。
*他爸爸是個工人,他卻向同學吹噓爸爸是個工程師。
聯系課本思考:自尊與虛榮的區別?虛榮的危害?
5.活動二:超級模仿秀:自信者、自負者、虛榮者。
。ㄒ笠孕〗M為單位,自編自演反映自信者、自負者、虛榮者的心理活動、表現。
自尊自信教案 篇5
第一單元 塑造自我
1.1自尊自信
教學目標:
1.了解自尊的含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2.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3.能夠分辨自尊與自負,自尊與虛榮的區別;學會正確看待自己,懂得正確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能夠克服自卑,擯棄自負和虛榮,自覺維護自尊的人格。
教學重點:
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
自卑的危害,自尊與自負,自尊與虛榮的區別。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討論法,講授法,情境、小品等。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以多媒體播放不同人物表情的照片,形成對比。引起學生的思考,影響人情緒漲落的是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1 自尊自信(板書)
教師:以蘇格拉底的名言引起學生對自尊的興趣。尊嚴究竟是什么?請看寓言——
“人的尊嚴”
過程:第一步,指導學生細讀教材。
第二步,讓學生思考并與同桌交流書本中的問題。
第三步,引導學生逐一討論各道問題。
第四步,結合問題三,歸納出尊嚴的含義。
思考并與同桌交流:
1.智者提出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不愿意,因為如果做了第一件事,就將喪失身體和儀表的尊嚴,如果做了第二第三件事,就會損害道德自尊。所以這三件事情都是讓人感到羞恥,喪失尊嚴的事情。
2.智者讓少年做的三件事有什么寓意?
參考答案:人的尊嚴是來自羞恥心,不做有損人格的事情,懂得潔身自愛,才能從身體、儀表到心靈維護人的尊嚴。
3.少年得到答案了嗎?你想怎樣回答他的問題?
參考答案:得到了。自尊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
一、 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板書)
1、自尊的含義: 自尊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 (板書)
方案一:舉例分析為什么說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討論:(1)周末你喜歡穿校服校鞋還是穿另外的衣服上街?為什么?
。2)如果在街上碰到好朋友,你希望他(她)怎么評價你的打扮?為什么?
讓學生討論完,教師根據學生具體的回答進行質疑和引導,讓學生明白獲得肯定使我們感到愉悅和滿足,自我否定和別人的否定則會使我們情緒低落,心靈受傷。這些是重視儀表(形象)和滿足自尊心理的表現。
方案二:情境表演“好友見面”
討論:為什么同樣是好友見面會有不同的后果?
教師總結:情景中的人物的情緒的變化,原因在于人總是傾向于肯定自己,并且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獲得肯定使我們感到愉悅和滿足,自我否定和別人的否定則會使我們情緒低落,心靈受傷。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板書)
這兩種方案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而而選其一。
過渡:舉例分析,我們會努力做某些事情,使自尊得到滿足;避免做某些事情,以免自尊受到傷害。自尊激勵我們奮發向上,使我們形成健康人格。有了自尊,我們才能更好的立身社會。
3、自尊有利于形成健康人格。(板書)
案例分析:在一次考試中,老師在改卷中發現,平時成績很差的小李同學因為作弊得了高分。為了教育這位同學和其他同學,老師假裝不知道,在課堂上故意表揚了小李同學。
討論:你認為小李同學受到表揚之后會有什么感受?
二、 自尊始于知恥(板書)
1、 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互為表里(板書)
討論:你認為小李同學以后還會想作弊嗎?
歸納出羞恥心對于行為的作用:
2、羞恥心有利于形成良好行為(板書)
以父親販賣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是他在向妻子和兒子懺悔,祈求他們原諒的的圖片顯示,讓學生思考做下卑下行為的人還有做人的尊嚴嗎?
3、拒絕卑下,有所不為,才能維護自尊(板書)
閱讀與感悟 黃紗巾
我思我悟:這條不出售的黃紗巾的價值還是10元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 無可估量。因為這條黃紗巾已經包含著女孩克制的物質期望,體貼父母困難,不貪占別人的便宜,自尊自愛的品質和心靈;我們也看到了中年人關心別人、成人之美的善良為人。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大家了解自尊的含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也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