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教案 > 七年級政治教案 >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精選11篇)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發布時間:2022-12-02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精選11篇)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1

  河南省濮陽市第五中學 王飛

  一、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教材介紹的方法,通過有效途徑,培養、鍛煉和提高個人自尊意識和自信心。

  2、保持個人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之才。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如何。

  2、如何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自尊自信這種積極的心理品質不是天生的,他是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尊自信,怎樣自覺進行自尊自信的品質修養,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

  [講授新課]

  (一)展示學習目標

  1、弄懂自尊自信的品格是逐步培養起來的。

  2、要從總體上把握的方法和途徑。

  (二)展示自讀提示

  1 怎樣

  2 怎樣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

  3 如何全面的看待自己?

  4 怎樣創造成功的記錄?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是怎樣一步步取得成功的?

  5培養自尊自信,為什么應該把個人自尊自信上升為國家的自尊自信?

  (學生預習看書8分鐘,教師巡視)

  (三)先提問,然后根據回答的情況重點講清以下問題:

  1、如何尋找自尊自信的支點

  2、如何創造成功的記錄

  3、培養自尊自信,為什么應該把個人自尊自信上升為國家的自尊自信?

  (四)總結本節內容

  五、課堂練習

  1、“維護國家尊嚴是大人的事,與我們中學生無關”這種想法對么?

  答: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

  (1)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是自尊自信方面對我們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學們不能因為自己年齡尚小就認為維護國家尊嚴與己無關。

  (2)我們應牢記:個人的自尊自信與國家、民族、集體的自尊自信緊密相聯,尤其現今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國與國的交往日益頻繁,而我國加入WTO,會使更多的外國人走進我們的生活,這就使我們中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會有許多機會接觸到愈來愈多的外國人,因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這不僅是每個中學生應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是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應進的責任。

  2、做基礎訓練

  歷法 醫學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填寫本表格。

  (參考答案)

  科目 時間 成果 天文 夏朝 記錄了我國最早的一次日食。 春秋(公元前613年) 魯國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彗星掃過北斗,這是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 歷法 夏朝 農歷又稱“夏歷”源于夏朝。 商朝 歷法逐漸完備,歷法稱為“殷歷” 戰國 制定出24個節氣,這是歷法上最大的成就。 醫學 商朝 甲骨文中記載的疾病有數十種。 周朝 醫學分為內科、外科、營養保健科和獸醫四科。 春秋戰國 名醫扁鵲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四診法一直為中醫沿用。

  三、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

  1、《詩經》

  教師首先提問:那位同學能夠簡單的介紹一下有關《詩經》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說出一些有關知識,教師在此基礎上加以總結,指出《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由孔于編訂,全集305篇,絕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其中160多篇是政府的采詩官從各地收集的民間詩歌,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這些古老的作品里,我們可以聽到古代歌詠勞動或愛情的聲音,也可以聽到人民對暴政不滿而吶喊的聲音。同時介紹兩首作品:《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誓將去汝,適彼樂上。樂土樂土,愛得我所。《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措,胡瞻爾庭有懸猢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大家想一想,《詩經》里的民間詩歌主要有什么特點?《詩經》中的大部分作品較為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在我國詩歌創作史上初步形成了現實主義傳統,這種現實主義的寫法對后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詩經》在我國歷史上占有光輝的地位。

  2、屈原和《離騷》

  教師提問: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人們都要吃粽子、劃龍舟,相傳是為了紀念誰?這種民俗反映了人們什么思想感情呢?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繼續提問:他為什么受到人們這樣的愛戴呢?估計學生能夠回答出前兩個表面上的問題,但是對深層次的第三個問題可能概括不清,教師可以讓學生看課本上插圖《屈原》和教材中有關內容,并配以畫外解說:這位目視遠方,面有愁容的人物就是屈原。那么,他在為什么而發愁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由此切入,通過簡單介紹屈原的生平和《離騷》,(屈原,出身于楚國貴族。他出生在動蕩的戰國時代。面對秦國日益強大、楚國漸趨衰落的局面,他主張舉賢任能,立法富國,聯齊抗秦,一統天下,但卻受到當權者的排擠,被免職流放。屈原痛感空懷壯志、報國無門,于夏歷五月五這天投汨羅江而死。屈原不僅是一位很有抱負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吸收南方民歌之精華,采楚國方言,創造了一種新體詩歌"楚辭",寫下許多優秀詩篇,《離騷》是其中名篇。《離騷》是一篇優秀的抒情長詩。它以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感情,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和真理的執著追求,對楚國和人民的深切愛戀。全詩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詩人的身世、黑暗勢力對他的迫害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的感情。詩人表示自己決不放棄美與善的理想。"雖九死其猶未悔",決不與那幫小人同流合污。屈原的作品不僅對我國后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流傳國外,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詩作先后被譯成多國文字。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使學生最終回答出由于屈原既是一位很有抱負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憂國憂民,不肯與惡勢力妥協,最終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和一腔的憂憤投江而死,所以他受到了人民的愛戴。

  3、青銅藝術

  教師出示包括四羊方尊在內的幾件有代表性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圖片,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1、我國青銅藝術的鼎盛時期是什么時期?2、代表作是什么? 3、商周的青銅藝術的特點是什么?去自學。估計學生可以毫無問題地回答出商朝和四羊方尊,但是特點恐怕概括不全。教師應在學生答案的基礎上加以總結。

  4、鐘鼓之樂

  教師出示編鐘的圖片,邊看邊講:編鐘由青銅鑄成,分三層排列在刻滿彩繪花紋的鐘架上,氣勢宏偉而壯觀。最上層的叫鈕鐘,是用來定調的,只要準確地敲擊標音位置,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音階的聲音。中層叫甬鐘,有三個半八度音階,能演奏各種樂曲,聲音清脆嘹亮,悅耳動聽。下層也叫甬鐘,因為形大體重,所以聲音深沉宏亮,在演奏時能起到烘托氣氛與和聲作用。用這套懸掛的編鐘,至今仍可以演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種樂曲。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2

  本框現題名改為。其主體內容是在原教材第四框的基礎上構架而成的。這一框是全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這課的主要目的。可以說,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自尊自信方面知識的目的,就在于指導學生的踐行。

  至于課文提出的培養自尊自信的三條途徑,前兩條是實際性的指導,第三條“要有正確的方向”是方向性的指導。此三條途徑仍沿用了原先教材的提法。只是在第一條“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上做了些修改。依據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將有關如何正確地、全面地、發展地看待自己即原課程標準第一單元的相關內容移至此處。因為個人自尊心、自信心的確立,歸根結蒂,是與個人如何認識與評價自己聯系在一起的,這樣就避免了相關內容的重復,使全書的邏輯體系更加順暢。

  導入  :

  方式一:1.什么是自尊自信?

  2.為什么說自尊自信是青少年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條件?

  3.什么樣的自尊自信才是正確的自尊自信?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尊自信與個人成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每一個有志于取得一番成就的人,應該具有這種品質。但是,這種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那么,如何培養這種心理品質呢?

  方式二:自尊自信的培養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自尊自信產生于我們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自尊自信的培養受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但關鍵在于自己的自覺修養。)

  學生活動:(投示個案,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言:案例中的笨笨怎樣才能樹立起自尊自信呢?)

  教師對學生的發言不作補充糾正,只給簡單的評價,最后導入  本課課題。

  第一,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板書)

  學生活動:找優點

  ① 以小組為單位。

  ② 每組指定一名同學作為找優點的對象。

  ③ 自我找優點與小組其他成員給其找優點同時進行。

  ④ 教師提示:“優點”不光是指學習好,體育好、唱歌好、跳舞好、口才好、人緣好、模仿能力強、做飯好等都是優點。

  ⑤ 時間五分鐘。

  ⑥ 先由自己陳述所找優點,然后由小組其他成員陳述。

  ⑦ 當學生說出自己的優點后,教師示意學生掌聲鼓勵。

  (目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說一說:讓被找優點的同學說說自己是用哪些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優點的?引出正面三點:

  ①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②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③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第二,創造成功的記錄

  可以說,成功的生活經驗是個人自尊自信的基礎,一個在生活的歷程中充滿了失敗記錄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所以,創造成功的記錄,對于缺乏自信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①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什么是適當呢?簡單的說,就是量力而行。

  ②勇敢地行動

  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徑。光說不做只是一句空話,只有在實際行動中,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地增強自信心。

  ③克服依賴心理

  教師可結合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事例說明。(考試目標的確定、獨立完成作業 、家務)

  第三,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這是自尊自信對我們提出來的道德要求,要求我們處處為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

  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民族精神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撐;第一層是,從歷史角度說明我們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有理由自尊自信,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第三層是,從現在的角度說明,我們應該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議一議: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現和行為還有哪些?(教師可根據學生所說情況補充)

  設疑引伸:

  ①在對外交往中,是否還需要講求自尊自信,維護國家的尊嚴呢?

  ②國家、民族需要自尊自信,個人也需要自尊自信,但我們有些同學卻總認為自己還是一名學生,國家尊嚴是大人們的事,與我無關。這種說法正確嗎?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3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本框現題名改為“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其主體內容是在原教材第四框的基礎上構架而成的。這一框是全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這課的主要目的。可以說,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自尊自信方面知識的目的,就在于指導學生的踐行。

  至于課文提出的培養自尊自信的三條途徑,前兩條是實際性的指導,第三條“要有正確的方向”是方向性的指導。此三條途徑仍沿用了原先教材的提法。只是在第一條“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上做了些修改。依據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將有關如何正確地、全面地、發展地看待自己即原課程標準第一單元的相關內容移至此處。因為個人自尊心、自信心的確立,歸根結蒂,是與個人如何認識與評價自己聯系在一起的,這樣就避免了相關內容的重復,使全書的邏輯體系更加順暢。

  導入:

  方式一:1.什么是自尊自信?

  2.為什么說自尊自信是青少年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條件?

  3.什么樣的自尊自信才是正確的自尊自信?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尊自信與個人成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每一個有志于取得一番成就的人,應該具有這種品質。但是,這種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那么,如何培養這種心理品質呢?

  方式二:自尊自信的培養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自尊自信產生于我們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自尊自信的培養受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但關鍵在于自己的自覺修養。)

  學生活動:(投示個案,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言:案例中的笨笨怎樣才能樹立起自尊自信呢?)

  笨笨總是笨手笨腳的,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功課在班上是倒數的,體育成績不及格,在學校被老師批,回家挨媽媽罵。笨笨決心改變自己,于是在假期定了一個計劃,要求自己每天早晨鍛煉跑5000米;然后開始一天的學習,爭取在假期里把上個學期的功課復習3遍。第一天,笨笨早上沒起來,耽誤了長跑,整整一天都在埋怨媽媽沒有按時叫他,以致一天的計劃沒法進行,于是笨笨決定從明天開始。第二天早上,笨笨跑步回來覺得很累,沒有精力去學習,于是他想:“還是從明天再開始學習吧。”就這樣,一個假期快過完了,笨笨發現自己沒有一天能夠按時完成計劃,他非常沮喪,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

  教師對學生的發言不作補充糾正,只給簡單的評價,最后導入本課課題。

  第一,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板書)

  學生活動:找優點

  ① 以小組為單位。

  ② 每組指定一名同學作為找優點的對象。

  ③ 自我找優點與小組其他成員給其找優點同時進行。

  ④ 教師提示:“優點”不光是指學習好,體育好、唱歌好、跳舞好、口才好、人緣好、模仿能力強、做飯好等都是優點。

  ⑤ 時間五分鐘。

  ⑥ 先由自己陳述所找優點,然后由小組其他成員陳述。

  ⑦ 當學生說出自己的優點后,教師示意學生掌聲鼓勵。

  (目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說一說:讓被找優點的同學說說自己是用哪些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優點的?引出正面三點:

  ①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②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③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第二,創造成功的記錄

  可以說,成功的生活經驗是個人自尊自信的基礎,一個在生活的歷程中充滿了失敗記錄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所以,創造成功的記錄,對于缺乏自信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①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什么是適當呢?簡單的說,就是量力而行。

  ②勇敢地行動

  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徑。光說不做只是一句空話,只有在實際行動中,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地增強自信心。

  ③克服依賴心理

  教師可結合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事例說明。(考試目標的確定、獨立完成作業、家務)

  第三,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這是自尊自信對我們提出來的道德要求,要求我們處處為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

  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民族精神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撐;第一層是,從歷史角度說明我們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有理由自尊自信,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第三層是,從現在的角度說明,我們應該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議一議: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現和行為還有哪些?(教師可根據學生所說情況補充)

  設疑引伸:

  ①在對外交往中,是否還需要講求自尊自信,維護國家的尊嚴呢?

  ②國家、民族需要自尊自信,個人也需要自尊自信,但我們有些同學卻總認為自己還是一名學生,國家尊嚴是大人們的事,與我無關。這種說法正確嗎?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4

  河南省濮陽市第五中學 王飛

  一、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教材介紹的方法,通過有效途徑,培養、鍛煉和提高個人自尊意識和自信心。

  2、保持個人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之才。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如何。

  2、如何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自尊自信這種積極的心理品質不是天生的,他是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尊自信,怎樣自覺進行自尊自信的品質修養,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

  [講授新課]

  (一)展示學習目標

  1、弄懂自尊自信的品格是逐步培養起來的。

  2、要從總體上把握的方法和途徑。

  (二)展示自讀提示

  1 怎樣

  2 怎樣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

  3 如何全面的看待自己?

  4 怎樣創造成功的記錄?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是怎樣一步步取得成功的?

  5培養自尊自信,為什么應該把個人自尊自信上升為國家的自尊自信?

  (學生預習看書8分鐘,教師巡視)

  (三)先提問,然后根據回答的情況重點講清以下問題:

  1、如何尋找自尊自信的支點

  2、如何創造成功的記錄

  3、培養自尊自信,為什么應該把個人自尊自信上升為國家的自尊自信?

  (四)總結本節內容

  五、課堂練習

  1、“維護國家尊嚴是大人的事,與我們中學生無關”這種想法對么?

  答: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

  (1)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是自尊自信方面對我們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學們不能因為自己年齡尚小就認為維護國家尊嚴與己無關。

  (2)我們應牢記:個人的自尊自信與國家、民族、集體的自尊自信緊密相聯,尤其現今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國與國的交往日益頻繁,而我國加入WTO,會使更多的外國人走進我們的生活,這就使我們中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會有許多機會接觸到愈來愈多的外國人,因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這不僅是每個中學生應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是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應進的責任。

  2、做基礎訓練

  歷法 醫學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填寫本表格。

  (參考答案)

  科目 時間 成果 天文 夏朝 記錄了我國最早的一次日食。 春秋(公元前613年) 魯國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彗星掃過北斗,這是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 歷法 夏朝 農歷又稱“夏歷”源于夏朝。 商朝 歷法逐漸完備,歷法稱為“殷歷” 戰國 制定出24個節氣,這是歷法上最大的成就。 醫學 商朝 甲骨文中記載的疾病有數十種。 周朝 醫學分為內科、外科、營養保健科和獸醫四科。 春秋戰國 名醫扁鵲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四診法一直為中醫沿用。

  三、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

  1、《詩經》

  教師首先提問:那位同學能夠簡單的介紹一下有關《詩經》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說出一些有關知識,教師在此基礎上加以總結,指出《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由孔于編訂,全集305篇,絕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其中160多篇是政府的采詩官從各地收集的民間詩歌,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這些古老的作品里,我們可以聽到古代歌詠勞動或愛情的聲音,也可以聽到人民對暴政不滿而吶喊的聲音。同時介紹兩首作品:《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誓將去汝,適彼樂上。樂土樂土,愛得我所。《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措,胡瞻爾庭有懸猢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大家想一想,《詩經》里的民間詩歌主要有什么特點?《詩經》中的大部分作品較為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在我國詩歌創作史上初步形成了現實主義傳統,這種現實主義的寫法對后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詩經》在我國歷史上占有光輝的地位。

  2、屈原和《離騷》

  教師提問: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人們都要吃粽子、劃龍舟,相傳是為了紀念誰?這種民俗反映了人們什么思想感情呢?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繼續提問:他為什么受到人們這樣的愛戴呢?估計學生能夠回答出前兩個表面上的問題,但是對深層次的第三個問題可能概括不清,教師可以讓學生看課本上插圖《屈原》和教材中有關內容,并配以畫外解說:這位目視遠方,面有愁容的人物就是屈原。那么,他在為什么而發愁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由此切入,通過簡單介紹屈原的生平和《離騷》,(屈原,出身于楚國貴族。他出生在動蕩的戰國時代。面對秦國日益強大、楚國漸趨衰落的局面,他主張舉賢任能,立法富國,聯齊抗秦,一統天下,但卻受到當權者的排擠,被免職流放。屈原痛感空懷壯志、報國無門,于夏歷五月五這天投汨羅江而死。屈原不僅是一位很有抱負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吸收南方民歌之精華,采楚國方言,創造了一種新體詩歌"楚辭",寫下許多優秀詩篇,《離騷》是其中名篇。《離騷》是一篇優秀的抒情長詩。它以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感情,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和真理的執著追求,對楚國和人民的深切愛戀。全詩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詩人的身世、黑暗勢力對他的迫害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的感情。詩人表示自己決不放棄美與善的理想。"雖九死其猶未悔",決不與那幫小人同流合污。屈原的作品不僅對我國后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流傳國外,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詩作先后被譯成多國文字。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使學生最終回答出由于屈原既是一位很有抱負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憂國憂民,不肯與惡勢力妥協,最終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和一腔的憂憤投江而死,所以他受到了人民的愛戴。

  3、青銅藝術

  教師出示包括四羊方尊在內的幾件有代表性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圖片,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1、我國青銅藝術的鼎盛時期是什么時期?2、代表作是什么? 3、商周的青銅藝術的特點是什么?去自學。估計學生可以毫無問題地回答出商朝和四羊方尊,但是特點恐怕概括不全。教師應在學生答案的基礎上加以總結。

  4、鐘鼓之樂

  教師出示編鐘的圖片,邊看邊講:編鐘由青銅鑄成,分三層排列在刻滿彩繪花紋的鐘架上,氣勢宏偉而壯觀。最上層的叫鈕鐘,是用來定調的,只要準確地敲擊標音位置,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音階的聲音。中層叫甬鐘,有三個半八度音階,能演奏各種樂曲,聲音清脆嘹亮,悅耳動聽。下層也叫甬鐘,因為形大體重,所以聲音深沉宏亮,在演奏時能起到烘托氣氛與和聲作用。用這套懸掛的編鐘,至今仍可以演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種樂曲。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5

  導入  新課

  (教師設問)你是怎樣看待下面這個問題的?

  法國青年拿破侖因為自慚奇丑,他在回憶錄中這樣寫到:“人人都說我除了幾何之外,一無所長。人人都不喜歡我,我干枯得像—張紙。”可是,經過努力,他成為一個世界歷史上引人矚目的人物。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自尊自信這種積極的心理品質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影響我們自尊自信的因素很多。如: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社會影響,以及個人修養等。在這些因素中,個人因素是最重要的。能否正確認識和看待自己,能否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不足,創造成功的記錄,都是培養自尊自信重要的個人因素。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尊自信,怎樣自覺進行自尊自信的品質修養,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

  講授新課

  三、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板書)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板書)

  每個人都有自尊自信的理由,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突出的優點、優勢,這些優點、優勢就是我們自尊自信的支點。那么,如何尋找這個“支點”呢?

  (1)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板書)

  學生活動:他是誰?

  活動步驟:

  ①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白紙,要求學生在紙上寫出5—8條自己認為的優點、優勢、長處和2~3條缺點、劣勢、短處。寫明姓名。

  ②教師將紙收回后,請一位同學任意抽取一張,念出紙上寫的內容,不念姓名,讓同學們猜一猜他是誰。如此循環5—6人。

  (活動結束后,教師總結)

  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常常是通過比較而形成的。在比較中有的人用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比,結果是過于自信,成為自負,滋長了驕傲心理;有的人總用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比,結果是自信心不足,產生自卑。這就需要找好正確的參照標準,通過比較,比出信心和勇氣,比出實際的進步。

  (2)要全面地看待自已 (板書)

  所謂全面地看待自己,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勇于承認它們。古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甚至是別人不具備的優勢、特點。可惜有時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

  (請看教材第88頁的插圖)

  長頸鹿說:“我個子高,能吃到樹上部的葉子,你可吃不到!”山羊說:“我能穿過門洞,吃到圍欄外面的草,你卻吃不到!”

  通過山羊和長頸鹿的這段對活,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

  (學生叫答,教師歸納)

  (3)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 (板書)

  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就是要了解昨天的“我”,認識今天的“我”,追求明天的“我”,看到自己的成長,看到自已的進步,看到自己的不足。

  其實,在生活的園地里,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耕耘的土壤。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從而擁有充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創造成功的紀錄(板書)

  自尊自信與成功密切相聯,成功的生活經驗是一個人自尊自信的基礎,沒有成功就不會有個人的自尊自信;一個人在生活的歷程中充滿失敗記錄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能否獲得成功,與現實的目標有很大的關系。

  (1)創造成功的紀錄,要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選擇適當的目標是成功的基礎。所謂適當,就是說“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即目標要與個人能力相等,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確定目標,可以采用小目標與大目標相結合的方法,也就是在制訂長期的大目標的前提下,將大目標再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即短期目標。只要我們切實完成每一個小目標,就會獲得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就會隨之增強。自信心提高了,就更容易取得成功。也為最終實現大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自信心與成功之間的良性循環。

  (參看教材)

  有一個中學生,曾經因為外語學得不好,對學習外語逐漸失去了自信。老師對他說:“你的基礎差一點,先不和其他同學比,自己和自己比,有進步就是成功。”第一次他定的目標是得50分,經過努力得了51分。老師鼓勵說:“有進步,下次爭取55分。”就這樣隨著成績的逐步提高,這個同學的自信心也增強了,終于跨進了中上等成績學生的行列。

  做一做:完成教材第90頁的“成功記事本”。

  (2)創造成功的記錄,需要付諸勇敢的行動(板書)

  不論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光說不干,不付諸行動,那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任何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在這個過程中能力得到提高,經驗逐步積累。隨著知識的增多,克服困難的辦法也就多起來。于是就會從失敗走向勝利,并且在成功的行動中,體驗到勝利的喜悅,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

  (3)創造成功紀錄,要克服依賴心理 (板書)

  議一議、說一說:

  ①依賴心理強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會有哪些表現?

  ②依賴心理與人的成功之間有什么關系?

  活動步驟:

  ①以4人為一組議論3-5分鐘。

  ②推選一名學生,代表小組發言。

  ③教師總結。

  依賴是自信的大敵。依賴心理強的人遇到困難和問題,不是獨立地思考、分析,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是找老師、家長,找同學,總想依靠外力解決問題和困難。依賴心理強的人,獨立行事的能力差,能力差又導致自信心不足,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要自信先要學會獨立,丟掉依賴心理。

  3.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如果上述兩點主要是從個人的角度學習如何樹立自尊自信的話,那么,我們將學習如何將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中華民族有自尊自信的理由

  (出示投影)

  世界最高的山峰

  最早的愛國詩人

  最早的地震儀

  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群

  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成功爆炸的時間及“兩彈”元勛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奧運會冠軍

  世界上第一個深入南極腹地并首次發現礦藏的中國女地質學家

  與個人一樣,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都應有自尊和自信,否則將無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無論哪—個民族,哪一個國家也都有其自尊自信的理由。

  我們的祖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的民族是自強不息,富于開拓進取的優秀民族,我們的人民是富有勤勞、智慧,勇于艱苦創業的人民。據西方一位著名的權威科學家測算,至今世界上的種種科學發明,追本溯源,大約有1/2以上與中國歷史上的發明有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文化寶庫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下面給大家講一個我國著名科學家童第周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的一天,正在比利時留學的我國實驗胚胎學家童第周乘坐在電車上,一個比利時人突然命令他站起來,要他把座位讓給另一個比利時的人,并侮辱地說:“你們中國人沒出息,連整個東北都送給日本人了,還強占著一個座位!”童第周感到奇恥大辱,大喝一聲:“不準造謠!”那家伙想拍照,童第周豪邁地冷笑:照吧先生請寫上,我是中國人!”

  (教師提問)章第周為什么感到受了奇恥大辱?這反映了中國人的什么精神?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童第周感到受奇恥大辱是因為不僅是他個人的尊嚴未得到尊重,更嚴重的是中華民族的尊嚴受到了歧視和污辱,這對于一個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恥辱。童第周的做法反映廠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氣節。在我國歷史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典型事例。許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都是值得我們自尊自信的。

  (教師提問)你知道下面這句話是恥說的嗎?

  (出示投影)

  世界上再也沒有比自己的祖國更美好的地方。

  ([古希臘)起利索斯托姆斯)

  (2)當前,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現(板書)

  現在,我國已經加人了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與世界各間的聯系愈加密切了。到我國來交往訪問、旅游觀光、開展貿易合作的外同人越來越多,去外國學習、工作訪問探親的中國人也不少,國與國之間,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這就是要求我們繼續發揚中華民族自尊自信的光榮傳統,一言一行都要要考慮祖國的利益在與外國人的交往中要自尊、自愛,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損害祖國的榮譽和民族尊嚴。這是我們每個人所應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請閱讀第93頁《閱讀與思考》,回答下面的問題。

  鄭荃提出要退出比賽的要求合理嗎?他的這種行為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鄭荃的行為說明,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尊嚴,我們的一言—行都要考慮祖國的利益,在與外國人的交往中.做到自尊自愛,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損害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這是每個人所應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質不是天生的,它來源于每個人的自覺修養和精心培育;知道了要培養自尊自信就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以此尋找到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知道了要培養自尊自信,就要通過自己的行動,朝著自己選擇的目標,克服依賴心理,努力地創造更多的成功記錄;要培養自尊自信,還要注意把握正確的方向,即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在當前形勢下,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更要注意與外國人交往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系到祖國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6

  本框現題名改為“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其主體內容是在原教材第四框的基礎上構架而成的。這一框是全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這課的主要目的。可以說,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自尊自信方面知識的目的,就在于指導學生的踐行。

  至于課文提出的培養自尊自信的三條途徑,前兩條是實際性的指導,第三條“要有正確的方向”是方向性的指導。此三條途徑仍沿用了原先教材的提法。只是在第一條“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上做了些修改。依據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將有關如何正確地、全面地、發展地看待自己即原課程標準第一單元的相關內容移至此處。因為個人自尊心、自信心的確立,歸根結蒂,是與個人如何認識與評價自己聯系在一起的,這樣就避免了相關內容的重復,使全書的邏輯體系更加順暢。

  導入  :

  方式一:1.什么是自尊自信?

  2.為什么說自尊自信是青少年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條件?

  3.什么樣的自尊自信才是正確的自尊自信?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尊自信與個人成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每一個有志于取得一番成就的人,應該具有這種品質。但是,這種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那么,如何培養這種心理品質呢?

  方式二:自尊自信的培養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自尊自信產生于我們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自尊自信的培養受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但關鍵在于自己的自覺修養。)

  學生活動:(投示個案,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言:案例中的笨笨怎樣才能樹立起自尊自信呢?)

  教師對學生的發言不作補充糾正,只給簡單的評價,最后導入  本課課題。

  第一,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板書)

  學生活動:找優點

  ① 以小組為單位。

  ② 每組指定一名同學作為找優點的對象。

  ③ 自我找優點與小組其他成員給其找優點同時進行。

  ④ 教師提示:“優點”不光是指學習好,體育好、唱歌好、跳舞好、口才好、人緣好、模仿能力強、做飯好等都是優點。

  ⑤ 時間五分鐘。

  ⑥ 先由自己陳述所找優點,然后由小組其他成員陳述。

  ⑦ 當學生說出自己的優點后,教師示意學生掌聲鼓勵。

  (目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說一說:讓被找優點的同學說說自己是用哪些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優點的?引出正面三點:

  ①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②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③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第二,創造成功的記錄

  可以說,成功的生活經驗是個人自尊自信的基礎,一個在生活的歷程中充滿了失敗記錄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所以,創造成功的記錄,對于缺乏自信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①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什么是適當呢?簡單的說,就是量力而行。

  ②勇敢地行動

  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徑。光說不做只是一句空話,只有在實際行動中,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地增強自信心。

  ③克服依賴心理

  教師可結合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事例說明。(考試目標的確定、獨立完成作業 、家務)

  第三,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這是自尊自信對我們提出來的道德要求,要求我們處處為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

  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民族精神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撐;第一層是,從歷史角度說明我們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有理由自尊自信,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第三層是,從現在的角度說明,我們應該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議一議: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現和行為還有哪些?(教師可根據學生所說情況補充)

  設疑引伸:

  ①在對外交往中,是否還需要講求自尊自信,維護國家的尊嚴呢?

  ②國家、民族需要自尊自信,個人也需要自尊自信,但我們有些同學卻總認為自己還是一名學生,國家尊嚴是大人們的事,與我無關。這種說法正確嗎?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7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本框現題名改為“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其主體內容是在原教材第四框的基礎上構架而成的。這一框是全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這課的主要目的。可以說,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自尊自信方面知識的目的,就在于指導學生的踐行。

  至于課文提出的培養自尊自信的三條途徑,前兩條是實際性的指導,第三條“要有正確的方向”是方向性的指導。此三條途徑仍沿用了原先教材的提法。只是在第一條“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上做了些修改。依據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將有關如何正確地、全面地、發展地看待自己即原課程標準第一單元的相關內容移至此處。因為個人自尊心、自信心的確立,歸根結蒂,是與個人如何認識與評價自己聯系在一起的,這樣就避免了相關內容的重復,使全書的邏輯體系更加順暢。

  導入  :

  方式一:1.什么是自尊自信?

  2.為什么說自尊自信是青少年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條件?

  3.什么樣的自尊自信才是正確的自尊自信?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尊自信與個人成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每一個有志于取得一番成就的人,應該具有這種品質。但是,這種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那么,如何培養這種心理品質呢?

  方式二:自尊自信的培養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自尊自信產生于我們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自尊自信的培養受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但關鍵在于自己的自覺修養。)

  學生活動:(投示個案,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言:案例中的笨笨怎樣才能樹立起自尊自信呢?)

  教師對學生的發言不作補充糾正,只給簡單的評價,最后導入  本課課題。

  第一,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板書)

  學生活動:找優點

  ① 以小組為單位。

  ② 每組指定一名同學作為找優點的對象。

  ③ 自我找優點與小組其他成員給其找優點同時進行。

  ④ 教師提示:“優點”不光是指學習好,體育好、唱歌好、跳舞好、口才好、人緣好、模仿能力強、做飯好等都是優點。

  ⑤ 時間五分鐘。

  ⑥ 先由自己陳述所找優點,然后由小組其他成員陳述。

  ⑦ 當學生說出自己的優點后,教師示意學生掌聲鼓勵。

  (目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說一說:讓被找優點的同學說說自己是用哪些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優點的?引出正面三點:

  ①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②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③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第二,創造成功的記錄

  可以說,成功的生活經驗是個人自尊自信的基礎,一個在生活的歷程中充滿了失敗記錄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所以,創造成功的記錄,對于缺乏自信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①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什么是適當呢?簡單的說,就是量力而行。

  ②勇敢地行動

  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徑。光說不做只是一句空話,只有在實際行動中,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地增強自信心。

  ③克服依賴心理

  教師可結合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事例說明。(考試目標的確定、獨立完成作業 、家務)

  第三,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這是自尊自信對我們提出來的道德要求,要求我們處處為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

  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民族精神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撐;第一層是,從歷史角度說明我們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有理由自尊自信,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第三層是,從現在的角度說明,我們應該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議一議: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現和行為還有哪些?(教師可根據學生所說情況補充)

  設疑引伸:

  ①在對外交往中,是否還需要講求自尊自信,維護國家的尊嚴呢?

  ②國家、民族需要自尊自信,個人也需要自尊自信,但我們有些同學卻總認為自己還是一名學生,國家尊嚴是大人們的事,與我無關。這種說法正確嗎?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8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知道通過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創造個人成功的記錄等方式來確立自尊自信。知道一些體現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典型事例。

  能力目標

  進一步提高認知能力,能夠初步較全面、正確地了解自己,確立自尊自信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保持個人較恰當的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思想覺悟目標

  有意識地引導自己,保持個人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的有用之才。

  教學重點

  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創造成功的記錄。

  教學難點 

  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國家、民族、集體的自尊自信是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青少年應怎樣正確認識自尊自信?

  導入  新課

  自尊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成才與成功者必備的心理品質。但是自尊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培養起來的。影響青少年自尊自信的因素很多,例如,家庭環境、社會影響、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等。在這些因素中,個人因素是關鍵的因素,例如,青少年能否正確認識和看待自己,能否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不足,創造成功的記錄等等,都是培養自尊自信重要的個人因素。青少年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尊自信呢?怎樣自覺進行自尊自信品質的修養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三、培養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板書)

  1.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 (板書)

  我們每個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有長處的,這種優勢、長處表現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各個方面。自己的長處、優勢,就是自尊自信的支撐點。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自己找到自己的長處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感受?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又是怎樣一種感受呢?

  (學生議論后,教師歸納)

  如果找到自己的優勢、長處,會使人產生自尊自信,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優勢、長處,就很難自尊自信起來。因此,培養自尊自信,關鍵是找到自尊自信的支點。那么怎樣找到這個支點呢?(請學生看書,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一,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板書)

  第二,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板書)

  第三,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板書)

  提問:什么叫正確的自我認識呢?怎樣才能找好正確的參照標準?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要防止兩種不科學的比較法:不能用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比,這樣會使人過于自信,產生驕傲心理;也不應用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這樣會使人動搖自信,甚至產生自卑心理。通過與他人的比較,要比出努力的方向、信心和進步,才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點。

  提問:什么叫全面地看待自己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正確的自我認識既要認識自己的優勢,又要勇于正視自己的不足。我們應看到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

  提問:我們應該怎樣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總結成功的經驗,做到揚長避短,并還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斷去把握和創造新的成功。使自己擁有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活動:《欣賞我自己》

  老師宣布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活動目的: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優勢和不足,找到自尊自信的支點以及努力的方向。

  活動步驟:

  (1)每位同學列舉自己的優點、長處若干(教師提醒學生優點包括多方面,不僅僅是指學習,應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每人找幾位同學或老師、家長寫下對自己優點和長處的事例或贊美的話語。

  (3)列舉自己的短處和不足。

  (4)聽聽同伴的善意忠告。

  (5)在班級或小姐交流個人的優點和別人的贊揚部分。

  活動建議:此活動的內容可以在班級舉辦一次展覽。為此,老師要學生準備統一的紙張,分設以下幾個欄目:欣賞我自己;朋友的贊揚;我的不足;朋友的忠告。學生自行設計自版面并可配上圖案。

  2.創造成功的記錄 (板書)

  自尊自信與成功的記錄有什么關系呢?自尊自信是成功的產兒,沒有成功,就不會自尊自信。什么是成功呢?是不是只有名人、學習優秀者才有成功呢?應該說,在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中都有成功的記錄。例如,你第一次學會了做飯、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次因進步受到老師的表揚、第一次在某項比賽中取得好名次等等。成功的生活經歷,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喜悅,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使我們更加自尊自信。因此,有成功才有自尊自信,成功的記錄越多,成績越大,自信心就越容易獲得。相反,如果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充滿了失敗的記錄,又怎么能有自尊自信呢?其實,每個人無論現在如何,但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都曾有過成功的記錄。現在就讓我們通過活動來回憶那幸福的時刻。

  活動題目:《成功的喜悅ABC》

  目的:通過回顧自己成功的生活經驗,增強自己的自尊自信。

  活動步驟:

  (1)每個人找出自己3-5次成功的生活經歷。

  (2)在小組或在全班進行交流。

  (3)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以此為題繪制成小報在班級展覽。

  (教師小結)

  每當回憶起自己成功的生活經歷,都會給我們帶來喜悅,使我們精神振奮,但是任何一次成功都不是等來的,哪怕是一次微小的進步,也需要我們為之而努力奮斗。因此,我們應該不斷爭取成功的機會,努力創造成功的記錄。怎樣創造成功的記錄呢?

  (請學生看書第89-91頁,然后老師歸納知識點)

  第一,創造成功的記錄,要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提問:什么是適當的目標?你在某一方面要創造成功的記錄,在選擇目標時應采取什么策略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適當的目標,就是使目標與個人的能力相符。要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選擇目標時要注意策略,即把自己的期望值降低一點,從小、從低開始,積小勝為大勝,積小的成功為大的成功,形成自信心與成功的良性循環。

  第二,創造成功的記錄,需要付諸勇敢的行動。(板書)

  創造成功的記錄,不僅要有適當的目標、計劃,更要有行動。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徑。

  第三,創造成功的記錄,要克服依賴心理。(板書)

  提問:有依賴心理的人,在遇到困難時往往有哪些表現呢?這種心理有什么危害呢?(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看第91頁的閱讀材料)

  (教師歸納)

  我們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種家庭環境容易使我們產生依賴心理,例如,在遇到困難時只會找家長、找老師,就無法提高自己做事的能力,就難以取得成功,也就難以獲得自信。依賴性與獨立性影響著一個人的能力,一個人的能力又影響著人的自信,它們的關系見下圖。

  3.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1)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強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板書)

  作為一個人要有自尊自信,作為一個集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呢?假如一個國家、民族沒有自尊自信,我們個人的自尊自信會受到什么影響呢?在舊中國,國土淪喪,百姓遭無辜殘害,談何個人尊嚴?所以,青少年培養自尊自信,應當懂得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強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是培養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見下圖)

  (2)中華民族有自尊自信的理由。(板書)

  給大家講“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故事。朱自清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后階段,6月,北平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此時,朱自清身患重病,又無錢醫治,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著“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舍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簽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12日逝世。那時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國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合給的美國面粉!”

  提問: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反映了中國人的什么精神?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氣節。在我國歷史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典型事例。許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都是值得我們自尊自信的。

  (3)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現。(板書)

  現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與外國的交往日益增多,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自尊自信的光榮傳統。

  (組織學生閱讀第93頁《閱讀與思考》)

  提問:鄭荃的這種行為說明了什么?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樣做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鄭荃的行為說明,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行動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尊嚴。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要考慮祖國的利益,在和外國人交往中,要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損害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這是每一個中國人應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希望同學們能夠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保持個人較恰當的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9

  導入  新課

  (教師設問)你是怎樣看待下面這個問題的?

  法國青年拿破侖因為自慚奇丑,他在回憶錄中這樣寫到:“人人都說我除了幾何之外,一無所長。人人都不喜歡我,我干枯得像—張紙。”可是,經過努力,他成為一個世界歷史上引人矚目的人物。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自尊自信這種積極的心理品質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影響我們自尊自信的因素很多。如: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社會影響,以及個人修養等。在這些因素中,個人因素是最重要的。能否正確認識和看待自己,能否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不足,創造成功的記錄,都是培養自尊自信重要的個人因素。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尊自信,怎樣自覺進行自尊自信的品質修養,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

  講授新課

  三、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板書)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板書)

  每個人都有自尊自信的理由,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突出的優點、優勢,這些優點、優勢就是我們自尊自信的支點。那么,如何尋找這個“支點”呢?

  (1)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板書)

  學生活動:他是誰?

  活動步驟:

  ①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白紙,要求學生在紙上寫出5—8條自己認為的優點、優勢、長處和2~3條缺點、劣勢、短處。寫明姓名。

  ②教師將紙收回后,請一位同學任意抽取一張,念出紙上寫的內容,不念姓名,讓同學們猜一猜他是誰。如此循環5—6人。

  (活動結束后,教師總結)

  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常常是通過比較而形成的。在比較中有的人用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比,結果是過于自信,成為自負,滋長了驕傲心理;有的人總用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比,結果是自信心不足,產生自卑。這就需要找好正確的參照標準,通過比較,比出信心和勇氣,比出實際的進步。

  (2)要全面地看待自已 (板書)

  所謂全面地看待自己,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勇于承認它們。古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甚至是別人不具備的優勢、特點。可惜有時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

  (請看教材第88頁的插圖)

  長頸鹿說:“我個子高,能吃到樹上部的葉子,你可吃不到!”山羊說:“我能穿過門洞,吃到圍欄外面的草,你卻吃不到!”

  通過山羊和長頸鹿的這段對活,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

  (學生叫答,教師歸納)

  (3)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 (板書)

  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就是要了解昨天的“我”,認識今天的“我”,追求明天的“我”,看到自己的成長,看到自已的進步,看到自己的不足。

  其實,在生活的園地里,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耕耘的土壤。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從而擁有充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創造成功的紀錄(板書)

  自尊自信與成功密切相聯,成功的生活經驗是一個人自尊自信的基礎,沒有成功就不會有個人的自尊自信;一個人在生活的歷程中充滿失敗記錄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能否獲得成功,與現實的目標有很大的關系。

  (1)創造成功的紀錄,要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選擇適當的目標是成功的基礎。所謂適當,就是說“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即目標要與個人能力相等,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確定目標,可以采用小目標與大目標相結合的方法,也就是在制訂長期的大目標的前提下,將大目標再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即短期目標。只要我們切實完成每一個小目標,就會獲得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就會隨之增強。自信心提高了,就更容易取得成功。也為最終實現大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自信心與成功之間的良性循環。

  (參看教材)

  有一個中學生,曾經因為外語學得不好,對學習外語逐漸失去了自信。老師對他說:“你的基礎差一點,先不和其他同學比,自己和自己比,有進步就是成功。”第一次他定的目標是得50分,經過努力得了51分。老師鼓勵說:“有進步,下次爭取55分。”就這樣隨著成績的逐步提高,這個同學的自信心也增強了,終于跨進了中上等成績學生的行列。

  做一做:完成教材第90頁的“成功記事本”。

  (2)創造成功的記錄,需要付諸勇敢的行動(板書)

  不論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光說不干,不付諸行動,那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任何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在這個過程中能力得到提高,經驗逐步積累。隨著知識的增多,克服困難的辦法也就多起來。于是就會從失敗走向勝利,并且在成功的行動中,體驗到勝利的喜悅,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

  (3)創造成功紀錄,要克服依賴心理 (板書)

  議一議、說一說:

  ①依賴心理強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會有哪些表現?

  ②依賴心理與人的成功之間有什么關系?

  活動步驟:

  ①以4人為一組議論3-5分鐘。

  ②推選一名學生,代表小組發言。

  ③教師總結。

  依賴是自信的大敵。依賴心理強的人遇到困難和問題,不是獨立地思考、分析,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是找老師、家長,找同學,總想依靠外力解決問題和困難。依賴心理強的人,獨立行事的能力差,能力差又導致自信心不足,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要自信先要學會獨立,丟掉依賴心理。

  3.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如果上述兩點主要是從個人的角度學習如何樹立自尊自信的話,那么,我們將學習如何將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中華民族有自尊自信的理由

  (出示投影)

  世界最高的山峰

  最早的愛國詩人

  最早的地震儀

  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群

  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成功爆炸的時間及“兩彈”元勛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奧運會冠軍

  世界上第一個深入南極腹地并首次發現礦藏的中國女地質學家

  與個人一樣,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都應有自尊和自信,否則將無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無論哪—個民族,哪一個國家也都有其自尊自信的理由。

  我們的祖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的民族是自強不息,富于開拓進取的優秀民族,我們的人民是富有勤勞、智慧,勇于艱苦創業的人民。據西方一位著名的權威科學家測算,至今世界上的種種科學發明,追本溯源,大約有1/2以上與中國歷史上的發明有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文化寶庫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下面給大家講一個我國著名科學家童第周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的一天,正在比利時留學的我國實驗胚胎學家童第周乘坐在電車上,一個比利時人突然命令他站起來,要他把座位讓給另一個比利時的人,并侮辱地說:“你們中國人沒出息,連整個東北都送給日本人了,還強占著一個座位!”童第周感到奇恥大辱,大喝一聲:“不準造謠!”那家伙想拍照,童第周豪邁地冷笑:照吧先生請寫上,我是中國人!”

  (教師提問)章第周為什么感到受了奇恥大辱?這反映了中國人的什么精神?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童第周感到受奇恥大辱是因為不僅是他個人的尊嚴未得到尊重,更嚴重的是中華民族的尊嚴受到了歧視和污辱,這對于一個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恥辱。童第周的做法反映廠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氣節。在我國歷史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典型事例。許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都是值得我們自尊自信的。

  (教師提問)你知道下面這句話是恥說的嗎?

  (出示投影)

  世界上再也沒有比自己的祖國更美好的地方。

  ([古希臘)起利索斯托姆斯)

  (2)當前,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現(板書)

  現在,我國已經加人了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與世界各間的聯系愈加密切了。到我國來交往訪問、旅游觀光、開展貿易合作的外同人越來越多,去外國學習、工作訪問探親的中國人也不少,國與國之間,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這就是要求我們繼續發揚中華民族自尊自信的光榮傳統,一言一行都要要考慮祖國的利益在與外國人的交往中要自尊、自愛,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損害祖國的榮譽和民族尊嚴。這是我們每個人所應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請閱讀第93頁《閱讀與思考》,回答下面的問題。

  鄭荃提出要退出比賽的要求合理嗎?他的這種行為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鄭荃的行為說明,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尊嚴,我們的一言—行都要考慮祖國的利益,在與外國人的交往中.做到自尊自愛,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損害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這是每個人所應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質不是天生的,它來源于每個人的自覺修養和精心培育;知道了要培養自尊自信就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以此尋找到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知道了要培養自尊自信,就要通過自己的行動,朝著自己選擇的目標,克服依賴心理,努力地創造更多的成功記錄;要培養自尊自信,還要注意把握正確的方向,即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在當前形勢下,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更要注意與外國人交往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系到祖國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10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知道通過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創造個人成功的記錄等方式來確立自尊自信。知道一些體現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典型事例。

  能力目標

  進一步提高認知能力,能夠初步較全面、正確地了解自己,確立自尊自信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保持個人較恰當的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思想覺悟目標

  有意識地引導自己,保持個人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的有用之才。

  教學重點

  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創造成功的記錄。

  教學難點 

  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國家、民族、集體的自尊自信是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青少年應怎樣正確認識自尊自信?

  導入  新課

  自尊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成才與成功者必備的心理品質。但是自尊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培養起來的。影響青少年自尊自信的因素很多,例如,家庭環境、社會影響、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等。在這些因素中,個人因素是關鍵的因素,例如,青少年能否正確認識和看待自己,能否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不足,創造成功的記錄等等,都是培養自尊自信重要的個人因素。青少年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尊自信呢?怎樣自覺進行自尊自信品質的修養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三、培養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板書)

  1.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 (板書)

  我們每個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有長處的,這種優勢、長處表現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各個方面。自己的長處、優勢,就是自尊自信的支撐點。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自己找到自己的長處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感受?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又是怎樣一種感受呢?

  (學生議論后,教師歸納)

  如果找到自己的優勢、長處,會使人產生自尊自信,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優勢、長處,就很難自尊自信起來。因此,培養自尊自信,關鍵是找到自尊自信的支點。那么怎樣找到這個支點呢?(請學生看書,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一,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板書)

  第二,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板書)

  第三,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板書)

  提問:什么叫正確的自我認識呢?怎樣才能找好正確的參照標準?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要防止兩種不科學的比較法:不能用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比,這樣會使人過于自信,產生驕傲心理;也不應用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這樣會使人動搖自信,甚至產生自卑心理。通過與他人的比較,要比出努力的方向、信心和進步,才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點。

  提問:什么叫全面地看待自己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正確的自我認識既要認識自己的優勢,又要勇于正視自己的不足。我們應看到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

  提問:我們應該怎樣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總結成功的經驗,做到揚長避短,并還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斷去把握和創造新的成功。使自己擁有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活動:《欣賞我自己》

  老師宣布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活動目的: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優勢和不足,找到自尊自信的支點以及努力的方向。

  活動步驟:

  (1)每位同學列舉自己的優點、長處若干(教師提醒學生優點包括多方面,不僅僅是指學習,應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每人找幾位同學或老師、家長寫下對自己優點和長處的事例或贊美的話語。

  (3)列舉自己的短處和不足。

  (4)聽聽同伴的善意忠告。

  (5)在班級或小姐交流個人的優點和別人的贊揚部分。

  活動建議:此活動的內容可以在班級舉辦一次展覽。為此,老師要學生準備統一的紙張,分設以下幾個欄目:欣賞我自己;朋友的贊揚;我的不足;朋友的忠告。學生自行設計自版面并可配上圖案。

  2.創造成功的記錄 (板書)

  自尊自信與成功的記錄有什么關系呢?自尊自信是成功的產兒,沒有成功,就不會自尊自信。什么是成功呢?是不是只有名人、學習優秀者才有成功呢?應該說,在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中都有成功的記錄。例如,你第一次學會了做飯、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次因進步受到老師的表揚、第一次在某項比賽中取得好名次等等。成功的生活經歷,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喜悅,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使我們更加自尊自信。因此,有成功才有自尊自信,成功的記錄越多,成績越大,自信心就越容易獲得。相反,如果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充滿了失敗的記錄,又怎么能有自尊自信呢?其實,每個人無論現在如何,但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都曾有過成功的記錄。現在就讓我們通過活動來回憶那幸福的時刻。

  活動題目:《成功的喜悅ABC》

  目的:通過回顧自己成功的生活經驗,增強自己的自尊自信。

  活動步驟:

  (1)每個人找出自己3-5次成功的生活經歷。

  (2)在小組或在全班進行交流。

  (3)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以此為題繪制成小報在班級展覽。

  (教師小結)

  每當回憶起自己成功的生活經歷,都會給我們帶來喜悅,使我們精神振奮,但是任何一次成功都不是等來的,哪怕是一次微小的進步,也需要我們為之而努力奮斗。因此,我們應該不斷爭取成功的機會,努力創造成功的記錄。怎樣創造成功的記錄呢?

  (請學生看書第89-91頁,然后老師歸納知識點)

  第一,創造成功的記錄,要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提問:什么是適當的目標?你在某一方面要創造成功的記錄,在選擇目標時應采取什么策略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適當的目標,就是使目標與個人的能力相符。要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選擇目標時要注意策略,即把自己的期望值降低一點,從小、從低開始,積小勝為大勝,積小的成功為大的成功,形成自信心與成功的良性循環。

  第二,創造成功的記錄,需要付諸勇敢的行動。(板書)

  創造成功的記錄,不僅要有適當的目標、計劃,更要有行動。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徑。

  第三,創造成功的記錄,要克服依賴心理。(板書)

  提問:有依賴心理的人,在遇到困難時往往有哪些表現呢?這種心理有什么危害呢?(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看第91頁的閱讀材料)

  (教師歸納)

  我們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種家庭環境容易使我們產生依賴心理,例如,在遇到困難時只會找家長、找老師,就無法提高自己做事的能力,就難以取得成功,也就難以獲得自信。依賴性與獨立性影響著一個人的能力,一個人的能力又影響著人的自信,它們的關系見下圖。

  3.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1)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強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板書)

  作為一個人要有自尊自信,作為一個集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呢?假如一個國家、民族沒有自尊自信,我們個人的自尊自信會受到什么影響呢?在舊中國,國土淪喪,百姓遭無辜殘害,談何個人尊嚴?所以,青少年培養自尊自信,應當懂得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強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是培養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見下圖)

  (2)中華民族有自尊自信的理由。(板書)

  給大家講“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故事。朱自清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后階段,6月,北平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此時,朱自清身患重病,又無錢醫治,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著“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舍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簽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12日逝世。那時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國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合給的美國面粉!”

  提問: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反映了中國人的什么精神?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氣節。在我國歷史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典型事例。許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都是值得我們自尊自信的。

  (3)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現。(板書)

  現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與外國的交往日益增多,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自尊自信的光榮傳統。

  (組織學生閱讀第93頁《閱讀與思考》)

  提問:鄭荃的這種行為說明了什么?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樣做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鄭荃的行為說明,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行動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尊嚴。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要考慮祖國的利益,在和外國人交往中,要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損害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這是每一個中國人應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希望同學們能夠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保持個人較恰當的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篇11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本框現題名改為“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其主體內容是在原教材第四框的基礎上構架而成的。這一框是全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這課的主要目的。可以說,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自尊自信方面知識的目的,就在于指導學生的踐行。

  至于課文提出的培養自尊自信的三條途徑,前兩條是實際性的指導,第三條“要有正確的方向”是方向性的指導。此三條途徑仍沿用了原先教材的提法。只是在第一條“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上做了些修改。依據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將有關如何正確地、全面地、發展地看待自己即原課程標準第一單元的相關內容移至此處。因為個人自尊心、自信心的確立,歸根結蒂,是與個人如何認識與評價自己聯系在一起的,這樣就避免了相關內容的重復,使全書的邏輯體系更加順暢。

  導入  :

  方式一:1.什么是自尊自信?

  2.為什么說自尊自信是青少年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條件?

  3.什么樣的自尊自信才是正確的自尊自信?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尊自信與個人成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每一個有志于取得一番成就的人,應該具有這種品質。但是,這種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那么,如何培養這種心理品質呢?

  方式二:自尊自信的培養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自尊自信產生于我們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自尊自信的培養受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但關鍵在于自己的自覺修養。)

  學生活動:(投示個案,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言:案例中的笨笨怎樣才能樹立起自尊自信呢?)

  教師對學生的發言不作補充糾正,只給簡單的評價,最后導入  本課課題。

  第一,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板書)

  學生活動:找優點

  ① 以小組為單位。

  ② 每組指定一名同學作為找優點的對象。

  ③ 自我找優點與小組其他成員給其找優點同時進行。

  ④ 教師提示:“優點”不光是指學習好,體育好、唱歌好、跳舞好、口才好、人緣好、模仿能力強、做飯好等都是優點。

  ⑤ 時間五分鐘。

  ⑥ 先由自己陳述所找優點,然后由小組其他成員陳述。

  ⑦ 當學生說出自己的優點后,教師示意學生掌聲鼓勵。

  (目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說一說:讓被找優點的同學說說自己是用哪些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優點的?引出正面三點:

  ①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②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③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第二,創造成功的記錄

  可以說,成功的生活經驗是個人自尊自信的基礎,一個在生活的歷程中充滿了失敗記錄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所以,創造成功的記錄,對于缺乏自信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①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什么是適當呢?簡單的說,就是量力而行。

  ②勇敢地行動

  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徑。光說不做只是一句空話,只有在實際行動中,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地增強自信心。

  ③克服依賴心理

  教師可結合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事例說明。(考試目標的確定、獨立完成作業 、家務)

  第三,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這是自尊自信對我們提出來的道德要求,要求我們處處為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

  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民族精神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撐;第一層是,從歷史角度說明我們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有理由自尊自信,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第三層是,從現在的角度說明,我們應該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議一議: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現和行為還有哪些?(教師可根據學生所說情況補充)

  設疑引伸:

  ①在對外交往中,是否還需要講求自尊自信,維護國家的尊嚴呢?

  ②國家、民族需要自尊自信,個人也需要自尊自信,但我們有些同學卻總認為自己還是一名學生,國家尊嚴是大人們的事,與我無關。這種說法正確嗎?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精選11篇) 相關內容:
  • 第二課第三框題 唱響自信之歌(精選3篇)

    第三框題 唱響自信之歌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1.看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長處。2.理解自信心與實力之間的關系。3.告訴學生個人自信與民族自信的關系。教學重點:掌握樹立和增強自信的三種基本方法。...

  • 唱響自信之歌(精選15篇)

    課題: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三框[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樹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能力目標: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己作客觀的評價;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 第三框 唱想自信之歌(精選2篇)

    第三框 唱想自信之歌一、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長處;理解自信心與實力之間的關系;告訴學生個人自信與民族自信的關系。二、教學重點:樹立自信的方法三、教學難點:如何更全面、更客觀地認識自我。...

  • 第三框題 唱響自信之歌(精選3篇)

    第三框題 唱響自信之歌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1.看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長處。2.理解自信心與實力之間的關系。3.告訴學生個人自信與民族自信的關系。教學重點:掌握樹立和增強自信的三種基本方法。...

  • 做一個自信的人(精選2篇)

    第一站自信與人生 學 案一、學習目標:(1分鐘)1、能理解并說出自信的含義。2、通過事例理解并說明自信與自卑、自負的區別以及它們與成功之間的關系。二、學習重點與難點:理解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

  • 人貴有自尊自信(精選12篇)

    河南省濮陽市第五中學 王飛一、教學目標1、知道自尊自信各自的表現。2、知道青少年自尊自信心理的特點。3、明確自尊自信心理與青少年成長、成功、成才的關系。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點。...

  • 第七課 做自尊自信的人(精選2篇)

    第七課 做自尊自信的人陸敏浩第一部分:簡單分析一、內容及結構分析本單元是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從學生的成長特點來看,這一時期是學生身心開始邁向成熟的特殊階段,也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

  • 揚起自信的風帆(精選16篇)

    第二課 學習導引一、學習目標通過學習,樹立對自我正確認識基礎上的自信的生活態度,在分析自己優缺點的過程中,培養自我愉悅的心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懂得自信的含義和表現,了解自信與自卑的區別,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系,知道樹立...

  • 第一單元 做尊重自信的人(精選2篇)

    第一單元 做尊重自信的人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第三框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自尊的含義和表現2.懂得知恥是自尊的表現能力目標:初步學會全面分析自己、評價自己。...

  •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教案(精選2篇)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教案框題二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內容與分析(一)內容: 1、“一對孿生子”共有的心態;2、自信有助于成功(二)分析:本框題緊接第一框題《我能行》,課本上列舉了大量的自信的實例,貼近學生實際,比較能引起學生...

  • 政治教案-《人貴有自尊自信》教學設計(通用2篇)

    人貴有自尊自信教學設計大連市第六十九中學 任玉梅一、教材說明這是人教版初一年級思想政治學科上冊第五課的第一個框題,本課內容為一課時二、教材分析本課主要介紹什么是自尊自信,自尊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青少年自尊自信心理發展...

  • 自尊自信(精選15篇)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了解自負、虛榮的涵義。能力目標:能夠分辨自尊與自負、自尊與虛榮的區別;學會正確看待自己,懂得正確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能夠克服自卑,擯棄自負和虛榮,自覺維護自尊的人格。...

  • 課題1.1自尊自信(通用2篇)

    課題1.1自尊自信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 自信讓我如此美麗(精選2篇)

    第二單元 第一節 教案授課時間 學期總課時6課題自信最美總課時21備注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自信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成為自信的人,感受自信的美。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自信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感受自信的美。...

  • 自信心教育教案(精選2篇)

    活動目標:1、認識和展現自己的優點。2、培養幼兒自信心。活動準備:故事《毛遂自薦》活動過程:一、故事引出本次活動。1、教師講述故事。教師:今天鐘老師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毛遂自薦》,仔細聽故事,待會鐘老師要考考你們呢...

  • 七年級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 成年在线影视免费观看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 国产精品区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 日韩女同av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妇女 |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宅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91樱花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仙人 |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潮一区一区三区 |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视频a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 | 国产乱妇4p交换乱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经典三级在线播放 | 人妻熟女视频一区二二区 | 日韩国产一级毛片 | 欧美亚洲综合成人a∨在线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97 | 欧美日韩国产的视频图片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第二区 | 怡红院成免费人视频 |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 | 野花社区www官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热久久高潮AV袁孑怡 | 欧美久热 |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国产a | 日本福利在线观看 | 免费黄网站日本 |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蜜臀av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