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精選9篇)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建議
重點、難點與疑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
(2)采用事例分析法;
(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
(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教學設計示例
導入 新課:
漫畫分析:
展示兩幅漫畫:漫畫1、啟事的變化;漫畫2、袖手旁觀。
學生對這兩幅漫畫進行分析,說明人們的精神道德已出現滑坡,很多人只看重物質利益,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內涵,甚至對于生命也持漠然態度。這種現象的蔓延,不僅導致了人與人之間冷冰冰的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發展。得出結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引出本框框題。為進一步說明這一點,可以再列舉兩個正面事例:1、教材上華西村的事例;2、唐山地震后重建的事例(詳見擴展資料)
一、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主要采取講解的方式,講清以下幾個知識點)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4、為什么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只有有了法律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也可以視學生的情況安排討論分析:如果沒有法律保證,精神文明建設能否正常進行?)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
1、 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1)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教師只要提到如下內容即可:馬列主義是無產階級世界觀,是全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成果,是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領導的理論基礎;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則是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因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又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指導作用。
(2) 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對于理想教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最高理想和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特別是共同理想的涵義和作用。教師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簡單講解即可。
對于道德教育,采用小品表演的方式說明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學生可以從三大方面進行編排:
A、 缺乏社會公德。如: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很多人都在圍觀。某男從旁邊經過時,不僅沒有伸出援助之手,還埋怨別人擋了他的道。事后,他才得知,出事兒的正是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因為延誤治療時機,搶救無效,雙雙命赴黃泉。此人追悔莫及。
B、 缺乏職業道德。如:一名學生因為踢足球時骨折,在醫院遇到了一位缺乏職業道德的醫生。
C、 缺乏家庭美德。如:某男在家里,上不尊敬父母,下不撫養孩子,并極盡虐待之能事。
在小品表演之后,學生即可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說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此時,教師可以出示漫畫:路不拾遺,并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行總結歸納。)
對于紀律和法制教育,教師運用"想一想"這個小欄目,讓學生結合前面所出示的漫畫、所講的事例以及小品的內容展開討論或辯論,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2、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提前安排學生分成四組查閱資料,做成網頁,并在課堂上展示。(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不做網頁,只要讓學生上臺展示即可。)
(1) 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2) 發展科技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3) 發展衛生體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4) 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讓學生自己動手,可以使他們自主的了解這幾項事業發展的現狀,有利于學生理解憲法和法律保障并促進了我國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小結: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要求:不僅能說出所講的知識點,還要能進一步解釋。
課后作業 :搜集法律禁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行為的實例。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建議
重點、難點與疑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
(2)采用事例分析法;
(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
(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教學設計示例
導入 新課:
漫畫分析:
展示兩幅漫畫:漫畫1、啟事的變化;漫畫2、袖手旁觀。
學生對這兩幅漫畫進行分析,說明人們的精神道德已出現滑坡,很多人只看重物質利益,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內涵,甚至對于生命也持漠然態度。這種現象的蔓延,不僅導致了人與人之間冷冰冰的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發展。得出結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引出本框框題。為進一步說明這一點,可以再列舉兩個正面事例:1、教材上華西村的事例;2、唐山地震后重建的事例(詳見擴展資料)
一、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主要采取講解的方式,講清以下幾個知識點)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4、為什么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只有有了法律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也可以視學生的情況安排討論分析:如果沒有法律保證,精神文明建設能否正常進行?)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
1、 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1)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教師只要提到如下內容即可:馬列主義是無產階級世界觀,是全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成果,是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領導的理論基礎;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則是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因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又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指導作用。
(2) 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對于理想教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最高理想和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特別是共同理想的涵義和作用。教師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簡單講解即可。
對于道德教育,采用小品表演的方式說明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學生可以從三大方面進行編排:
A、 缺乏社會公德。如: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很多人都在圍觀。某男從旁邊經過時,不僅沒有伸出援助之手,還埋怨別人擋了他的道。事后,他才得知,出事兒的正是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因為延誤治療時機,搶救無效,雙雙命赴黃泉。此人追悔莫及。
B、 缺乏職業道德。如:一名學生因為踢足球時骨折,在醫院遇到了一位缺乏職業道德的醫生。
C、 缺乏家庭美德。如:某男在家里,上不尊敬父母,下不撫養孩子,并極盡虐待之能事。
在小品表演之后,學生即可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說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此時,教師可以出示漫畫:路不拾遺,并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行總結歸納。)
對于紀律和法制教育,教師運用"想一想"這個小欄目,讓學生結合前面所出示的漫畫、所講的事例以及小品的內容展開討論或辯論,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2、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提前安排學生分成四組查閱資料,做成網頁,并在課堂上展示。(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不做網頁,只要讓學生上臺展示即可。)
(1) 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2) 發展科技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3) 發展衛生體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4) 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讓學生自己動手,可以使他們自主的了解這幾項事業發展的現狀,有利于學生理解憲法和法律保障并促進了我國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小結: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要求:不僅能說出所講的知識點,還要能進一步解釋。
課后作業 :搜集法律禁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行為的實例。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建議
重點、難點與疑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
(2)采用事例分析法;
(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
(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教學設計示例
導入 新課:
漫畫分析:
展示兩幅漫畫:漫畫1、啟事的變化;漫畫2、袖手旁觀。
學生對這兩幅漫畫進行分析,說明人們的精神道德已出現滑坡,很多人只看重物質利益,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內涵,甚至對于生命也持漠然態度。這種現象的蔓延,不僅導致了人與人之間冷冰冰的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發展。得出結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引出本框框題。為進一步說明這一點,可以再列舉兩個正面事例:1、教材上華西村的事例;2、唐山地震后重建的事例(詳見擴展資料)
一、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主要采取講解的方式,講清以下幾個知識點)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4、為什么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只有有了法律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也可以視學生的情況安排討論分析:如果沒有法律保證,精神文明建設能否正常進行?)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
1、 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1)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教師只要提到如下內容即可:馬列主義是無產階級世界觀,是全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成果,是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領導的理論基礎;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則是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因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又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指導作用。
(2) 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對于理想教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最高理想和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特別是共同理想的涵義和作用。教師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簡單講解即可。
對于道德教育,采用小品表演的方式說明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學生可以從三大方面進行編排:
A、 缺乏社會公德。如: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很多人都在圍觀。某男從旁邊經過時,不僅沒有伸出援助之手,還埋怨別人擋了他的道。事后,他才得知,出事兒的正是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因為延誤治療時機,搶救無效,雙雙命赴黃泉。此人追悔莫及。
B、 缺乏職業道德。如:一名學生因為踢足球時骨折,在醫院遇到了一位缺乏職業道德的醫生。
C、 缺乏家庭美德。如:某男在家里,上不尊敬父母,下不撫養孩子,并極盡虐待之能事。
在小品表演之后,學生即可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說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此時,教師可以出示漫畫:路不拾遺,并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行總結歸納。)
對于紀律和法制教育,教師運用"想一想"這個小欄目,讓學生結合前面所出示的漫畫、所講的事例以及小品的內容展開討論或辯論,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2、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提前安排學生分成四組查閱資料,做成網頁,并在課堂上展示。(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不做網頁,只要讓學生上臺展示即可。)
(1) 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2) 發展科技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3) 發展衛生體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4) 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讓學生自己動手,可以使他們自主的了解這幾項事業發展的現狀,有利于學生理解憲法和法律保障并促進了我國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小結: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要求:不僅能說出所講的知識點,還要能進一步解釋。
課后作業 :搜集法律禁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行為的實例。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建議
重點、難點與疑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
(2)采用事例分析法;
(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
(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教學設計示例
導入 新課:
漫畫分析:
展示兩幅漫畫:漫畫1、啟事的變化;漫畫2、袖手旁觀。
學生對這兩幅漫畫進行分析,說明人們的精神道德已出現滑坡,很多人只看重物質利益,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內涵,甚至對于生命也持漠然態度。這種現象的蔓延,不僅導致了人與人之間冷冰冰的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發展。得出結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引出本框框題。為進一步說明這一點,可以再列舉兩個正面事例:1、教材上華西村的事例;2、唐山地震后重建的事例(詳見擴展資料)
一、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主要采取講解的方式,講清以下幾個知識點)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4、為什么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只有有了法律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也可以視學生的情況安排討論分析:如果沒有法律保證,精神文明建設能否正常進行?)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
1、 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1)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教師只要提到如下內容即可:馬列主義是無產階級世界觀,是全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成果,是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領導的理論基礎;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則是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因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又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指導作用。
(2) 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對于理想教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最高理想和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特別是共同理想的涵義和作用。教師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簡單講解即可。
對于道德教育,采用小品表演的方式說明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學生可以從三大方面進行編排:
A、 缺乏社會公德。如: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很多人都在圍觀。某男從旁邊經過時,不僅沒有伸出援助之手,還埋怨別人擋了他的道。事后,他才得知,出事兒的正是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因為延誤治療時機,搶救無效,雙雙命赴黃泉。此人追悔莫及。
B、 缺乏職業道德。如:一名學生因為踢足球時骨折,在醫院遇到了一位缺乏職業道德的醫生。
C、 缺乏家庭美德。如:某男在家里,上不尊敬父母,下不撫養孩子,并極盡虐待之能事。
在小品表演之后,學生即可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說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此時,教師可以出示漫畫:路不拾遺,并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行總結歸納。)
對于紀律和法制教育,教師運用"想一想"這個小欄目,讓學生結合前面所出示的漫畫、所講的事例以及小品的內容展開討論或辯論,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2、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提前安排學生分成四組查閱資料,做成網頁,并在課堂上展示。(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不做網頁,只要讓學生上臺展示即可。)
(1) 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2) 發展科技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3) 發展衛生體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4) 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讓學生自己動手,可以使他們自主的了解這幾項事業發展的現狀,有利于學生理解憲法和法律保障并促進了我國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小結: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要求:不僅能說出所講的知識點,還要能進一步解釋。
課后作業 :搜集法律禁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行為的實例。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5
第一框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本課概述
1、本課地位:我國法律不僅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讓學生明確法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本課在全書中處于重要的地位。
2、知識結構:本課由引言和兩個框題組成,主要闡述了法律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引言總領全文,簡要提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第一框主要講述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所作的明確規定;第二框主要講述法律對建設精神文明基本措施的規定以及制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
3、總體教法建議:本課的知識理論性較強,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利用事例、漫畫、錄像、電影、動畫、小品表演等手段,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重點分析: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2)采用事例分析法;(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導入 新課]
通過第三課的學習,同學們懂得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那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法律有什么關系呢?為解決這個問題,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
第四課 依法保障、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一、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一)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為什么法律要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明確規定呢?請大家閱讀并思考書上華西村的巨變說明了什么?
(請一位同學朗讀,然后討論,教師歸納。)
華西村的巨變,是由于他們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花結出的碩果。說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是什么?
(請同學看書后回答。)
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含義。(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為精神文明,它表現為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達和人們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及道德水平的提高。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重要目標: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戰略目標,始終不渝地堅持兩手抓,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戰略方針,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奮斗目標。
重要保證:是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向正確方向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沒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就會失去理想目標,現代化建設就有誤入歧途的危險。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板書)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4、憲法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法律地位。(板書)
首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其次,憲法規定:“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這就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法律地位。
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但是黨一貫的方針政策,而且是法律的要求,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大事,從而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一重要目標的實現有了最高的法律保障。忽視精神文明建設不但違反黨的方針政策,而且違反憲法和法律,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請學生看書回答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法律規定了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思想道德建設既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部分。
思想道德建設包括哪些內容呢?
首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其次,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學生思考并回答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
那么,怎樣進行道德教育呢?一靠教育,二靠法律。只有綜合運用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才能促使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約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為,實現民族素質的顯著提高。所以,要進行道德教育,就必須普及“紀律和法制教育。”
2、法律規定了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板書)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
提問: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法律對教育科學文化建設規定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一,發展教育事業。
第二,發展科技事業。
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教育事業的規定有哪些?科學技術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三,發展衛生體育事業。
請同學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衛生體育事業做了哪些規定?發展衛生體育事業有什么重要性?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四,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
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規定是什么?你對我國文藝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以上四方面規定,都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為這些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概念:什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明確了兩個問題: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及其法律地位: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及其法律規定。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6
第一框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本課概述
1、本課地位:我國法律不僅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讓學生明確法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本課在全書中處于重要的地位。
2、知識結構:本課由引言和兩個框題組成,主要闡述了法律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引言總領全文,簡要提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第一框主要講述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所作的明確規定;第二框主要講述法律對建設精神文明基本措施的規定以及制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
3、總體教法建議:本課的知識理論性較強,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利用事例、漫畫、錄像、電影、動畫、小品表演等手段,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重點分析: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2)采用事例分析法;(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導入 新課]
通過第三課的學習,同學們懂得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那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法律有什么關系呢?為解決這個問題,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
第四課 依法保障、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一、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一)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為什么法律要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明確規定呢?請大家閱讀并思考書上華西村的巨變說明了什么?
(請一位同學朗讀,然后討論,教師歸納。)
華西村的巨變,是由于他們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花結出的碩果。說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是什么?
(請同學看書后回答。)
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含義。(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為精神文明,它表現為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達和人們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及道德水平的提高。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重要目標: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戰略目標,始終不渝地堅持兩手抓,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戰略方針,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奮斗目標。
重要保證:是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向正確方向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沒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就會失去理想目標,現代化建設就有誤入歧途的危險。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板書)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4、憲法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法律地位。(板書)
首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其次,憲法規定:“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這就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法律地位。
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但是黨一貫的方針政策,而且是法律的要求,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大事,從而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一重要目標的實現有了最高的法律保障。忽視精神文明建設不但違反黨的方針政策,而且違反憲法和法律,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請學生看書回答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法律規定了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思想道德建設既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部分。
思想道德建設包括哪些內容呢?
首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其次,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學生思考并回答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
那么,怎樣進行道德教育呢?一靠教育,二靠法律。只有綜合運用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才能促使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約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為,實現民族素質的顯著提高。所以,要進行道德教育,就必須普及“紀律和法制教育。”
2、法律規定了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板書)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
提問: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法律對教育科學文化建設規定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一,發展教育事業。
第二,發展科技事業。
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教育事業的規定有哪些?科學技術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三,發展衛生體育事業。
請同學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衛生體育事業做了哪些規定?發展衛生體育事業有什么重要性?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四,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
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規定是什么?你對我國文藝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以上四方面規定,都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為這些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概念:什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明確了兩個問題: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及其法律地位: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及其法律規定。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7
第一框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本課概述
1、本課地位:我國法律不僅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讓學生明確法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本課在全書中處于重要的地位。
2、知識結構:本課由引言和兩個框題組成,主要闡述了法律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引言總領全文,簡要提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第一框主要講述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所作的明確規定;第二框主要講述法律對建設精神文明基本措施的規定以及制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
3、總體教法建議:本課的知識理論性較強,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利用事例、漫畫、錄像、電影、動畫、小品表演等手段,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重點分析: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2)采用事例分析法;(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導入 新課]
通過第三課的學習,同學們懂得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那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法律有什么關系呢?為解決這個問題,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
第四課 依法保障、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一、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一)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為什么法律要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明確規定呢?請大家閱讀并思考書上華西村的巨變說明了什么?
(請一位同學朗讀,然后討論,教師歸納。)
華西村的巨變,是由于他們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花結出的碩果。說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是什么?
(請同學看書后回答。)
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含義。(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為精神文明,它表現為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達和人們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及道德水平的提高。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重要目標: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戰略目標,始終不渝地堅持兩手抓,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戰略方針,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奮斗目標。
重要保證:是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向正確方向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沒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就會失去理想目標,現代化建設就有誤入歧途的危險。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板書)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4、憲法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法律地位。(板書)
首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其次,憲法規定:“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這就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法律地位。
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但是黨一貫的方針政策,而且是法律的要求,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大事,從而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一重要目標的實現有了最高的法律保障。忽視精神文明建設不但違反黨的方針政策,而且違反憲法和法律,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請學生看書回答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法律規定了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思想道德建設既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部分。
思想道德建設包括哪些內容呢?
首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其次,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學生思考并回答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
那么,怎樣進行道德教育呢?一靠教育,二靠法律。只有綜合運用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才能促使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約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為,實現民族素質的顯著提高。所以,要進行道德教育,就必須普及“紀律和法制教育。”
2、法律規定了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板書)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
提問: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法律對教育科學文化建設規定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一,發展教育事業。
第二,發展科技事業。
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教育事業的規定有哪些?科學技術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三,發展衛生體育事業。
請同學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衛生體育事業做了哪些規定?發展衛生體育事業有什么重要性?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四,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
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規定是什么?你對我國文藝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以上四方面規定,都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為這些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概念:什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明確了兩個問題: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及其法律地位: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及其法律規定。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建議
重點、難點與疑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
(2)采用事例分析法;
(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
(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教學設計示例
導入 新課:
漫畫分析:
展示兩幅漫畫:漫畫1、啟事的變化;漫畫2、袖手旁觀。
學生對這兩幅漫畫進行分析,說明人們的精神道德已出現滑坡,很多人只看重物質利益,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內涵,甚至對于生命也持漠然態度。這種現象的蔓延,不僅導致了人與人之間冷冰冰的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發展。得出結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引出本框框題。為進一步說明這一點,可以再列舉兩個正面事例:1、教材上華西村的事例;2、唐山地震后重建的事例(詳見擴展資料)
一、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主要采取講解的方式,講清以下幾個知識點)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4、為什么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只有有了法律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也可以視學生的情況安排討論分析:如果沒有法律保證,精神文明建設能否正常進行?)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
1、 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1)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教師只要提到如下內容即可:馬列主義是無產階級世界觀,是全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成果,是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領導的理論基礎;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則是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因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又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指導作用。
(2) 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對于理想教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最高理想和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特別是共同理想的涵義和作用。教師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簡單講解即可。
對于道德教育,采用小品表演的方式說明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學生可以從三大方面進行編排:
A、 缺乏社會公德。如: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很多人都在圍觀。某男從旁邊經過時,不僅沒有伸出援助之手,還埋怨別人擋了他的道。事后,他才得知,出事兒的正是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因為延誤治療時機,搶救無效,雙雙命赴黃泉。此人追悔莫及。
B、 缺乏職業道德。如:一名學生因為踢足球時骨折,在醫院遇到了一位缺乏職業道德的醫生。
C、 缺乏家庭美德。如:某男在家里,上不尊敬父母,下不撫養孩子,并極盡虐待之能事。
在小品表演之后,學生即可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說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此時,教師可以出示漫畫:路不拾遺,并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行總結歸納。)
對于紀律和法制教育,教師運用想一想這個小欄目,讓學生結合前面所出示的漫畫、所講的事例以及小品的內容展開討論或辯論,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2、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提前安排學生分成四組查閱資料,做成網頁,并在課堂上展示。(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不做網頁,只要讓學生上臺展示即可。)
(1) 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2) 發展科技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3) 發展衛生體育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4) 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讓學生自己動手,可以使他們自主的了解這幾項事業發展的現狀,有利于學生理解憲法和法律保障并促進了我國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小結: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要求:不僅能說出所講的知識點,還要能進一步解釋。
課后作業 :搜集法律禁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行為的實例。
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篇9
第一框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
本課概述
1、本課地位:我國法律不僅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讓學生明確法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本課在全書中處于重要的地位。
2、知識結構:本課由引言和兩個框題組成,主要闡述了法律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引言總領全文,簡要提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第一框主要講述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所作的明確規定;第二框主要講述法律對建設精神文明基本措施的規定以及制止和制裁損害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
3、總體教法建議:本課的知識理論性較強,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利用事例、漫畫、錄像、電影、動畫、小品表演等手段,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憲法對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的規定;簡要說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了法律規定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注意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當地文明公約,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教學重點分析:
“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是本框的又一個重點。因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這部分內容;另外,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點,也是本框的難點。
它作為重點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必須要下大力氣,而這力氣下在何處,關鍵是在教育。沒有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無法搞好的。另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須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出現,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它作為難點是因為,教材并沒有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必須依靠教育,而這個問題又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講解與學生的理解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教法建議:
(1)采用小品表演法;(2)采用事例分析法;(3)采用討論或辯論法。(4)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導入 新課]
通過第三課的學習,同學們懂得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那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法律有什么關系呢?為解決這個問題,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
第四課 依法保障、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一、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一)法律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為什么法律要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明確規定呢?請大家閱讀并思考書上華西村的巨變說明了什么?
(請一位同學朗讀,然后討論,教師歸納。)
華西村的巨變,是由于他們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花結出的碩果。說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是什么?
(請同學看書后回答。)
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含義。(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為精神文明,它表現為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達和人們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及道德水平的提高。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重要目標: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戰略目標,始終不渝地堅持兩手抓,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戰略方針,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奮斗目標。
重要保證:是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向正確方向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沒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就會失去理想目標,現代化建設就有誤入歧途的危險。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板書)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4、憲法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法律地位。(板書)
首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法律保證。
其次,憲法規定:“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這就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法律地位。
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但是黨一貫的方針政策,而且是法律的要求,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大事,從而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一重要目標的實現有了最高的法律保障。忽視精神文明建設不但違反黨的方針政策,而且違反憲法和法律,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二)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板書)
(請學生看書回答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法律規定了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板書)
思想道德建設既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部分。
思想道德建設包括哪些內容呢?
首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其次,在全體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
學生思考并回答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
那么,怎樣進行道德教育呢?一靠教育,二靠法律。只有綜合運用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才能促使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約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為,實現民族素質的顯著提高。所以,要進行道德教育,就必須普及“紀律和法制教育。”
2、法律規定了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板書)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
提問: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法律對教育科學文化建設規定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一,發展教育事業。
第二,發展科技事業。
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教育事業的規定有哪些?科學技術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三,發展衛生體育事業。
請同學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衛生體育事業做了哪些規定?發展衛生體育事業有什么重要性?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四,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
請同學們看書回答:我國法律對發展文藝事業和其他文化事業的規定是什么?你對我國文藝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以上四方面規定,都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并為這些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概念:什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明確了兩個問題: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及其法律地位: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及其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