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識點整理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臟
腸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胃
十二指腸
膽囊
小腸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膽汁
腸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把米飯在口腔內慢慢地咀嚼,會覺得有甜味,因為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將淀粉消化成麥芽糖;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在小腸內最終分解: 糖 類:葡萄糖 蛋白質:氨基酸 脂 肪:甘油+脂肪酸酶是生物體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具有專一性、高效性和多樣性。催化作用受ph、溫度等影響。(2)循環系統:血液成分:血漿和血細胞。紅細胞(red cell)――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盤形 。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稱血紅蛋白,使血液呈現紅色。(血紅蛋白特點: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容易和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動能:幫助紅細胞運輸氧,也能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white cell)――有細胞核,比紅細胞數量少。人體內有多種白細胞。白細胞的功能:能保護身體免受病患,血小板(platelet)――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血小板的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傷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細菌入侵的作用。人體內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擔負著血細胞的再生任務。心臟――位于人體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肌有力地收縮和舒張將血液輸向全身。心臟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兩部分。左右兩部分又被能夠控制血液定向流動的、只能向一個方向開的瓣膜(房室瓣)分別隔成上下兩個腔,整個心臟可分為4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室與動脈間的瓣膜(動脈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圍繞在心臟上的冠狀動脈為心臟提供營養物質和氧氣。
血管類型
管壁特點
管腔特點
血流速度
主要功能
動脈
厚、彈性大
小
快
把血液從心臟送到全身各處
靜脈
較薄、彈性小
大,內有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
較慢
把血液從全身各處送回心臟
毛細血管
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最小
最慢
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血液循環:(3)原尿的形成(腎小球的濾過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被過濾到腎小囊。尿液的形成(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三、生命活動調節1、植物的感應現象: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化性等2、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歷史:達爾文實驗說明在單側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會對胚芽生長產生影響;溫特實驗說明胚芽的尖端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能夠控制胚芽的生長。荷蘭科學家郭葛等人從植物中分離出了這種物質,因為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所以命名為生長素。3、神經系統的結構:主要由神經元組成。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遍布全身各處的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分別位于顱腔和椎管內,是神經組織最集中、構造最復雜的部位。周圍神經系統包括各種神經。其中同腦相連的稱為腦神經,與脊髓相連的為脊神經,支配內臟器官的稱植物性神經。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元的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每個神經元有許多數突,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只有一個軸突,可以把興奮從胞體傳送到另一個神經元或其他組織。神經元的功能,包括信息的接受和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