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眼和視覺
②教師拿一頂帽子(或一只松軟的玩具狗)放手,讓學生觀察,底片(光屏)上的帽子(或狗)的運動情況。
③教師用手左右晃動、順時針(或逆時針)揮動,讓學生觀察底片上的手的像的運動情況。④讓學生用一本書擋住教師身上反射到凸透鏡上的光,學生發現底片上的像不見了;我們每個正常的人都有兩只眼睛,你現在用手擋住自己的眼睛,也看不見老師了,有人說我們每只眼睛就是一臺照相機,你同意嗎?同樣是眼睛,近視眼和遠視眼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照相機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以及矯正視力方面的知識。
三、眼睛
㈠眼睛的結構(以課件為載體)
1、眼球的外部有角膜和鞏膜。
2、中間一層有虹膜,睫狀體和瞳孔。
3、內部:視網膜,懸韌帶,晶狀體和玻璃體。
4、眼球的正視圖:晶狀體,虹膜(互相觀察顏色),瞳孔(互相用手電筒照看),角膜,睫狀體。
【填圖游戲】看課件(先讓學生記憶5分鐘,然后請幾個小組上來填色,看哪組快。)
㈡實驗
1:虹膜的顏色:不同膚色的人的顏色不同。
2:觀察同桌同學的虹膜和瞳孔。用手電照射右眼。
引導觀察:右眼的瞳孔有什么變化?瞳孔有什么作用?
結論:在光亮的環境里,瞳孔能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線的多少。虹膜的作用是調節瞳孔的大小。
和照相機比較
(1)照相機成像原理
(2)眼睛可以看到物體的原理
ps: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看上去都是倒像,6個月后就適應了!
照相機與眼睛的成像原理
人的眼睛和照相機的成像原理一樣,都是在一定條件下(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但人的感覺靠神經的傳遞又把看到的倒立的像“再倒過來”。
①大家桌子上有凸透鏡,它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或眼球的晶狀體,桌上還有光屏,它相當于照相機的膠片或眼球的視網膜,現在我們用實驗來體驗照相機和眼睛的成像過程,誰能把燭焰成出倒立縮小的實像。
②如果我嫌拍的照片上的像太小,如何調節照相機鏡頭和物體之間的距離?如何調節鏡頭和膠片之間的距離。
③大家保持燭焰與凸透鏡的距離不變,前后移動光屏,體味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像原理。
④你有近視眼鏡嗎?你知道它是什么鏡?你會用近視眼鏡對近視眼成像進行矯正嗎?
⑤你帶了“老花眼鏡”了嗎?你知道它是什么鏡?你會用遠視眼鏡對遠視眼成像進行矯正嗎?
四、人類視覺上的限制
㈠實驗
1、測近點:將課本放在桌上,凝視這一頁任意一個字。慢慢將眼睛移近,直至字體開始模糊不清。請同學幫你用尺量一下這時你的眼睛與課本的距離。這便是你眼睛的近點。
結論1你的近點是 厘米。
如果你是戴眼鏡的,現在把眼鏡除下,再重復這個實驗。
結論2你現在的近點是 厘米.
2、測遠點:請同學幫你拿起課本,凝視同一字,同學慢慢后退,直至這字開始變得模糊不清。這時量一下你與課本的距離,這就是你眼睛具有分辨力的最遠距離。
結論:你眼睛具有分辨力的最遠距離(遠點)是 厘米。
3、測盲點:豎直拿起課本,置于距雙眼30厘米處,看下面的加號和圓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