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哪里
目標提示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名稱和分布,并能描述水體之間聯系的途徑。
2.通過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觀察,認識水體運動的基本特點。
3.認識水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樹立保護水源,節約用水的觀念。
要點指津
1.地球上水的組成和分布。
在我們的周圍到處充滿了水,水的總量達到1400000000立方千米,約占地球總質量的萬分之二。大部分水在地球形成之初以液態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態和氣態形式存在。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覆蓋了地球大約71%的表面。在陸地上的淡水水體中,冰川水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地下水,其余的土壤水、河湖水、大氣圈水所占比例極小。
2.水的重要性。
水是自然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地球上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發展、變化都和水的存在有關。水和熱的結合,可以成為控制一個地區基本自然環境特征的主導因素。水和熱的不同組合,形成了地球上豐富多彩的氣候類型和自然景觀。水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資源,生命依賴于水,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工農業生產的發展離不開水,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更是每時每刻都需要水。、
首先,水是地球生命有機體的組成之一。許多生命體的組成中,水占其質量的半數以上。
其次,水參于地球生命體的活動過程。以綠色植物為例,通過植物根系的吸收,水分進入植物體內,主要發揮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過植物體的光合作用,和其他元素一起合成有機物;二是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承擔輸送養分的任務;三是通過葉面的蒸騰,調節葉表面的溫度,避免葉面被太陽光灼傷。
第三,長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條件下的生命體,為了適應當地水分供給的特點,往往形成特定的行為特點和生理結構特點。
3.水循環。
水循環是水體運動的重要形式,也是地球表面物質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水循環,就是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體、土壤和植物葉面的水分通過蒸發和蒸騰進人大氣,通過氣流被輸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條件下,水汽遇冷凝結,成云致雨,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地表的水經流動匯集到江河湖海。在運動過程中,水又會重新經歷蒸發、輸送、凝結、降水和徑流等變化。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是水的物理屬性,即水隨著溫度的不同,會以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態出現,因而使水分在循環過程中的轉移、交換成為可能。導致水循環的外因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環按照其發生的領域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發生在海洋——陸地——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二是發生在海洋——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三是發生在陸地——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
在水循環的過程中,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之間通過降水、蒸發、下滲進行水分交換,使地球各 圈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對各圈層之間的能量進行調節。水循環是地球上各水體間相互聯系的紐帶,通過水循環,使水圈成為一個動態系統,各水體都處于水循環的一定階段。世界上淡水資源就是由水循環產生的,通過水循環,使海洋源源不斷地向陸地供應淡水,滋潤著土地,哺育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