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一節 水在哪里
1. 我們周圍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與海洋,陸地,空氣和生物體中,其中,海洋水占重要部分。可利用的淡水有限,主要為淺層地下水,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為淡水。
2. 水是生命有機體的重要組成物質,一般生物水的含量為60%以上.水母98%
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不同環境的生物對水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如仙人掌的葉片退化,根系發達;
3. 水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其中海陸間循環為我們陸地帶來了充足的水
水循環的環節:蒸發(蒸騰)-----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地下徑流)
人能控制的環節:地表徑流。如:植樹造林;修建水庫;南水北調
水循環的動力:太陽輻射
第二節 水的組成
通直流電
1. 水-----------------------氫氣 + 氧氣
(陰極)2 :(陽極)1
陰極: 用火柴點燃,生成淡藍色火焰 氣體體積多, 是氫氣
陽極: 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 氣體體積少, 是氧氣
從該實驗中得出,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錯誤:水是由氫氣(氫分子)和氧氣(氧分子)組成的。
2. 水的特點: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在1標準氣壓下,沸點為100攝氏度,凝固點為0攝氏度。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水結成冰后,密度變小,體積要變大。
3.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如:水結冰;水蒸發;冰融化;泥水沉淀;石頭粉碎。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 如:水電解;氫氣燃燒
第三節 水的密度
1. 密度: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
公式:密度 = 質量/體積 ρ= m/v m =ρv v=m/ρ
單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ml=1cm3 1l=1000ml=1000cm3
水的密度:1克/厘米3 或 1000千克/米3
1克/厘米3的意義:1厘米3的水的質量是1克
2.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a 同一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個恒量,與體積和質量無關
b 不同物質的密度往往不同(也有特殊)
3 同一種物質,其質量和體積成正比,體積越大,質量越大。
不同的物質,當體積相同時,密度大的,質量也大;
當質量相同時,密度大的,體積小
3. 一般地,固體的密度比液體大,液體的密度比氣體大。氣體容易被壓縮,所以密度容易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