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7. 液體的密度可以用密度計來測量。密度計無論放在什么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都相等,且等于它自身的重力。密度計的讀數從下往上依次變小。液體密度大,露出液面部分長
8. 潛水艇是通過改變(吸放水)自身的重力來達到自由沉浮的 。
第六節 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
1. 溶質:能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 如蔗糖、食鹽、高錳酸鉀等
溶劑: 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 。如水、酒精等
溶液:溶質在溶劑中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
2. 溶液是一種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錯誤:均一、穩定的液體是溶液。
一般的: 固體,氣體溶于液體時,液體為溶劑,固體,氣體為溶質.
兩中液體互溶時,量少的為溶質,量多的為溶劑.但是有一種是水時,溶劑一定是水
3. 懸濁液 : 固體小顆粒懸浮在液體里而形成的物質.如泥水 會分層 下沉
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物質。肥皂水,牛奶。 會分層 上浮
第七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 飽和溶液: 條件 a一定溫度 b 一定量的溶劑里
狀態 達到飽和狀態(不能再溶解)
如果溶液析出晶體,那么溶液一定飽和
錯誤: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正確:不能再溶解該溶質)
2. 飽和溶液 升溫 加溶劑 不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降溫 蒸發溶劑(減溶劑) 加溶質 飽和溶液
3. 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濃稀的關系
a 飽和溶液不一定為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為稀溶液
分析:有些物質溶解能力強,盡管已經溶解了很多,卻還沒飽和,但濃度已經較大,是濃溶液
有些物質溶解能力弱,雖然只溶解了很少, 卻達到了飽和狀態,可濃度還是很小,是稀溶液。
b 同種溶液,飽和的一定比不飽和的濃
4. 溶解度: 條件 a 一定溫度 b 100 克溶劑里(水)
狀態: 達到飽和狀態或最多能溶解某種溶質的質量
注意 溶解度有單位 克
20℃時,a 的溶解度為30克,意義:30℃時,100克溶劑中最多能溶解30克a 物質(溶解30克a物質達到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