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和質量守衡
§2.3
第二課時
課前檢查:
1、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叫 。
化合反應 。
分解反應 。
2、請分別寫出鐵在氧氣中燃燒和過氧化氫分解的文字表達式
3、請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白磷在空氣中燃燒: 。
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
。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及生成物質量的實驗測定,了解質量守恒定律,
2、通過對化學反應的實質分析,認識在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質量總和與各生成物質量總和相等的原因,培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難點:了解質量守恒定律。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一些生活現象。
教學過程:
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那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是增加?是減少?還是不變呢?
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
演示實驗: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稱量記錄:反應前的總質量(錐形瓶+空氣+白磷)是 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 克。
實驗小結: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 。
演示實驗: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稱量記錄:反應前的總質量(燒杯+試管+兩種溶液)是 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 克。
實驗小結: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
從這兩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這個結論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