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化學反應和質量守衡
第三課時
課前檢查:
1、化學式是用 來表示物質 的式子。二氧化碳的化學式為 ,它表示的意義是:(1) 。
(2) 。
(3) 。
2、請分別寫出碳在氧氣中燃燒和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
3、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里的 重新 生成物分子的過程。反應前后 和 沒有改變也沒有增減,原子
的 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 必然相等。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化學反應的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2、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則。
3、初步學會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最小公倍數法)。
教學重點: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教學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我們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既能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該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呢?
本節課要學習的一種化學用語——化學方程式。
一、化學方程式
點燃
1、將碳 + 氧氣 → 二氧化碳 的文字表達式改寫成用化學式來表示的化學方程式。
c + o2 co2
2、定義:
3、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1)、必須以 為依據,即化學反應必須是 ,不能憑空設想臆造。
(2)、要遵守 ,即在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各原子的 必須相等,這就是說化學方程式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