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7
教師備課筆記
上課日期11月4日 星期 二
課題 §2-5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了解單細胞生物是一個獨立的生物體。
2、 學會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
3、 了解衣藻、草履蟲、細菌、真菌的結構特點。
重點和
難點 重點: 單細胞生物(衣藻、草履蟲、細菌、真菌)的結構特點。
難點: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的區別;真菌與細菌的區別。
教具準備 多媒體
師 生 活 動 過 程 設 計 意 圖
引入新課:生物體一般是由細胞構成的。其中大多數個體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屬多細胞生物。也有一些生物,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屬于單細胞生物。由此引入新課的學習。
一、 單細胞生物
1、 播放錄象。通過觀看錄象,了解衣藻生活的環境和它的形態結構特點。
2、 展示衣藻的結構圖片。了解它的結構——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提問:衣藻的結構與洋蔥表皮細胞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衣藻怎樣獲取食物?
3、 播放錄象。通過觀看錄象,了解草履蟲的生活環境和它的結構特點。
4、 展示草履蟲的結構圖。簡單介紹它的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及功能。提問:草履蟲怎樣獲取食物?猜想草履蟲的哪些結構可能參與食物的攝取和消化?(口溝和周圍的纖毛攝取食物,食物泡消化食物)
5、 草履蟲和衣藻屬于植物還是動物呢?為什么這樣劃分?
二、 細菌和真菌
日常生活中,如儲存不當,食物會變臭或發霉,是什么使食物變臭或發霉呢?——是細菌。
1、 講解:細菌也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它個體很小,用放大鏡看不到單個細菌,但可以看到大量細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細菌團,即菌落。展示菌落的圖片,使學生對菌落有一個感性認識。
2、 細菌的結構怎樣呢?讓學生觀看一段錄象,了解細菌的形態結構特點。然后讓學生說出細菌的結構和種類。
3、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小結:細菌沒有葉綠體,也沒有草履蟲那樣的攝食結構,它要依賴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細菌的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成為原核生物。根據細菌的形態不同,分為螺旋菌、球菌和桿菌。(觀察教材上三種細菌的結構圖)
4、 細菌是否對人類都有害處,沒有益處呢?(酸奶的制造借助與乳酸桿菌;人體腸道內的大腸桿菌能合成維生素等)
5、 同學們見過面包發霉的樣子嗎?展示圖片。使面包發霉的是一種霉菌——面包霉。霉菌與細菌一樣,需要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但在細胞結構上,它有細胞核,屬于真菌。動物、植物和真菌的細胞都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而細菌的細胞沒有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
6、 真菌還有哪些種類呢?酵母(面粉發酵、釀酒等)、青霉(使橘子腐爛)、食用菌(香菇、蘑菇、金針菇、木耳等)
你還知道哪些食用菌?
7、 講解:細菌和真菌,通常也成為微生物。雖然它們個體微小,但卻使自然界不可缺少的成員。由于它們的作用,地球上的動植物尸體以及糞便和苦枝敗葉等遺物才會很快分解,所以生態學家又稱它們為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