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科學教案 > 小學科學教案 >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通用10篇)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發布時間:2022-11-07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通用10篇)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1

  7、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      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

  3、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4、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對環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

  過程與方法:

  1、      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活著的微生物,用圖文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和行為特征。

  2、      發現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      對照資料識別微生物的種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發展對微生物進行研究的興趣。

  2、      培養微生物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顯微鏡觀察認識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學難點】記錄并識別水中的微生物。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顯微鏡、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蟲、眼蟲等。滴管、載玻片、蓋玻片、脫脂棉。

  教師演示器材:介紹微生物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導入:羅伯特·胡克最早在顯微鏡下發現了生物的細胞結構,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顯微鏡發現了曾經不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觀察記錄里這樣描繪:“大量難以相信的各種不同的、極小的‘狄爾肯’……它們活動相當優美,它們來回地轉動,也向前和向一旁轉動……” “一個粗糙沙粒中有100萬個這種小東西;而在一滴水中,‘狄爾肯’不僅能夠生長良好,而且能活躍地繁殖——能夠寄生大約270多萬個‘狄爾肯”。 “狄爾肯”(拉丁文中“細小活潑的物體”的意思)就是后來人們常說的微生物。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觀察對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時間,觀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興趣的是,這些小生物遠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東西要小到萬分之一……這些小生物在運動的時候,頭部會伸出兩只小角,并不斷地活動……如果把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邊,它就好像是一匹高頭大馬旁邊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實就是原生動物。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關注的對象,他發現人口腔中竟然躲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像蛇一樣用優美的彎曲姿勢運動。他驚嘆地記錄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動物,比整個荷蘭王國的居民還要多。”這就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細菌時發出的感嘆。

  今天我們借助顯微鏡來觀察和認識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2、制作裝片

  1)   準備好一塊載玻片

  2)   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脫脂棉纖維

  3)   在池塘水或培養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纖維上

  4)   輕輕蓋上蓋玻片

  5)   用吸水紙吸去多余水分

  3、搜索觀察顯微鏡下的微生物

  1)         將裝片放到載物臺上將要觀察的中心部分對準通光孔中央

  2)         調整好鏡筒的高度,使視野里出現較清楚的物體影像

  3)         移動裝片,搜索裝片上的生物

  4)         找到生物后繼續調整鏡頭高度使鏡頭下的生物圖像更清晰

  5)         初步辨別是否是生物(動物會動,生物一般都有較規則、完整的個體)

  a)   畫下觀察到的微生物

  兩個學生一組,將觀察到的微生物畫在科學記錄本或18頁上。

  b)   辨別認識微生物

  對照18頁,22-24頁的資料,辨認所觀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與資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課外再找資料查證。老師也可在課前對培養液中的微生物進行觀察,并事先尋找相關的資料與圖片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

  4、微生物和我們

  請學生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c)   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

  d)   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e)   微生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板書設計:

  水中的微生物(張貼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生物的圖片)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2

  課 題

  6、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課 時6學 習目 標

  科學概念:

  1、  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2、  生物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

  3、  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過程與方法:

  1、  觀察幾種植物、動物及人體的細胞。

  2、  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

  3、  閱讀資料了解細胞對生物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的重要性。

  2、  發展觀察研究生物細胞的興趣。

  3、  懂得由于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學 習重 點仔細觀察并用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教 學準 備

  分組實驗器材:幾種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細胞裝片、顯微鏡。

  教師演示器材:多種生物細胞及細胞作用的課件或圖片。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一、生物細胞的觀察

  1、師:上節課我們觀察了洋蔥表皮,發現洋蔥的表皮是由一個個細胞構成的。(在黑板上張貼洋蔥表皮細胞的手繪圖片,盡量細致,用于給學生做示范,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記錄)今天我們要繼續用顯微鏡來觀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結構,看看在顯微鏡下我們能發現些什么。

  2、提供給四人小組兩張相同的裝片,裝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稱,組與組之間盡量不同。

  3、各組將所畫的細胞張貼在黑板上。

  4、如果先畫完的組時間充裕,可與其它組交換觀察用的裝片,以觀察更多種類的生物細胞。

  5、交流我們的發現

  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

  二、細胞的作用

  1、  師:不同的細胞對于生命體有什么意義呢?

  3、集體交流

  如:血液中的紅細胞能運輸吸入的氧氣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我們身體里的白細胞能和病毒、細菌作戰。綠色植物的一些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細胞具有遺傳作用,能使特種的特征延續到下一代……

  三、小結:

  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

  板書設計:

  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

  (張貼不同細胞的繪圖)

  教學后記:

  學 生 活 動

  一、生物細胞的觀察

  2、兩人一個顯微鏡一個裝片一張白紙。觀察時可先將觀察到的圖畫到科學記錄本上,然后再用粗記號筆,畫到a4紙上。

  3、各組將所畫的細胞張貼在黑板上。

  5、交流我們的發現

  1)      觀察完畢后,各組將觀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規定地點,準備交流觀察發現。

  2)      先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發現。

  3)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黑板上同學們的繪圖,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4)      閱讀16頁資料。

  二、細胞的作用

  2、  觀看課件或21頁資料庫的內容,結合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小組同學討論并填寫16頁的網狀圖。

  3、  集體交流,完成細胞作用的網狀圖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3

  課 題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課 時5學 習目 標

  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發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學 習重 點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教 學準 備

  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一、談話導入

  師:這是一個洋蔥,如果從它的內表皮上揭下一塊,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鏡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

  1)      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

  2)      用鑷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

  3)      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

  4)      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1、  師:如果我們將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2、  師出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過,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容見13頁)

  (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現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細胞的認識。)

  四、課外作業

  查找資料:細胞的作用

  學 生 活 動

  一、談話導入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學生認真觀察

  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

  2、材料員發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3、每2人一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每組的材料員監督大家進行規范的操作,對不規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同樣將顯微鏡下的發現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4、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現

  后記: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4

  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發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這是一個洋蔥,如果從它的內表皮上揭下一塊,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鏡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

  1)      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

  2)      用鑷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

  3)      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

  4)      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

  2、材料員發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1、  師:如果我們將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2、  師出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過,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容見13頁)

  3、  每2人一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每組的材料員監督大家進行規范的操作,對不規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同樣將顯微鏡下的發現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4、  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現

  (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現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細胞的認識。)

  四、課外作業

  查找資料:細胞的作用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5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發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這是一個洋蔥,如果從它的內表皮上揭下一塊,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鏡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

  1)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

  2)用鑷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

  3)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

  4)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

  2、材料員發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1、師:如果我們將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2、師出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過,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容見13頁)

  3、每2人一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每組的材料員監督大家進行規范的操作,對不規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同樣將顯微鏡下的發現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4、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現

  (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現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細胞的認識。)

  四、課外作業

  查找資料:細胞的作用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2、 生物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

  3、 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過程與方法:

  1、 觀察幾種植物、動物及人體的細胞。

  2、 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

  3、 閱讀資料了解細胞對生物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的重要性。

  2、 發展觀察研究生物細胞的興趣。

  3、 懂得由于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仔細觀察并用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

  【教學難點】能認真細致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幾種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細胞裝片、顯微鏡。

  教師演示器材:多種生物細胞及細胞作用的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物細胞的觀察

  1、師:上節課我們觀察了洋蔥表皮,發現洋蔥的表皮是由一個個細胞構成的。(在黑板上張貼洋蔥表皮細胞的手繪圖片,盡量細致,用于給學生做示范,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記錄)今天我們要繼續用顯微鏡來觀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結構,看看在顯微鏡下我們能發現些什么。

  2、提供給四人小組兩張相同的裝片,裝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稱,組與組之間盡量不同。兩人一個顯微鏡一個裝片一張白紙。觀察時可先將觀察到的圖畫到科學記錄本上,然后再用粗記號筆,畫到a4紙上。

  3、各組將所畫的細胞張貼在黑板上。

  4、如果先畫完的組時間充裕,可與其它組交換觀察用的裝片,以觀察更多種類的生物細胞。

  5、交流我們的發現

  1) 觀察完畢后,各組將觀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規定地點,準備交流觀察發現。

  2) 先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發現。

  3)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黑板上同學們的繪圖,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4) 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閱讀16頁資料。

  二、細胞的作用

  1、 師:不同的細胞對于生命體有什么意義呢?

  2、 觀看課件或21頁資料庫的內容,結合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小組同學討論并填寫16頁的網狀圖。

  3、 集體交流,完成細胞作用的網狀圖

  如:血液中的紅細胞能運輸吸入的氧氣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我們身體里的白細胞能和病毒、細菌作戰。綠色植物的一些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細胞具有遺傳作用,能使特種的特征延續到下一代……

  三、小結:

  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

  板書設計:

  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

  (張貼不同細胞的繪圖)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7

  7、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  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

  3、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4、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對環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

  過程與方法:

  1、  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活著的微生物,用圖文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和行為特征。

  2、  發現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  對照資料識別微生物的種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發展對微生物進行研究的興趣。

  2、  培養微生物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顯微鏡觀察認識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學難點】記錄并識別水中的微生物。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顯微鏡、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蟲、眼蟲等。滴管、載玻片、蓋玻片、脫脂棉。

  教師演示器材:介紹微生物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導入:羅伯特·胡克最早在顯微鏡下發現了生物的細胞結構,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顯微鏡發現了曾經不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觀察記錄里這樣描繪:“大量難以相信的各種不同的、極小的‘狄爾肯’……它們活動相當優美,它們來回地轉動,也向前和向一旁轉動……” “一個粗糙沙粒中有100萬個這種小東西;而在一滴水中,‘狄爾肯’不僅能夠生長良好,而且能活躍地繁殖——能夠寄生大約270多萬個‘狄爾肯”。 “狄爾肯”(拉丁文中“細小活潑的物體”的意思)就是后來人們常說的微生物。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觀察對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時間,觀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興趣的是,這些小生物遠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東西要小到萬分之一……這些小生物在運動的時候,頭部會伸出兩只小角,并不斷地活動……如果把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邊,它就好像是一匹高頭大馬旁邊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實就是原生動物。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關注的對象,他發現人口腔中竟然躲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像蛇一樣用優美的彎曲姿勢運動。他驚嘆地記錄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動物,比整個荷蘭王國的居民還要多。”這就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細菌時發出的感嘆。

  今天我們借助顯微鏡來觀察和認識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2、制作裝片

  1)準備好一塊載玻片

  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脫脂棉纖維

  3)在池塘水或培養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纖維上

  4)輕輕蓋上蓋玻片

  5)用吸水紙吸去多余水分

  3、搜索觀察顯微鏡下的微生物

  1)      將裝片放到載物臺上將要觀察的中心部分對準通光孔中央

  2)      調整好鏡筒的高度,使視野里出現較清楚的物體影像

  3)      移動裝片,搜索裝片上的生物

  4)      找到生物后繼續調整鏡頭高度使鏡頭下的生物圖像更清晰

  5)      初步辨別是否是生物(動物會動,生物一般都有較規則、完整的個體)

  a)畫下觀察到的微生物

  兩個學生一組,將觀察到的微生物畫在科學記錄本或18頁上。

  b)辨別認識微生物

  對照18頁,22-24頁的資料,辨認所觀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與資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課外再找資料查證。老師也可在課前對培養液中的微生物進行觀察,并事先尋找相關的資料與圖片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

  4、微生物和我們

  請學生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c)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

  d)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e)微生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板書設計:

  水中的微生物

  (張貼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生物的圖片)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8

  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

  1、    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    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    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  發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  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這是一個洋蔥,如果從它的內表皮上揭下一塊,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鏡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

  1)         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

  2)         用鑷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

  3)         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

  4)         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

  2、材料員發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1、      師:如果我們將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2、      師出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過,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容見13頁)

  3、      每2人一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每組的材料員監督大家進行規范的操作,對不規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同樣將顯微鏡下的發現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4、      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現

  (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現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細胞的認識。)

  四、課外作業

  查找資料:細胞的作用板書設計: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9

  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

  1. 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 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 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 發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 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這是一個洋蔥,如果從它的內表皮上揭下一塊,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鏡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

  1) 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

  2) 用鑷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

  3) 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

  4) 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

  2.材料員發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1.師:如果我們將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2.師出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過,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容見13頁)

  3.每2人一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每組的材料員監督大家進行規范的操作,對不規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同樣將顯微鏡下的發現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4.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現

  (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現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細胞的認識。)

  四、課外作業

  查找資料:細胞的作用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 篇10

  6、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2、  生物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

  3、  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過程與方法:

  1、  觀察幾種植物、動物及人體的細胞。

  2、  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

  3、  閱讀資料了解細胞對生物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的重要性。

  2、  發展觀察研究生物細胞的興趣。

  3、  懂得由于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仔細觀察并用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

  【教學難點】能認真細致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幾種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細胞裝片、顯微鏡。

  教師演示器材:多種生物細胞及細胞作用的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物細胞的觀察

  1、師:上節課我們觀察了洋蔥表皮,發現洋蔥的表皮是由一個個細胞構成的。(在黑板上張貼洋蔥表皮細胞的手繪圖片,盡量細致,用于給學生做示范,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記錄)今天我們要繼續用顯微鏡來觀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結構,看看在顯微鏡下我們能發現些什么。

  2、提供給四人小組兩張相同的裝片,裝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稱,組與組之間盡量不同。兩人一個顯微鏡一個裝片一張白紙。觀察時可先將觀察到的圖畫到科學記錄本上,然后再用粗記號筆,畫到a4紙上。

  3、各組將所畫的細胞張貼在黑板上。

  4、如果先畫完的組時間充裕,可與其它組交換觀察用的裝片,以觀察更多種類的生物細胞。

  5、交流我們的發現

  1)      觀察完畢后,各組將觀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規定地點,準備交流觀察發現。

  2)      先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發現。

  3)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黑板上同學們的繪圖,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4)      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閱讀16頁資料。

  二、細胞的作用

  1、  師:不同的細胞對于生命體有什么意義呢?

  2、  觀看課件或21頁資料庫的內容,結合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小組同學討論并填寫16頁的網狀圖。

  3、  集體交流,完成細胞作用的網狀圖

  如:血液中的紅細胞能運輸吸入的氧氣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我們身體里的白細胞能和病毒、細菌作戰。綠色植物的一些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細胞具有遺傳作用,能使特種的特征延續到下一代……

  三、小結:

  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

  板書設計:

  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

  (張貼不同細胞的繪圖)

  教學后記: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通用10篇) 相關內容:
  • 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教科版六下科學教案)

    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過程與方法:1、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 七年級科學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3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第二課時學案知識梳理:一、植物的組織1、組織:細胞分化成各種不同形態和不同功能的細胞群,_______和_______相似的細胞集中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就是組織。...

  • 七年級科學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7

    教師備課筆記上課日期11月4日 星期 二 課題§2-5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課時安排第一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了解單細胞生物是一個獨立的生物體。2、學會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3、了解衣藻、草履蟲、細菌、真菌的結構特點。...

  •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6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第一課時學案知識梳理:一、單細胞生物1.生物體一般由細胞構成,根據構成生物體細胞的多少,可分為_________和_________。...

  • 七年級科學顯微鏡下的生物

    教 師 備 課 筆 記上課日期____月_ 日 星期______ 課題第五節 顯微鏡下的生物課時安排1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能說出組織的概念;2、能說出動物四大組織的結構特點、分布和主要功能。...

  • 7、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教科版六下科學教案)

    7、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 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3、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4

    2.5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第1課時)【學情分析】單細胞生物的教學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引導學生對比分析,不管是單細胞動物還是單細胞植物,它們都具有細胞結構;二是引導學生觀察單細胞動植物與一般的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特征的區分,這...

  • 6、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教科版六下科學教案)

    6、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2、 生物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

  • 顯微鏡下的生物1

    2.5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第2課時)【學情分析】本節主要學習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中的植物的組織,考慮到植物組織內容對植物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重要從各種組織在植物體中的生命活動的功能為基點展開。...

  • 七年級科學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1

    2.5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第1課時)【學情分析】單細胞生物的教學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引導學生對比分析,不管是單細胞動物還是單細胞植物,它們都具有細胞結構;二是引導學生觀察單細胞動植物與一般的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特征的區分,這...

  • 七年級科學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5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第一課時學案知識梳理:一、單細胞生物1.生物體一般由細胞構成,根據構成生物體細胞的多少,可分為_________和_________。...

  •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2

    2.5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第2課時)【學情分析】本節主要學習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中的植物的組織,考慮到植物組織內容對植物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重要從各種組織在植物體中的生命活動的功能為基點展開。...

  • 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

    第2單元 第3章細胞第1節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協能第一課時 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普通顯微鏡主要構件的名稱和用途;2、練習使用顯微鏡,學會規范的操作方法;3、嘗試使用低倍鏡觀察生物玻片標本;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

  • 顯微鏡知識總結

    (一)顯微鏡的基礎知識:1.顯微鏡的成像: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鏡→光圈→物體→物鏡→在鏡筒內形成物體放大的實像→目鏡→把經物鏡形成的放大實像進一步放大。2.顯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 第一節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 教學設計(通用2篇)

    第一節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學習顯微鏡各部件的名稱、作用和方法,認識顯微鏡的結構。2.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顯微鏡的基本步驟。能力目標學會正確規范使用顯微鏡的步驟、方法,發展實驗能力。...

  • 小學科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国内自拍 | 欧美一a一片一级一片 | 中文亚洲字幕 | 国产精品51麻豆cm传媒的特点 | 欧洲激情网 | 99爱中文字幕高清视频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在线 | 色噜噜狠狠爱综合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粉嫩影视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hd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看黄色片网站 |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在线 |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 午夜男女XX00视频福利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 | 韩日视频在线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7 | 国产熟妇疯狂4P交在线播放 | 欧美1区2区 | 亚洲第一偷拍视频 | 国产成人免费播放 |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播放 |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 国产精品免费一视频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成年人福利网站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性猛交富婆╳xxx乱大交小说 | 草草網站影院白絲內射 | 天堂新版在线 |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 欧美精品粉嫩高潮一区二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 久草视频在 | 少妇人妻中文字幕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