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科學教案 > 初中科學教案 > 物質的構成(精選4篇)

物質的構成

發布時間:2022-12-02

物質的構成(精選4篇)

物質的構成 篇1

  §4—4

  [教學目標]:

  1、知道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是很小的。

  理解分子運動論的有關內容,并能用事例說明。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體會科學實驗是人們獲取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同時在實驗觀察過程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滲透科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理解分子運動論的有關內容。

  用分子運動論的知識解釋擴散現象。

  [教學準備]:蔗糖 放大鏡 燒杯 量筒 滴定管 水 酒精 紅墨水 針筒 黃豆 芝麻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實驗引入

  演示“鐵樹開華”實驗:取五根細鐵絲,把浸過酚酞的小棉花團插在鐵絲的頭上,鐵絲下端插在橡膠塞上,再把橡膠塞放在玻璃上,旁邊滴一滴濃氨水,用大燒杯罩住整個裝置。學生觀察實驗。

  師:要想知道其原因,就必須學習今天的內容——物質的構成

  提問:水為什么變成水蒸氣?冰為什么會融化成水?為什么溫度越高,液體蒸發越快?這些現象為什么會出現,我們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是什么?講述:細胞很小,但里面卻含有多種多樣的物質。如植物甘蔗,甘蔗由甘蔗細胞構成,1、甘蔗細胞可以再分解嗎?

  2、我們對甘蔗進行壓榨,可以榨出甘蔗汁來,甘蔗汁又可以分解為什么物質?

  3、說明甘蔗細胞中含有多種物質,那么存在于甘蔗細胞內的糖和水等物質又是由什么構成的呢? 

  細胞可以分解成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甘蔗汁從甘蔗的細胞中壓榨出來,甘蔗汁又可以分離成蔗糖和水, 

  1、 用放大鏡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蔗糖小顆粒。

  2、你又看到了什么?

  蔗糖小顆粒可不可以細分? 3、你還能看到蔗糖嗎?

  蔗糖是否消失了?

  糖水有甜味的事實說明蔗糖沒有在水中消失。蔗糖是以一總被稱為分子的微粒分散在水中。由于分子太小了,所以我們無法看見他們。

  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與蔗糖一樣,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1、 用放大鏡觀察一塊方形蔗糖,

  2、 將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鏡觀察,

  3、 將碾碎的蔗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鏡觀察糖水,(根據水變甜確認蔗糖沒有消失,在水中以極小的微粒狀態存在)  

  雖然細胞很小,但我們用光學顯微鏡可以清楚地看見它。分子比細胞小得多,一滴水中含有的分子數讓人去數,每秒鐘數1個,需要數幾十萬億年。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按相同比例,乒乓球則有地球那么大。

  你能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鏡看不見,即使用光學顯微鏡也看不見。只有用現代最先進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才能看見一些較大的物質分子。  分子很小的概念用對比或比喻的手法,讓學生自己得出分子很小的概念,使學生對分子的認識更形象些。

  構成物質眾多的分子是緊密無間的擠在一起,還是彼此間存在一定的空隙呢?

  為了幫助我們理解,讓我們來看一個實驗。

  演示實驗1、量筒中倒入黃豆,再倒入芝麻。記下黃豆和芝麻的總體積。

  2、將量筒反復搖晃幾次,使他們混合后,記下他們的總體積。

  觀察現象,讓學生描述現象和結論。

  水由水分子構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構成,他們分子之間有空隙嗎?

  讓學生自己來作實驗證實。

  你觀察到什么現象?

  你得到什么結論?

  舉例:固體、液體、氣體之間的空隙的大小關系。 有空隙的。   芝麻和黃豆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 1、 往量筒中倒入10毫升酒精,往量筒中倒入10毫升水。

  2、 把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看最終的總體積。

  總體積變小了。

  分子之間有空隙。

  鐵塊很難被壓縮,而氣體很容易被壓縮。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比固體、液體分子間的空隙大。 用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可以很形象地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化抽象為形象,更為學生的動手和動腦思考提供了空間。

  構成物質的分子是靜止不動的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還是處于不停的運動中?

  能舉例嗎?

  香水分子從瓶內跑到周圍的空氣中,進入另一處的現象。象這種由于分子的運動而使物質從一處進入另一處的現象叫做擴散。

  分子的運動速度是極快的,在0攝氏度時,氫氣分子每秒可跑1700米,他們是無序碰撞的,碰撞了之后朝不同的發現運動所以擴散的速度見減慢了。打開香水的蓋子不能馬上聞到香味。

  氣體會發生擴散,液體和固體是否也會發生擴散?

  實驗:將熱水和冷水倒入燒杯中,再用注射器將紅墨水注入,

  觀察一段時間,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在熱水中擴散地快還是冷水中快?依據是什么(讓同學摸燒杯壁感受冷暖)

  兩杯水中發生的現象有什么不同?

  你得出什么結論?

  與氣體擴散一樣,液體多少也是由于分子的運動引起的,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劇烈。

  擴散現象還可能在固體中發生,只是進行得非常緩慢,請同學們舉例?

  擴散現象說明了什么? 不停的運動中

  打開香水的蓋子。聞到廚房飯菜香味。   水中的紅墨水擴散開來。

  熱水中的紅墨水擴散的快。

  液體也會發生擴散,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舉固體擴散的例子。如:鉛片和金片的例子,晶體管分子之間有間隙,分子是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蒸發是  一種緩慢的汽化方式,從分子運動的角度看,蒸發實質是處于液體表面的分子由于運動離開液體的過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越容易離開液面。所以蒸發是在液體表面進行的汽化現象。同時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蒸發越快。

  沸騰  從分子運動的角度看,液體沸騰時,處于液面的分子要離開液體,另一方面,液體內部的分子也要離開液體,所以我們說沸騰是比蒸發劇烈地多的汽化現象,同時蒸發和沸騰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教學反思 對于分子和分子運動論,學生感覺很抽象,所以在本節課中應該安排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做學生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用事實引導學生思考。  

物質的構成 篇2

  設計思想: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它關系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系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我們今天所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互教互學。沃德說過“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好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因此,本節教學活動的設計理念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親歷一個全新的探究過程,建構新知:即“情境——探究——交流”過程。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第二章中學習了有關細胞學說的知識以后,更深的從微觀層次上去認識物質的本質,能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解釋一定的現象。分子是化學基本概念的組成部分,是化學的基礎,因此這節內容在教材的地位非常明顯。本節內容對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有關物質結構方面的知識至關重要,重點難點也隨之明確。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子性質有關內容。 

  教學難點:關于分子間隙的有關內容。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初步了解探究事物的基本方法。知道要借助儀器,探究實驗等等。然而七年級的學生理解分子的抽象定義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從宏觀世界走向微觀粒子需要一個過程。因此,要讓學生經過分組實驗、自主探究;教師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并進行全面觀察和總結,讓學生建構起對分子的正確認識。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內容的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確認分子比細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能列舉反映分子之間存在空隙的現象。能用事實說明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比固體和液體分子之間的空隙大得多。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節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描述和解釋現象的綜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 

  通過積極參與,培養學生探索微觀世界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的合作精神及團隊精神,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信念。

  實驗準備:

  分組:學生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

  學生分組實驗器材:方糖 放大鏡筷子  一次性杯子  試管(加標簽)燒杯  量筒  水  酒精(已染色) 黃豆  芝麻

  教師實驗器材:學生分組實驗器材一套  針筒  研缽

  教學過程:

  情境一::從我們聞到芬芳的花香著手,但又看不到花的什么東西跑到我們的鼻子里引入。

  設計意圖:設計懸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情境二:回憶甘蔗的味道,從細胞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甘蔗汁是從甘蔗的細胞中壓榨出來的,那么存在于甘蔗細胞內的糖和水等物質又是由什么構成的呢?

  引入學生實驗:觀察蔗糖的三個實驗(觀察方糖、觀察碾碎的方糖、觀察糖水),順便提及研缽的作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一步一步考慮,最后讓學生從水變甜的事實,或蒸發后有糖晶體析出確認蔗糖沒有消失,只是以極小的微粒存在,從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結論,把學生引入物質的微觀世界。 

  情境三:讓學生說說還想了解分子的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展開翅膀想象,對分子提出更多疑問,通過今天學習解決或留到課后查閱,延續學習的積極性。

  情境四:根據學生們的提問質疑,引入分子體積大小與質量的大小。

  事實:用掃描顯微鏡才能看到,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有100000000000000000000個。

  形象例子:如果讓人去數,每秒種數一個,要數幾十萬億年;如果把水分子與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像乒乓球與地球之比。計算一個水分子的質量。

  設計意圖:引出分子的概念后,進一步通過形象對比,比喻及計算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分子是很小的微粒。

  情境五:一支試管加入部分水和部分酒精,記下液面標記,提問振蕩混合后會怎么樣?

  學生回答猜想。

  學生實驗:同上做試驗,看看現象如何?

  學生交流,繼續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設計意圖:通過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學生實驗:黃豆和芝麻混合的總體積減少的實驗。 

  設計意圖:用黃豆和芝麻之間有空隙進行類比,直觀表現構成物質分子之間一定存在空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當兩者混合時,由于分子填補了這些空隙,所以總體積就會減少。 

  情境六:學生討論,列舉日常生活的關于分子有間隙的例子。

  師:我們用袋子裝油餅,手上會有油的現象。

  設計意圖:拋磚引玉,發散學生思維。

  學生體會:針筒分別裝水與空氣,擠壓后的感覺及現象。

  設計意圖:用體會說明固體、液體分子間的空隙大,還是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大。 

  小結:分子之間存在空隙,一般氣體的分子間隙較大。

  情境七:如果你是一個分子,你如何介紹自己?

  學生代表介紹我是一個分子。

  小結: 1.我是分子,我很小,可在各個角落都有我們的身影,但你們人類看不見我。 

  2.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我們的個頭一般都小,我們緊密團結在一起,但我們又保持適當的距離。

  學生練一練。(課內練習) 

  情境七:作業布置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課外繼續探究。

  (板書)物質的構成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1、分子的體積很小,質量也很小。

  2、分子之間有間隙。

物質的構成 篇3

  第4節    物質的構成

  教學目標:

  1.了解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確認分子比細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能列舉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的現象。確認不同的物質,分子的大小并不相同。知道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比固體和液體之間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擴散現象。確認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生擴散,能列舉反映固體、液體、氣體擴散的現象和事實,能用分子的運動解釋擴散現象。理解擴散的快慢與溫度的關系,能敘述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分子間存在空隙。擴散現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引入一:提出物態變化中的許多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為了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學習物質構成。

  引入二:細胞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甘蔗汁從甘蔗的細胞中壓榨出來,說明甘蔗細胞中含有多種物質,那么,存在于甘蔗細胞內的糖和水等物質又是由什么構成呢?

  學生實驗:觀察蔗糖的三個實驗(觀察方糖、觀察碾碎的方糖、觀察糖水)。讓學生一步步考慮,最后根據水變甜的事實,確認蔗糖沒有消失,在水中以極小的微粒存在,從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結論,把學生引入物質的微觀世界。

  分子——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分子很小的概念——可以采用對比或比喻的手法,如:

  ⑴一杯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如果讓人去數,每秒種數一個,要數幾十億億年。

  ⑵如果把水分子與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象乒乓球與地球之比。

  ⑶2500萬個水分子排列起來才只有1厘米長,而同樣數目的乒乓球挨個排列起來有750千米長,相當于北京到南京的直線距離。

  二、分子之間有空隙

  兩個演示實驗:(前一個是主實驗,后一個是輔助實驗)

  做水和酒精混合的實驗時:用有刻度的小試管。

  黃豆和芝麻混合的實驗總體積減少,其實跟兩種顆粒之間存在著空隙有關,又跟兩種顆粒的大小不同有關,所以應選用顆粒大小差異較大的,實驗效果就較明顯。當然模擬實驗只是用來幫助人們理解某個道理,它與所要說明的道理之間并不存在著簡單的因果關系。我們不能認為,因為黃豆和芝麻之間有空隙,所以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一定存在空隙,只能說與黃豆和芝麻混合的現象相類似,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當兩者混合時,由于分子填補了這些空隙,所以總體積就會減少。

  討論:四人小組討論,每一組上報討論結果,并要列舉固體、液體分子間的空隙大,還是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大。教師歸納。

  三、分子處于不停地運動中

  氣體的擴散實驗:打開香水瓶蓋,讓學生聞氣味。使學生認識到氣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著,這個實驗簡單易做,而且直觀性和形象性強。也可改為在教室里噴灑空氣清新劑或點燃衛生香,讓學生聞氣味。

  什么叫擴散?進行氣體擴散的微觀解釋,符合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

  液體的擴散實驗:紅墨水在水中的擴散實驗。應當用注射器將紅墨水注入水的底部,然后讓學生觀察紅墨水向周圍散開的現象。紅墨水在水中擴散的實驗需要較長的時間,可以在開始上課時將紅墨水注入水中。兩杯水,一杯用冷水,一杯用熱水,讓學生發現紅墨水在兩杯水中散開的快慢跟溫度的高低有關,溫度越高,擴散越快。擴散是由分子的運動引起的。

  擴散現象也能在固體中發生。教師介紹金和鉛的擴散實驗。讓學生舉例固體擴散的實例。

  教師總結。固體的擴散在制造金屬零件和現代電子基本元件晶體管的制造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鋼件的表面滲碳法,從而提高鋼件的硬度;滲鋁法,從而提高鋼件的耐熱性;在晶體管中滲入微量的雜質,從而控制半導體性質。

  討論:比較氣體、液體、固體中擴散的快慢。

  擴散現象除了能說明分子的運動之外,還能說明什么?

  四、物態變化現象的微觀解釋

  蒸發現象的微觀本質和沸騰現象的微觀本質兩幅圖片

  思考:你還能利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其他物態變化的現象嗎?思考題是為了把所學的分子運動論微觀知識全面去解釋其他物態變化,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思考完后,可讓學生搶答的方式解釋物態變化的實際。

  除了教材中的二個練習外,可以補充一個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在網上收集有關分子科學的題目。

  《物質的構成》教學反思

  《物質的構成》這一節課比較抽象,講的是物質構成的微觀領域,比如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之間有空隙;分子處于不停地運動之中以及物態變化的微觀解釋。要講好這一節課,關鍵是要化抽象為具體,做好各種演示實驗。

  在講“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時,要從觀察方型蔗糖、觀察碾碎的蔗糖到觀察糖水,來引出蔗糖分子,并且強調分子只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很小,要通過比喻的方法告訴學生。

  在講“分子之間有空隙”時,要做好主實驗和輔助實驗。酒精和水的混合實驗要用有刻度的小試管,比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紅色酒精混合后的體積會明顯小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黃豆和芝麻的輔助實驗很明顯,要用黑芝麻。

  同樣道理,在講“分子處于不停地運動之中和物態變化的微觀解釋”時,也要做好演示實驗。因為這一節課的重點是分子、分子的運動、物質的擴散現象。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比較明顯感覺到這樣一些變化:教師的民主、平等意識明顯增強,教師的角色有了變化,由比較傳統的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轉變。教學活動比較豐富多彩,特別是加強了實驗教學,能夠吸引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喜歡發言,思維空間增大。課堂上的討論加強了,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作業與教材不符合;有些教材內容難度過大,要求不明確;對老師來說,要完成這樣的《科學》教學有一定難度,無論是知識面還是教學方法都有問題;對初一學生來說,下放這樣的《科學》課程,使學生的兩極分化提前出現,也就是說,從初二提前到了初一;學生的學習規范比以前差了。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認為,在教學方面:探討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根據新課程標準,根據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在評價方面:要過程性評價;對合作小組的活動有一個結果性評價;對作業的評價。比如對待課外作業,我們以往是全批全改,包辦代替,學生的依賴性強。能否嘗試讓學生自批、合作小組互批,然后教師檢查,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

物質的構成 篇4

  第10講 物質的構成 考點內容 年份 題型 題號 分值 考查方式 1 分子的性質及應用  選擇題 9 2 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用分子性質解釋相關現象  選擇題 9 2 結合教材實驗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分子的不斷運動  選擇題 11 2 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質 2 原子構成、性質及應用  選擇題 2 2 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原子數目的表示方法 3 核外電子排布、離子  選擇題 4 0.5 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3個鐵離子的表示方法  選擇題 6(c) 0.5 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考查有關離子的分析推理 選擇題 6(d) 0.5 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離子中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的關系  本講內容我省在考查時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占試卷分值約為3分,預計在XX年我省中考會繼續以考查分子的性質與應用,原子、離子等知識為重點。  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質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相同 點 ①分子、原子的體積和質量都____; ②分子、原子都在不斷地____; ③分子、原子之間都有____; ④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區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____再分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____再分 聯系 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分子是由____構成的  原子的構成、性質及應用 1.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但由于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________中不可以再分。 2.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構成的,構成原子的三種粒子是:________(帶正電)、________(不帶電)、________(帶負電)。(注意特例:一般的氫原子無________)由于原子核所帶電量和核外電子所帶的____________,電性________,因此整個原子________。 3.在原子中:________數=________數=________數,但是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4.原子核很小,相對于原子核來說核外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在核外做高速運動。 5.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這是因為________和________的質量幾乎相等,而一個電子的質量只相當于一個質子質量的1/1 836。 6.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種________(碳-12)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__________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如果用算式表示,可以表示為:相對原子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原子中電子的質量,則發現:相對原子質量≈________數+________數。  核外電子的排布 1.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 (1)通常用________表明運動著的電子離核遠近的不同。 (2)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最少的有________層,最多的有________層,最外層電子最多不超過________個。(只有1層的不超過2個) 2.原子結構示意圖 (1)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 (2)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 元素種類 最外層電子數 元素的性質 金屬元素 ____個 原子易____電子 非金屬元素 ____個 原子易____電子 稀有氣體元素 ____個(氦2個) 不易得、失電子,穩定 結論 ____________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  離子 1.帶電的____________叫做離子,帶正電荷的離子叫做________,帶負電荷的離子叫做________。 2.離子符號表示的意義 【溫馨提示】①在原子中: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②在離子中: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3.原子和離子的關系 粒子結構 電性 粒子 名稱 符號 結構示意圖 原子 核電荷數_____核外電子數 電中性 氖原子 _____ 離 子 陽 離 子 核電荷數_____核外電子數 帶正電 鈉離子 _____ 陰 離 子 核電荷數_____核外電子數 帶負電 氯離子 _____ 原子 與離 子的 聯系 相互轉化:   4.分子、原子和離子的比較 相 同 點 ①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②都是微觀概念,既講種類,又論個數; ③都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且質量、體積都很小; ④都在不停地運動,粒子間都有一定間隔; ⑤同種粒子的性質相同,不同種粒子的性質不同 相 異 點 ①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②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也可構成分子; ③分子、原子不顯電性,離子顯電性; ④原子和離子可通過得失電子相互轉化 轉 化 關 系 原子                     命題點1 分子的性質及應用  (·河北)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 a.水結成冰——分子發生變化 b.氣體易被壓縮——分子間隔大 c.水加糖變甜——分子不停地運動 d.鐵塊很難壓縮——分子間存在斥力 思路點撥:水結成冰,是分子間間隔改變,分子本身并沒有發生變化。 本題考查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需要認識微粒的主要性質(以分子為例):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間有作用力。另外,要熟記一些微粒典型的宏觀表現的例子,以便于區分它們。                    1.(·河北)如圖所示實驗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解釋的是(  )      a.聞到氣味   b.氣體混合      c.刻出劃痕   d.品紅溶解 2.(·河北)登山時喝空的礦泉水瓶,擰緊瓶蓋。下山后瓶子變癟,瓶內的氣體分子(  ) a.個數減少 b.質量減少 c.間隔變小 d.體積減小 3.(·石家莊一模)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液氧是淡藍色的——氧氣分子是淡藍色的 b.冰受熱變為水,水受熱變為水蒸氣——構成物質的分子可以再分 c.水結冰后不能流動——水分子在0 ℃以下將不再運動 d.5 ml水與5 ml食醋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 ml——分子之間有間隔 命題點2 原子的構成、性質及應用  (·北京)一種鐵原子的原子核內有26個質子和30個中子,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4 b.26 c.30 d.56 思路點撥: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弄清原子中各微粒間的數量關系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所在。                    4.(·臺州)如圖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模型表示一種碳原子 b.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4 c.該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2個電子上 d.該原子核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 5.(·荊州)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質子c.電子 d.質子和中子 6.(·杭州)考古學上常用碳-14原子測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結構上的不同之處是中子數不同,它們的原子質量之比是________。 命題點3 核外電子排布、離子  (·成都)兩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是na和na+,其中相同的是(  ) a.電子數     b.質子數c.電子層數 d.所帶電荷數 思路點撥: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含義進行解答,圈內數字表示質子數。                    7.(·蘇州)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 a.銅 b.二氧化碳c.金剛石 d.氯化鈉 8.(·菏澤)下列是幾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微粒①易得到電子 b.微粒②和④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屬于同種元素 c.微粒③易形成+1價金屬陽離子 d.微粒④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9.(·菏澤)有a、b、c、d四種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如下: (1)d元素的名稱為________,d元素與上圖中_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d元素的離子符號為________。 (2)a、b、c三種元素能形成一種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3)a、b兩種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為________(寫化學式),其中b元素化合價為________。 第10講 物質的構成                     一、選擇題 1.(·襄陽)“一滴水中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間有間隔 d.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2.(·云南)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的是(  ) a.電子 b.原子 c.分子 d.離子 3.(·綿陽)下列各種粒子,不帶電的是(  ) a.原子核 b.質子 c.中子 d.電子 4.(·汕尾)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水 b.鋁 c.金剛石 d.氯化鈉 5.(·溫州)最近某科研小組證實了117號元素的存在,其原子的原子核內有117個質子和176個中子,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59 b.117 c.176 d.293 6.(·石家莊二模)用分子的知識對下列現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做飯時炊煙裊裊,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 b.一塊金屬很難被壓縮,是由于分子間沒有間隙 c.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變大 d.房間里噴灑香水后滿屋飄香,是由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 7.(·荊州)下面所列各項中,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最為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元素的核電荷數 c.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8. (·阜新)某離子核內所含的核電荷數為17,核外電子數為18,該粒子一定是(  ) a.原子 b.分子 c.陰離子 d.陽離子 9.(·廣州)原子的構成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是實心球體 b.原子、中子、電子均勻分布在原子中 c.質子與電子質量相等 d.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0.(·石家莊市內四區畢業聯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都能構成物質 d.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二、填空及簡答題 11.(·株洲)下圖中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x =______;a粒子的化學式是 ______。 (2)由b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b粒子的名稱是________。 (3)以上四種結構示意圖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離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2.(·重慶a卷)初中化學學習中,我們初步認識了物質的微觀結構。 (1)氯化鈉、金剛石、干冰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________。 (2)是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該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3)下圖是co與o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3.(·荊州)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其中n≠0),請回答下列問題。 (1)n的最大值為________。 (2)若該粒子帶兩個單位的負電荷,則其對應的化學符號為________;由+6價的該元素形成的常見酸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若m-n=10,則該粒子對應的常見金屬元素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 14.(·綏化)把握微觀世界,了解構成物質的奧秘,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 (1)反應物中單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通過該圖你能獲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條即可)。 第10講 物質的構成考點解讀考點1 化學性質 化學變化 很小 運動 間隔 可以 不能 原子考點2 1.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2.原子核和核外電子 質子 中子3.核電荷 質子 核外電子 不一定 5.原子核 質子 中子 6.碳原子 原子的質量 原子實際質量/碳-12原子質量的1/12 質子 中子考點3 1.(1)電子層 (2)1 7 8 2.(1)質子數 電子層 原子核 該電子層的電子數 (2)<4 失 ≥4 得 8 最外層電子數考點4 1.原子或原子團 陽離子 陰離子 2.1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2個鎂離子 3.= ne > na+ < cl各個擊破例1 a 例2 b 例3 b 例4 題組訓練 1.c 2.c 3.d 4.d 5.b 6.7∶6 7.d 8.b 9.(1)硫 b s- (2)> (3)h -1整合集訓 2.a 3.c 4.a 5.b 6.d 7.d 8.c 9.d 10.c(1)2 s- (2)鋁原子 (3)ad(1)氯化鈉(或nacl) (2)失去 (3)d(1)8 (2)s- h (3)na、mg、al(1)o2 4nh+3o2n2+6h 置換 (2)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或氨氣和氧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產氮氣和水)

物質的構成(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密度教案(通用13篇)

    1、了解密度公式,會用密度公式計算物體的密度或物體的質量、體積。2、了解密度單位。3、了解密度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用途。4、會用托盤天平、刻度尺或量筒等器材測定固體的密度或液體的密度。...

  •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精選11篇)

    課 題第二節 日 期教學目標1.學會聲音的產生原因;聲音傳播需要物質;聲音傳播的快慢。2.會學理解和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會綜合分析聲音與光傳播的異同;會把學到的知識解釋各現象。...

  • 汽化和液化(精選4篇)

    【內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節,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溫度的概念、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質通常存在的三種狀態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這些知識都為這一節課的學習作了充分的準備。...

  • 人體的呼吸(精選4篇)

    1、了解解消化系統的器官組成。2、了解各部分的名稱和何置。3、了解消化腺的種類、分布和主要功能。教材重點難點重點:1、鼻腔內鼻毛黏膜的作用2、氣管內黏膜的作用難點:肺的結構特點教具ppt課件、豬肺一只或、玻璃管一根。...

  •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精選4篇)

    第1課時 長度的測量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1)知道測量的意義。知道長度和體積的單位及其常用單位。(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測量范圍。...

  •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精選4篇)

    教學目標 1、 區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2、 了解溶解度的意義并會查閱溶解度表3、 了解外界條件能夠影響物質的性質4、 會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能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區別溶解度的...

  • 力教案(精選14篇)

    1、能描述力的概念。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能說出力的作用效果教材重點難點重點:力的概念、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難點: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講授、討論、活動教 學...

  • 科學探究(通用14篇)

    第1章 第7節 科學探究課 題科學探究類型以主體合作式探索活動為主的實驗課 教學目標知識發現目 標 1、通過對生雞蛋還是熟雞蛋的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再通過對科學家對熱氣球的發明,能讓學生概括知道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 不斷運動的地球(精選2篇)

    第四章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 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的運動。 2.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1)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 (2)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3.地球自轉的周期:約1天(約24小時)。...

  • 初中科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少妇富婆一区二区三区夜夜 | 老司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精品二区 | 丰满少妇AV无码区 | 污污av |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 成年在线影视免费观看 |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 天海翼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竹霞 | 最新国产一区 |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gl视频 | 国产清纯白嫩大学生正在播放 | 国产综合首页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二区 |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 爱福利视频网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老司机深夜福利网站 | 99视频播放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 少妇无码一晚三次 |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 黄色av免费 | 欧美∨a|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 91久久精品夜夜躁日日躁欧美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播放 | 色91视频 | 久草网av| 国产精品午夜理论片福利不卡 |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观看 | 亚洲xxxx视频 | 日韩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原创AV片国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