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下:02課 長城禮贊
一、教材分析 《長城禮贊》
本課《長城禮贊》是欣賞·評述與繪畫·表現結合的綜合課型,通過欣賞評述《長城禮贊》作品把握美術主題創作的基本表現手法。通過贊美長城,描繪祖國壯麗的山河,借以歌頌那些捍衛我們民族獨立與尊嚴的血肉長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下:02課 長城禮贊
教材選用象征中華民族形象的萬里長城進行導入,喚起學生對祖國壯麗河山的深情,喚起學生對我們偉大民族與悠久歷史的熱愛。通過《黃河魂》與《回望》為重點的作品欣賞,讓學生在具體分析畫面處理過程中,初步體會形式與情感表現之間的對應關系。
活動一的設置,通過作品欣賞,使學生從對繪畫形式的理解升華到熱愛祖國的主題上。為教學進入到后面的學習活動,弘揚保衛國家,捍衛民族尊嚴的情感主題提供積極的鋪墊。
活動二及活動三著重參照資料,描繪古代將士和表現人民軍隊的風采,或壯烈的戰爭場景,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習表現英雄人物的方法。
為了積極促進欣賞分析的深入開展,幫助教學更快進入教學情境,教材對應作品呈現了促進教學交流與探討的相關教學提示或設問。
資料庫中出現了古代戰爭的服飾與兵器,提示教學中應該注重相關歷史資料的收集,描繪古代的將士造型要體現出一定的歷史真實性,尤其注意區別于現在一些流行的科幻武俠動畫片中憑空想像的武士道具。重點介紹了構圖基本形式線、形與情感對應關系的知識,主要幫助學生強化形式選擇與情感表現之間的對應關系。
學習大空間綜合歷史教學的內容,強化了愛國主義主題。通過收集整理中學歷史教材中我們民族曾經蒙受的恥辱,提醒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選擇了具有恢弘氣勢的繪畫作品《開國大典》,擴展了學生對同類主題藝術表現的認識。兩個活動對應,強化了愛國主義的情感主題。
二、教學目標
◆學會分析繪畫、攝影構圖特點的一般方法。
◆嘗試運用構圖的一般方法表現雄偉、高大的形象
◆嘗試用繪畫表現歌頌祖國、保衛祖國的題材。
三、教學思路
1.教學任務確定擬用三個課時分別完成本課教學活動。第一課時通過欣賞攝影繪畫作品,了解分析構圖特點以及表現方法,嘗試運用所學構圖方法表現雄偉長城。第二課時學習人物畫法,嘗試表現心目中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并運用前一課時所學,設置畫面的背景環境。第三課時選擇歌頌人民軍隊的英雄氣概和風采、歌頌民族英雄等愛國主義主題,嘗試運用紀念碑式的構圖形式進行表現。
2.教學準備
教學媒材的準備包括繪畫工具,人物畫參考資料,教學用示范、示意掛圖、幻燈片或多媒體課件等。
課前可以布置學生收集長城、民族英雄、人民解放軍等相關圖片,或運用繪畫方式記錄有代表性的景色或著名的歷史遺跡,作為課堂教學和作業的參考資料。
3.教學策略
第一課時的教學從欣賞、分析作品開始。欣賞、分析篇首攝影作品《長城》,引導、啟發學生從強烈的明暗對比和回轉頓挫的構圖中,品味長城的雄偉和滄桑,體會作品中表現的威嚴挺拔、不屈不撓的民族氣概。對比用其他風格表現長城的攝影作品,讓學生用貼切、簡短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如:高聳、平遠、蜿蜒等等。明確畫長城的教學任務,以此完成本課的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