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1課 長河漫步
4. 關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周密的組織,要注意圖片和文字清晰簡潔、準確無誤;演示內容和講解內容的一致性;演示時機的選擇,要與內容進度相貼切;演示的速度適中等等。
5. 關于采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除以討論、分析為主的教學組織方式以外,根據當地條件,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如博物館、歷史遺跡、互聯網等;舉辦小型展覽和專題講座,選擇主題編撰圖文并茂的美術文集,在校園網上提供一定規模、數量的圖片文字資料供學生瀏覽等等。
6. 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使整個欣賞過程明晰、有條理,以便學生理解、掌握和記憶。
六、教 學 資 料
舞蹈紋盆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
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盆內繪有五人一組的三隊舞蹈者在手舞足蹈,氣氛熱烈。人物都帶有頭飾和尾飾,表明他們正在操演某種原始祭祀活動。
人面魚紋盆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生殖崇拜的象征,魚在仰韶文化陶繪中是出現最多的圖像之一!度嗣骠~紋盆》以圖案結構線作為抓形的基礎。有人把它看做半坡人的巫術圖騰,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饕餮紋
商周青銅器上的紋飾母題,以獸面牛首為主體,左右對稱展開夔龍或夔鳳圖案,其形象獰厲可怖,是用來“辨神奸”的圖騰符號。
夔
古代傳說中一種奇異的動物,如龍一足。
秦陵兵馬俑
人物、山水、花鳥
中國古代人物畫一直遵循著“以形寫神”的表現原則,戰國時代的“形具而神生”論,東晉顧愷之的“以形寫神”論,到南齊謝赫在品評人物畫的“六法”中把人物的“氣韻生動”擺在首要的地位和作為最高的準則,因此,在中國人物畫中突出揭示的是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神情氣質。
中國古代山水畫主要以描繪自然山川及人文景觀為表現對象,但絕不是這些景物的簡單再現。中國山水畫以其優秀的藝術傳統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成為世界藝術史上的珍寶。早在山水畫的萌芽階段,人們就強調山水畫的創作歸于“神思”,即強調藝術家面對大自然的想像活動,進行“至情”和“意境”的創造,追求“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以達到“暢神抒懷”的目的。這種審美特征一直貫穿在歷代山水畫作品中,也成為山水畫家自覺遵循的美學原則。
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從畫史所載及實物資料來印證,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魏晉南北朝為山水畫的萌芽期;隋唐為山水畫的獨立發展期;宋元為山水畫的成熟高峰期;明清為山水畫的筆墨程式鞏固完善期。
中國花鳥畫的描繪對象,不僅僅指花和鳥,而泛指各種動植物,包括花卉、竹石、蔬果、翎毛、魚蟲、走獸、博古等類。描繪各種動植物也不僅僅是讓人了解其外表形狀和生物的特征,而是通過這些具有生命活力的實體,來揭示人與自然生物的審美同構心理因素,借物抒情,以傳達人們的愿望和理想!盃钗铩迸c“抒情”在中國花鳥畫的發展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二馬圖》畫后題記:“予吏事之余,偶圖肥瘠二馬,肥者骨骼權奇,縈一索而立峻坡,雖有厭飫芻豆之榮,寧無羊腸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剝落,嚙枯草而立風霜,雖有終身擯斥之狀,而無晨馳夜秣之勞。甚矣哉,物情之不類也如此。世之士大夫廉濫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國,不失其為廉;茍肥一己而瘠萬民,豈不貽污濫之恥歟?按圖索驥,得不愧于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