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活動 繪畫的語言
八年級 第一單元 活動一 繪畫的語言
活動一 繪畫的語言
教學設計(一)
設計思路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繪畫的語言和繪畫的表現方法。首先出示運用不同語言表現的繪畫作品,讓同學比較分析他們的不同之處。以問題導入課題,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分別用對比的方法講解繪畫的語言。繪畫的語言包括很多,本課重點講解線條、明暗、色彩語言。在了解繪畫語言的基礎上,講解藝術家運用這些語言創造了不同的繪畫作品,包括寫實性繪畫、表現性繪畫、抽象性繪畫。最后,出示不同的繪畫作品,請同學運用所學知識欣賞和分析這些作品。
教學目標
1.了解繪畫語言中的線條語言、明暗語言、色彩語言;了解這些語言在繪畫中的作用。
2.了解藝術家運用這些繪畫語言創造出不同表現方法的繪畫作品,包括寫實性繪畫作品、表現性繪畫作品、抽象性繪畫作品。
欣賞、感受、認識和評述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形象直觀的表現方面的不同特點,以及多種表現手段。
教學重點
藝術語言(線條語言、色彩語言、明暗語言)和繪畫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繪畫語言和繪畫的表現方法分析繪畫作品。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一、導入
二、講新課
1.繪畫的語言
教師總結
(1) 線條語言
出示課件
出示吳道子《 宋子天王圖》 局部
運用同樣方法分析后面幾幅作品。
(2) 明暗語言的特征
出示課件
分析作品
出示:西班牙委拉斯凱支 《 教皇英諾森十世》
運用同樣方法分析后面幾幅作品。
(3) 色彩語言的特征
出示:法國莫奈《印象 日出》
色彩語言的分類:
固有色色彩
條件性色彩
(對比講解)
情緒性色彩
裝飾性色彩
(對比講解)
教師總結
2.繪畫的表現方法
(1)寫實性繪畫
出示《父親》羅中立和維米爾的作品
(2)表現性繪畫
(3)抽象性繪畫
三、欣賞與評述
四、教師總結
提問:當你高興、傷心、煩惱、痛苦時會用什么方法記錄下這些感受?
教師:繪畫是視覺的語言,它能表達我們的情感。
出示作品,教師總結:繪畫語言的不同運用,產生出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
出示三幅作品
提問:這三幅作品畫的都是人物,在塑造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繪畫創作是運用線條、 形體、 色彩、 明暗等,依據一定的形式法則進行搭配組合,來表達情感、與人交流。
提問:請比較以下作品中的線條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提問作品中線條給你的感覺是什么?
教師提問:什么是明暗語言?
運用色彩的黑白灰關系來顯示物體的立體感和凹凸感。
教師提問:這幅畫給你什么感受?
色彩的明暗和體積能很好表現出教皇的威嚴和狡詐。
不同的色彩給人不同的感受,藝術家把色彩作為美術最富有表情和某種象征意義的藝術語言。
提問:
這兩幅作品在色彩表現上有什么不同?
教師總結:
條件性色彩是再現物象在特定光線和環境下呈現的色彩。
固有色色彩是排除了環境復雜的反射色光對物體本來顏色的影響,依靠顏色的深淺來表現物象。
提問:
這兩幅作品在色彩表現上有什么不同?
教師總結:
情緒性色彩是色彩給予人的情緒的感染,而在畫面中形成一種明顯的色調表情。
裝飾性色彩是畫家從表現意圖出發主觀進行色彩搭配。
藝術家運用線條、 形體、 色彩、 明暗等,依據一定的形式法則進行搭配組合,創造出不同的繪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