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活動 繪畫的語言
這兩幅作品真實地再現了生活中的形象。
寫實性繪畫讓人看的是形象內容。雖然對描繪的對象有一定的加工、取舍、改造,這是為了將形象刻畫得更真實。藝術家的主觀情感都隱藏在形象的背后。
表現性繪畫作品以描繪的對象作為媒介,表現的是畫家情感、思想、意念等主觀世界。表現性美術的特征
改變了物體原來的形與色。
不必以物象為媒介,不必受具體物象的約束,用點、線、形、色作為符號,表現純精神的藝術。常表現為激動、煩亂、寧靜、幻影、音樂、噪音等情緒。
教師出示作品
提出問題:分析以下作品運用了哪些繪畫語言和表現方法,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繪畫的語言和表現方法,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欣賞和創作美術作品。
學生回答:日記、繪畫等。
學生觀看。
學生回答:一幅是用線條塑造的,一幅是用明暗塑造的,一幅是用色彩塑造的。
(學生回答不出,需要教師引導。)
一幅較輕松、流暢。一幅線條瀟灑、有力度。
輕重起落、美妙流暢
轉折有情、富于變化。
學生聽講。
畫得非常逼真。表現出教皇的威嚴和狡詐。
學生聽講。
學生比較:一幅色彩豐富,一幅色彩不豐富。
學生比較:一幅色彩強烈、夸張。一幅色不真實,但搭配好看。
分析再現性繪畫作品。
學生欣賞表現性繪畫
分析表現性繪畫作品。
學生欣賞抽象性繪畫作品。
分析抽象性繪畫作品。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了解繪畫也是表達情感與人交流的一種語言。
了解語言的不同運用產生出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
了解繪畫的語言主要包括線條語言、明暗語言、色彩語言。
繪畫作品是運用這些語言依據一定的形式法則進行搭配組合,來表達情感、與人交流。
了解不同線條給人不同的感受。藝術家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線條,來表達著自己的情感。
了解明暗語言的特征。
了解色彩的明暗在繪畫中的作用。
了解色彩語言的特征。
了解再現性色彩包括條件性色彩和固有色色彩。
了解表現性色彩包括情緒性色彩和裝飾性色彩。
了解寫實性繪畫特征。
了解表現性繪畫的特征改變了物體原來的形與色。
了解抽象性繪畫的特征。
運用所學的藝術語言和繪畫的表現方法分析評述美術作品。
教學設計(二)
設計思路
學習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和表現方法。了解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作用。運用這些語言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欣賞、感受、交流、體會中外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和認識中外不同的美術作品,了解繪畫造型的語言和表現方法,培養初步的審美經驗。
2.學會從造型的角度評述美術作品,獲得初步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對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藝術表現方法的了解。
教學難點
運用藝術語言知識評述自己喜歡的中外繪畫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達芬奇創作的作品有哪些?
學生回答:
教師展示《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這幅作品?
學生回答。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解讀一幅繪畫作品。
二、講新課
出示兩幅作品
教師提問:拋開畫面的內容,找這兩幅繪畫作品的共同之處。
教師總結:繪畫創作都要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造型藝術手段,即線條、形狀、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進行表現。這些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運用方式便成為作者進行藝術表現或與他人交流的藝術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