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藝術下冊全冊教案 2
2.教學建議:
(1)可讓學生課前把英文朗讀準確。
(2)弱起是這首歌的節奏特征,第一樂段在弱起拍之前的休止要注意呼吸并不能拖拍;第二樂段在弱起拍之前的休止要快吸,并在后一句的出音時要有彈性,以突出兩個樂段的情緒對比。
(3)第二樂段的最高音為f2,要有一定的發聲位置,不要大喊大叫。可降調。
(4)歌曲抒情優美,和聲的加入更增添了夢的意境,由于這首歌的第二聲部有輪唱的特點,技術難度較低,故盡量要按原譜來唱。
(5)適當介紹劇情,也可觀看vcd片。
二、藝術天地
(一)戲曲:京劇《貞觀盛事》
1. 內容介紹:
劇情梗概:唐代貞觀年間,皇帝李世民勵精圖治,曾采納諫議大夫魏征百余條意見,不斷興利除弊,革故鼎新,初步形成府庫充盈,國力強盛的盛世局面。魏征奉旨出巡,發現各地官員中,奢靡之風漸盛,不法擾民之事亦時有發生。與此同時,京城國舅長孫無忌將一名西域絕色女子,作為賭注“輸”與李世民,他自己則欲強娶隋朝舊臣鄭仁基之女月娟。魏征聞之,巧借國舅開筵之機,向李世民舉薦鄭仁基,使月娟等有機會當面向皇帝陳情,令長孫無忌妄念落空。次日早朝,魏征再次奏本,直陳時弊,要求李世民釋放后宮宮女,為群臣作出戒絕奢靡的表率。在長孫無忌等大臣煽惑下,李世民一時火起,對魏征大發雷霆。事后,李世民目睹后宮宮女如云的實情,又經長孫皇后良言啟發,深感后悔,乃連夜親赴魏府。魏征也正輾轉難眠,欲再次進宮勸諫君王。君臣相見,兩心相印。李世民當即命魏征擬詔,派遣釋后宮三千宮女,讓她們與親人團聚。此舉贏得萬民擁戴,貞觀盛世局面繼續鞏固發展。
該劇以現代人的視角觀照歷史上可貴的人文精神,呈現出大唐盛世的宏偉氣派,鮮明準確地塑造了魏征、李世民這一對良臣明君的人物形象,使觀眾從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啟迪與歷史感悟。精湛的演技、精致的舞美,既顯出京劇深厚的傳統藝術魅力,又展現出求新求變的藝術創造精神。
該劇自1999年公演以來,頻頻獲獎。xx年獲中國藝術節大獎,xx年獲全國第二屆京劇藝術金獎第一名;xx年獲國家文化部頒全國十佳文華大獎,中宣部頒發的全國“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xx年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劇目。
本教材選編的是最后一場的歌舞盛世的尾聲場面。
2.教學建議:
(1)欣賞該劇的目的不在于完整的劇情,而是在于知道京劇這一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在不斷創新,它現在正以新的風貌呈現在人們面前,因此可以傳統京劇與現代京劇作對比的方法進行導入。然后引出話題:《貞觀盛事》有哪些創新之處?它如何既保留了傳統風采,又呈現它的時代特征?
(2)由于不以劇情故事為主要目的,也由于《貞觀盛事》的影象資料局限,因此建議可拓展一些其它現代京劇劇目,如《大唐貴妃》等,引導學生注意劇中的音樂、服裝、唱腔、表現手法、舞臺美術等方面的改革。
(3)參考答案:在題材開拓上是借古喻今的,舞臺美術趨向美觀、寫實、變化,人物造型既保留傳統戲曲原有角色行當,但又使人物生活化,沒有很繁復的裝飾,在表現手段上唱、舞、演一體,音樂上運用音響豐富的樂隊,唱腔更有歌唱性。
這一題可用兩種教法:一是不作深入探究,讓學生在觀看現代京劇后作粗略的了解,二是可在搜集資料后對戲曲的革新、情景等問題作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更熱愛祖國的傳統藝術。 (二)舞蹈《大河之舞》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