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藝術下冊全冊教案 2
(4)參考答案:見“內容介紹”。
(三)音樂劇:《屋頂上的提琴手》
1.內容介紹:
這部電影曾獲四十四屆奧斯卡獎8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攝影、最佳音響和最佳原著音樂3項大獎,其同名舞臺劇在百老匯連演三千余場,是《音樂之聲》演出場次的兩倍。影片以二十世紀初的烏克蘭鄉村為背景,講述猶太裔農夫特維一家的故事。特維的三個女兒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在選擇夫婿的問題上,特維和她們發生了一系列的沖突,在沖突發展過程中,適逢沙皇驅逐猶太人的事件發生,最終他們被迫離開了長年居住的猶太人村莊。
影片并沒有用沉重的筆墨來描繪猶太民族的悲劇命運,相反,特維那種打骨子里透出來的幽默感時常讓觀眾會心一笑。駕馭這種"笑中帶淚"的風格是非常需要藝術功力的,從這個角度上講,《屋》片與貝托貝里尼的《美麗人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片中主角特維的表演被托普(topol,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拿捏得極其準確到位,他一方面正直善良,傳統保守,有深刻的宗教感情和民族尊嚴,另一方面他樂天幽默,善于變通,充滿了對年輕一代的包容和理解。在音樂劇作品歷史上,《屋》片是獨一無二的,它所達到的藝術和思想高度長時間內無人能與匹敵。
片中音樂由百老匯作曲家杰瑞鮑克(jerry bock)創作,融合了大量的猶太和俄羅斯音樂元素,舞蹈設計則由百老匯首屈一指的舞蹈宗師杰羅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1982年他曾帶領其舞蹈團訪華)擔任,加上小提琴天才艾薩克斯特恩(isaac stern)的演繹,使得這部dvd理所當然地成為音樂劇迷的必看劇目之一。
在這部音樂劇里,有許多精彩的唱段,其中以《日出,日落》流傳最廣。它在這個劇里出現了兩次。一次是主人公同意大女兒與裁縫結婚,兩個年輕人高興地跑到村外樹林中,由裁縫唱了這首歌。他們從小在一起,眼看小姑娘成長為一個妙齡女郎,而且做了他的妻子,他內心怎會不感到幸福呢!第二次是他們舉行婚禮,這首選曲才完整地出現,后半部加有客人們的合唱。這里,用“日出,日落”來表現光陰的迅速流逝。影片開始,鏡頭里出現猶太人住的村落,是日出的景象;影片結束前,主人公拉著裝滿行李用具的板車,迎著夕陽走去。用《日出,日落》這曲名,這里蘊藏有較深刻的寓意。歌詞大意如下:
難道她就是從前的娃娃? 他就是貪玩的小淘氣? 啥時候他們都已長大?都長大?
啥時候她長成妙齡女郎? 啥時候他長得這么高? 我記得他們昨天還很小。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時間如流水,你看那幼苗長得多快,一夜間開出向陽花。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時間如流水,你看那四季變換多快,給人們帶來歡和淚。
2.教學建議:
(1)觀看音樂劇片段,從它與歌劇、舞劇的對比中來闡述音樂劇的概念,以突出音樂劇是一種各種藝術相融,現代與傳統相融的綜合藝術。
(2)讓同學列舉一些活躍在舞臺上的音樂劇名稱及其特征。
(3)參考答案:與傳統歌劇比較,音樂劇以通俗唱法為主,有載歌載舞的特點,音樂通俗易懂,結構、形式自由。
三、創造與拓展
(一)題一、題二
1.活動要求:通過聽賞,感受由樂隊伴奏的京劇唱法,體驗其美感,從而體會京劇在不斷地創新發展。
2.活動建議:可進行對比法進行教學,并以學生的自主體驗為主。如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