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教案
答案:a。
四、同步精練
(一)選擇題
1.建國初期為鞏固政權和恢復經濟,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關鍵性作用的是( )
a.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 b.土地改革
c.穩定物價、統一財經 d.鎮壓
2.新中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在國營企業中建立社會主義的生產管理制度和技術管理制度的措施是( )
a.沒收官僚資本 b.實行民主改革 c.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d.實行生產改革
3.“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是指“一五計劃”期間的哪一項建設成就?( )
a.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b.大慶、大港油田建成
c.南京長江大橋通車 d.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成
4.被稱為我國社會主義改造中的創舉的是( )
a.農業互助合作化 b.對資本家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c.個體手工業合作化 d.沒收官僚資本
5.中共八大為中國共產黨探索本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做出了重大貢獻,主要是因為( )
①把經濟建設確定為黨的中心任務②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階段的主要矛盾③首次提出了把中國建設成為工業國的總任務④強調制定經濟建設方針必須適合實際情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既符合中共八大總任務的要求,但又違背中共八大經濟建設方針的是( )
a.整風運動 b.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c.七千人大會 d.“文化大革命”
7.黨輕率地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主觀原因包括( )
①片面追求社會主義建設的高速度②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③對階級斗爭形勢估計過于嚴重④夸大了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以下表格為“文革”期間部分年份工農業生產總值變化的情況。這些數據表明
年份 1996-199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一年增長 -9.6% -4.2% -9.2% 11.9%
a.“文革”期間,工農業生產總值時起時落
b.“文革”對文革農業生產的沖擊是有限的
c.“九•一三”事件后,經濟開始迅速回升
d.周恩來、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時,經濟迅速回升
9.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國家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直接原因是( )
a.克服小農經濟的落后性 b.為解決工業化原料
c.克服人民公社經營管理過于集中和分配中的平均主義
d.發展農村生產力
10.從中共“八大”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再到中共“十四大”,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這種前進表現在以下哪些方面?( )
①社會階段的認識②工作重心的轉移③產業結構的調整④新經濟體制的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