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明治維新
(2)內容:
(3)影響:初步建立君主立憲制形式的資產階級國家體制。
(4)實質:專制主義統治
5、軍事:建立軍隊,為對外擴張創造條件
(1)軍事上創辦軍火工業,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常備軍(皇軍)
(2)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
忠氣節、 正禮儀、尚武勇、重信義、崇儉樸
(3)設立軍事院校
擺脫了西 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機,走上了獨立富強道路,日本躋身于世界強國的行列,19xx年廢除了全部不平等條約,并走上對外擴張道路。
三.明治 維新的評價
(一)明治維新的性質:一次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明 治維新結束了幕藩的封建統治,是日本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 社會的轉折點。明治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進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使象中國一樣淪為半殖民地的日本維護了民族的獨立,并最終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標,也使日本進入了近代先進資本主義強國之列。但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所 以說明治維新是一次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二)明治 維新的意義
1、對日本:
1)政治:結束封建割據狀態,建立起亞洲第 一個立憲國家,走上了獨立富強的道路。
2)經濟:改變封建落后狀況,走上了近代化(資本主義) 道路 ,迅速成為先進工業國。
3)文化:傳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2、對亞洲:
明治維新為亞洲國家一些立志擺脫落 后狀況、實現民族振興的國家提供了啟迪和經驗。
(三)明治維新的局限:
1.經濟: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極性不斷顯現,農民的貧困,影響市場擴大,制約工業發展
2.政治:憲法頒布后,藩閥依然長期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民主權利
3.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4.影響:爭奪的野心和軍國主義傳統結合推動日本加入侵略的行 列,給亞洲國家帶來災難,改革的局限導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四)19世紀中期,許多遭受到歐美國家侵略的亞非拉國家相繼淪為殖民地。東亞的日本卻脫穎而出,經過明治維新,迅速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成為亞洲唯一一個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也成為第一個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國家。
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內部條件
1)背景:日本的封建專制統治相對薄弱。
2)準備過程 :倒幕派實力較強。有自己的武裝,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強藩的支持。
3)內容:制定和實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4)西學的傳播與影響
2、外部條件:日本又有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
明治維新時,世界處在自由競爭 資本主義時期,爭奪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來,西方列強侵略矛頭主要指向中國,加上亞洲民族運動的興起,特別是太平天國運動牽制了西方列強的勢力,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注:思考題:19世紀60年代,日本和俄國都進行了對本國有重大影響的改革。你能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兩者的異同嗎?
1、相同點:
背景 :都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要求;都面臨著統治危機而被迫進行改革。
方 式:都由統治者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質:資產階級 性質的改革
結果: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影響:a、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殘余勢力
c、都在改革后對外侵略擴張
2、不同點:
領導:日本先武裝倒幕,推翻幕府統治后由明治政府實行改革。俄國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簽署廢奴法令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