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復習要點
(第一課)孫中山三民主義
●1、了解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理解新三民主義的實質性飛躍。
● 2、認識三民主義在推動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義在推動革命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三民主義
新三民主義
內容
1、民族主義(民族革命)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2、民權主義(政治革命)即“創立民國”(核心)
3、民生主義(社會革命)即“平均地權”
1、民族主義:中國民族自求解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權主義:凡反帝之個人和團體享有民權
3、民生主義: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耕者有其田”
實踐
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理論基礎
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大革命的發展
評價
積極: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
局限性: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
進步性:和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的若干基本原則是一致的,是國共合作的基礎;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解決了革命的依靠力量問題),推動了大革命的高漲
局限性:沒有超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范疇
聯系
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揚棄和發展。
(第二課) 毛澤東思想
1、 了解毛澤東思想在工農武裝割據、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理論方面的主要內容
時間
內 容
主要著作
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時期
創造性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和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標志著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向成熟
抗日戰爭時期
創造性提出中國革命的兩步走戰略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對新民主主義理論作了系統完整的闡述,標志著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1940)《論聯合政府》
豐富發展
解放戰爭,社會主義改造、建設時期
在國家政權理論、革命轉變理論、工作重心轉移、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工業化道路、民主政治建設等方面均有重大民展,特別是創立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
《論人民民主專政》《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2、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深刻影響: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
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第三課)鄧小平理論
●了解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認識鄧小平理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時間
內 容
精髓及指導意義
醞釀
1978年
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
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指導意義:指導我們黨制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理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