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
b .把農業與工商業對立起來,壓制工商業,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c .這一政策對經濟發展始終起積極作用
d .其結果必然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
10、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的相同點是( )
a .都促進社會制度的改變 b .都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 .都以富國強兵為目的 d .都重農抑商、獎勵軍功
11、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較為徹底的變法,其核心意義在于促進了秦國的社會轉型。你認為商鞅變法的哪一經濟措施對后來的封建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為什么商鞅要采取這一政策?試分析其主要影響?
12、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君王紛紛變法的主觀目的是( )
a .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b .確立封建制,摧毀奴隸制的需要
c .階級斗爭尖銳 d .要稱雄天下的欲望
13、商鞅變法功不可沒,但他本人卻被貴族誣告謀反,慘遭殺害。在商鞅變法的措施中,直接損害貴族利益的是( )
a .重農抑商 b .統一度量衡 c .遷都咸陽 d .按軍功授爵
☞
1 .(07 海南)戰國中葉,楚國“大臣太重,封君大眾”,他們“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貧國弱兵”。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公元前383 年,楚悼王任用吳起進行變法。變法的要點是,限制舊貴族,改變世襲的分封制;“度公族疏遠者”,主張對封君的子孫“三世而收爵祿”;減削官吏的祿序,精減裁汰“無能”、“無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貴人往實廣虛之地”。吳起變法遭到舊貴族反對。公元前 381 年,楚悼王死,舊貴族殺害吳起,變法僅進行了一年多時間便中止。 (摘編自 《 中國通史 》 )
商鞅變法在戰國時期各國變法中成效最為顯著,變法使秦國日益強大,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基礎, 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概括商鞅變法與吳起變法的主要不同之處。( 4 分)
( 2 )分析商鞅變法和吳起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 4 分)
2、( 廣東)韓非子指出,商鞅雖死,“秦法未亡也”。結合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分析其歷史影響。
3、( 廣東廣州)
一位歷史學家曾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古代的改革,是人類智慧所做的最驚心動魄的魔術,它能使一個侏儒變成一個巨人,把一個沒落的民族變成一個蓬勃奮發的民族,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商鞍變法是如何“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的?請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方面作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