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西學東漸
設計依據:培養合作意識,鍛煉組織策劃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培養比較歷史的能力
(三)練習鞏固 師生共同梳理本課知識,完成如下表格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張 實踐活動 特點
林、魏 師夷長技以制夷 無 學習西方軍事技術
洋務派 中體西用 洋務運動 學習西方器物、技術
維新派 君主立憲 戊戌變法 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四)小結
這堂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從鴉片戰爭以后到19世紀末以來西學東漸的歷程。圍繞救亡圖存,如何向西方學習的主題,經歷了由“器物”到“制度”的漸進歷程,不但促進了中國人民思想的空前解放,而且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但是由于階級的局限,這些先進思想沒有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面,中國的出路依然在茫茫的摸索中前行
(五)、板書設計:(既 體現了學習的主體,又突出了西學東漸的漸進過程,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課的知識線索)
抵抗派 : 林魏 師夷長技以制夷 學軍事技術
地主階級
洋務派: 中體西用 洋務運動 學造器物
資產階級:維新派:君主立憲 戊戌變法 學政治制度 (六)布置作業
學習本課的過程中,你最欣賞的是哪位歷史人物?為什么?請闡述你的理由?要求學生課后寫出小論文。
五、教學效果
本課設計注重對歷史材料的運用,著重于學生的主體參與與探究活動,以充足的史料作依據,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并嘗試指導學生以編排歷史劇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組織課堂辯論。期望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培養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能力和組織策劃能力,同時深刻理解、切實體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