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5、影響
(1)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
(2)使西歐人從長久的基督教神權統治中解放出來;
(3)為啟蒙運動作了思想準備
【探究】歸納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相同點
背景:封建制度衰亡,資本主義萌芽
內容:批判封建神權統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形式:借助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
借助復興基督教的原始教義
影響:打擊了封建勢力和天主教神學的統治
促進了思想解放,促進了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為啟蒙運動做了思想上準備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三 理性與自由的啟蒙一、學法指導1.主要概念:理性主義項目含義目的本質地位內容人的思考、判斷保障人的自然權利資產階級民主、科學啟蒙運動的旗幟方法人的思考──怎樣思考(科學)──思考什么(人的權利)2.重要結論:17-18世紀歐洲的...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第一節 人是萬物的尺度【本專題結構】 公元前5世紀——智者運動 人文精神產生三次思想解放運動 14——17世紀——文藝復興 人文精神復興 17、18世紀啟蒙運動 人文精神成熟內容標準了解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和蘇...
第二節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一、教材分析1.地位與作用:毛澤東思想是繼三民主義后20世紀所產生的又一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三民主義主要指導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而毛澤東思想則繼而主要指導了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
專題一.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一)知道古代中國農業從刀耕火種到精耕細作的主要耕作方式進步;了解鐵農具的應用、牛耕的發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課標要求:列舉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理解這些音樂作品的時代性、多樣性和民族性。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知道浪漫主義音樂、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義音樂、表現主義音樂、新古典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
[教學目的][知識與能力] (1)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動。 (2)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張,學習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去客觀分析和評價歷史人物。...
四 戰后的西歐和日本■ (一)教學目標 [內容標準]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等國家為例,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知識與能力] 了解戰后西歐和日本的經濟重建和發展道路;比較英、法、德、日的經濟運作模式,培養學生運用歸納對比的方...
第六單元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第17課 毛澤東思想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識記:毛澤東關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理論成果及論述。...
一、課前系統1、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歷史3(必修)》的第3個專題──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課程標準要求為: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