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一)了解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認識它們分別在推動辛亥革命和國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1、三民主義: (1)內容:①民族主義:“驅除靼虜,恢復中華”,即推翻清王朝的反動統治,爭取實現民族的獨立自主②民權主義:“創立民國”,即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核心)③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即核定全國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漲價歸公(2)評價:①積極性:三民主義在辛亥革命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鼓舞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的理論旗幟,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②局限性:a、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b、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2、新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
新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突出反滿,斗爭矛頭指向清政府一是突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二是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對民族壓迫
民權主義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愛”主張普遍平等的民權
民生主義
平均地權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實行“耕者有其田”,謀求改善農民和工人的生活作用: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同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二)了解毛澤東思想在工農武裝割據、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方面的主要內容,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1、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階段
時期
著作
標志
萌芽
國民革命時期《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形成
井岡山時期《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提出,標志毛澤東思想的形成
成熟
延安
時期《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完整闡述,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
新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論人民民主專政》、《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確認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2、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3、深遠影響:①指導了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②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三)概述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1、形成與發展: ①形成:1978年《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是開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的宣言書,也是鄧小平理論開始形成的標志。②成熟: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為標志,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③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1997年中國xx大 2、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3、核心內容:“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4、歷史意義①指導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②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四)概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認識其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1、精髓:實事求是,與時俱進2、基本內容: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xx年中共xx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進黨章4、歷史意義(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2)它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三次歷史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