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半期歷史復習資料
17. 幕府統治的危機:(1)社會危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產生。但是,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和下級武士強烈要求改變日本現狀,深受封建剝削的農民和市民不斷起義,幕府政治出現危機。(2)民族危機:1853年,美國艦隊侵略日本,迫使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日本關閉的國門被打開,幕府統治危機更加嚴重。
18. 明治維新的內容和評價:內容:(1)宣布行政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經濟上,興辦工商業,引進西方技術;允許農民土地自由買賣。(3)文化教育上,設立新式學校,實行小學義務教育,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革除舊習,提倡歐美生活方式。(4)軍事上,廢除武士制,實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軍”。(5)外交上,明治政府還致力于廢除不平等條約。評價:(性質:明治維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作用:(1)國內:它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日本逐漸強大起來。(2)國外: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成為當時亞洲唯一的民族獨立國家。局限性:改革很不徹底,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19.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性質及影響:原因:(1)在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越來越不平衡。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按新的實力重新瓜分世界,老牌殖民國家則力圖維持原狀和奪得更多的殖民地。(2)在準備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過程中,帝國主義國家根據各自的利害關系積極尋求同盟者,逐漸形成為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3)帝國主義國家展開了瘋狂的軍備競賽,使世界局勢緊張。(4)19xx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性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深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