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4)關于“改革:從農村到城市”一目,建議教師:
①有關“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
a、演示影視、圖片、文字等資料,再現歷史情境,引導學生討論分析:為什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要首先從農村開始。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面臨哪些不利因素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怎樣才能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呢?
b、演示影視、圖片、文字等資料先熟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來,進一步體會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概念及意義。
c、結合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意義的認識,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投影近幾年農村出現的“拋荒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及解決之策。
②有關“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建議教師提供相關文字、圖片等資料,創設歷史環境引導學生從改革的原因、主要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
(5)關于“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一目,建議教師:
①、引導學生課前查閱資料,分析我國對外開放的國際和國內背景有哪些,認識對外開放的必然性; 整理對外開放取得的成就。
②、課上以設問的形式,引導學生分組分析這一目內容,可設問如下:
第一組:a、為什么要對外開放設立經濟特區?b、何為經濟特區?c、為什么首選深圳等四個地區為經濟特區?d、經濟特區的設立和發展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和影響?
第二組:a、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14個城市的位置以及1985年后開辟的四個沿海經濟開放區。b、我國沿海開放地帶發展經濟具有哪些有利條件?
第三組:a、浦東開發的目的?b、浦東開發的條件?c、浦東開發前后的變化?
第四組:a、我國的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b、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