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詩歌與小說v
同學們還知道杜甫的哪些作品呢?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 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 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 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 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 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 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 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 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 慎勿學哥舒!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時期,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倡導詩歌沿著“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現實主義方向發展,在藝術上追求淺顯平易的詩風。代表作有《賣炭翁》、《杜陵叟》、《琵琶行》、《長恨歌》。
賣 炭 翁
白居易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愿天寒。
唐詩之后的時代文學就是宋詞。
板書:2.宋詞
宋詞又被為“長短句”,與詩相比,其優點是:便于更加靈活地表達情感,并可配樂演唱,按特定的樂調曲譜“填詞”。
宋詞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風格,豪放派的風格豪放激憤,氣勢雄偉,內容以記事、說理為主,表達內心感慨;婉約派風格委婉含蓄,細膩感人,內容以詠嘆個人身世、寫景抒情為主。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兩種風格并不截然分開,許多詞人的作品往往兼具豪放和婉約兩種風格。
教材上分別列舉的代表人物是:豪放派的“蘇辛”,即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柳永,小字還介紹了婉約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李清照。
板書:2.宋詞:豪放派:蘇辛;婉約派:柳永、李清照
北宋詞人蘇軾:詞風意境開闊,雄渾壯觀,代表作品是《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請看教材p39《念奴嬌•赤壁懷古》節選。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南宋詞人辛棄疾:詞風慷慨激昂、沉郁悲涼,有《稼軒長短句》等作品傳世。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kuài,盡西風、季鷹歸來?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wèn英雄淚?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此詞全文為:“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這首詞回憶了金兵南下燒殺搶掠的罪行,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