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4.注意了解本章歷史涉及的地圖知識
本章涉及到整個世界的范圍,復習時要把地理知識引入。歷史教材中的東北亞地圖(日俄戰爭)、亞洲地圖(殖民國家的侵略)、非洲地圖(帝國主義瓜分非洲)、巴爾干地圖(一戰前夕)、歐洲地圖(同盟圖與協約國;一戰形勢)等,應認真閱讀,了解地理要素(山、河、海、城、島、半島、海灣等)。用這些重要的地理要素聯系起相關的歷史知識。
【疑難解析】
例1 近現代的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回答:(1)—(4)題。
(1)下列關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它開始于英國,18世紀末向外擴展
b.一些國家的工業革命主要是靠從英國引進技術進行的
c.它使各國迅速實現工業化
d.英國由此成為“世界工廠”
(2)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 )
①主要發生在基礎工業和重工業領域
②科技含量大為提高
③推動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④確立了資本主義在世界的統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與歐美相比,日本工業革命的不同之處在于( )
①由國家主導進行
②兩次工業革命交叉完成
③國營企業比例不斷增大
④基本清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這表現在( )
a.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開始形成
b.直接物質生產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
c.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幅度增加
d.社會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
分析:該題涉及三次科技革命,跨度較大。(1)題中“各國迅速實現工業化”,顯然不對。(2)題中“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統治”當為一次工業革命。(3)題中,日本私營企業多數由國營演變而來。(4)可結合政治,第一二產業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答案:(1)c (2)a (3)a (4)b
例2 19世紀末,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重要原因是 ( )
①進行領土擴張和西進運動
②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發展迅速
③大量吸收外來移民
④內戰后工業、農業得到較協調的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掌握歷史基本知識的能力。①②③項是教材列出的,④項不是重要原因。
答案:a
例3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這一結論的依據是 ( )
a.交戰雙方主要是帝國主義國家
b.戰爭的深層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為帝國主義國家間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戰國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要壓倒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分析:由于一戰雙方主要國家都想瓜分世界,并在戰后重新瓜分世界,故可定戰爭性質。
答案:c
例4 下列歷史事件,不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是( )